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今天要和大家聊一个特别贴近生活的话题:路上那些带轮子的家伙到底怎么分类?为什么有的车要上牌考驾照,有的车却不用?被交警拦下时会不会因为分不清车型闹乌龙?快跟着小云一起涨知识吧!
(空一行)
先看两个真实案例:
1. 小李骑电动自行车撞了人,交警却认定他的车属于机动车,最后要承担更多责任...
2. 王阿姨买的老年助力车被没收,理由是"未经登记的机动车"...
是不是突然发现,分不清"机非"差别可能要吃亏?
(空一行)
法律上的明确划分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
- 机动车:自带动力装置驱动,设计时速>20km/h,或空车质量>40kg的车辆(常见如汽车、摩托车、部分超标电动车)
- 非机动车:人力或畜力驱动,或虽带电但设计时速≤20km/h,且整车质量≤40kg的车辆(如自行车、合规电动自行车)
(空一行)
3个关键区分点
1. 动力来源:烧油/充电?还是靠腿蹬?
2. 速度重量:超过20码或40公斤就要当心
3. 合格证明:车辆合格证上会明确标注类型
(空一行)
血的教训要牢记
2021年北京某案件中,小明骑的"电动车"被鉴定为:
- 最高时速35km/h
- 整车重量55kg
最终被认定为摩托车!因为无证驾驶,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
(空一行)
遇到问题怎么办?
三步自救指南请收好:
1. 先看证件:翻出买车时的《产品合格证》,上面白纸黑字写着车辆类型
2. 实测数据:如果对重量速度有疑问,可到检测机构做专业鉴定(费用约200-500元)
3. 争议处理:与交警认定不一致时,务必在3个工作日内申请复核,并保存好车辆购买凭证
(空一行)
小云特别提醒:现在很多商家会打擦边球卖"超标车",购买时一定要确认是否符合"最高车速≤20km/h、整车质量≤40kg、有脚踏功能"这三个硬指标哦!
(空一行)
以上就是关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定义及区分标准是什么?各自的定义和属性是怎样的?"的相关解答。如果遇到类似问题不用慌,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您匹配最懂行的法律专家,手把手教您维护合法权益~
(空一行)
注:本文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及相关司法解释编写,具体个案需以最新法规和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