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网购、逛超市时都可能遇到的“小惊喜”——明明标价9块9的商品,结账时突然变成99块!这时候你是选择据理力争,还是默默掏钱?
先别急着生气,今天我们就来掰扯清楚:所谓的“定价错误”,真的只是商家标错价格这么简单吗?
一、标价错误=定价错误?
很多小伙伴以为,只要商品标签或网页价格标错了,就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定价错误”。其实呀,这里藏着大学问呢!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一条,商家把商品摆上货架或挂在网上,属于“要约邀请”——就像在说“快来看看我的货呀”。而咱们消费者下单付款,才是正式发出“要约”。只有当商家确认订单(比如发货或短信通知),才算双方真正达成交易。
举个真实案例:2021年某电商把原价598元的空气炸锅标成59.8元,瞬间被抢购2万多单。法院最终判决:由于价格差异过大,商家可依法撤销合同,但需要补偿消费者50元优惠券。
二、遇到定价错误怎么办?
1️⃣ 先拍照!截屏!留证据
不管是超市价签还是网购页面,第一时间保存完整证据(记得带上日期时间哦)。
2️⃣ 和气沟通三步走
• 现场购物:直接找收银员核对系统价格
• 线上订单:通过平台客服发起沟通
• 明确表达:“我按显示价格完成了购买,希望按约定履行”
3️⃣ 四大投诉渠道
若协商无果,可以依次尝试:
→ 拨打12315消费者热线
→ 在全国12315平台提交投诉(7个工作日内受理)
→ 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 若涉及金额较大(超过5000元),可直接报警
4️⃣ 特殊情况处理
如果商家事后补差价发货,你有权选择接受或解除合同;若商家拒不履约,最高可主张商品差价3倍的赔偿(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三、商家也有“后悔药”
法律同样保护商家的正当权益哦!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如果商家能证明标价错误是因系统故障、人为失误等造成重大误解,可以在90天内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
不过要注意:如果是商家故意用低价吸引顾客(比如先标低价再改价),可能构成价格欺诈,这时候咱们消费者可要求“退一赔三”!
四、法小云贴心提示
1. 遇到“BUG价”别疯狂下单!如果明显远低于市场价(比如1元买手机),大量购买可能被认定恶意消费
2. 保存好交易全过程记录,包括商品页面、支付凭证、沟通记录
3. 理性维权,500元以内的纠纷建议优先通过调解解决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理解定价错误,它指的是商品标价的问题吗?”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价格“跳水”又反弹的糟心事,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从证据收集到赔偿计算,律师手把手教您维护权益,让商家为错误买单!
(悄悄说:咨询前5分钟免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