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赠与的法律条款有哪些?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特别有意思——比如父母说"这套房子送你,但必须和对象领证结婚";朋友说"这辆车先借你开,但得帮我还清车贷"…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附带要求"的赠予,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保障?遇到对方没做到承诺该怎么办?
一、法律上的"通关密码"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一条,附条件赠予就是说赠东西时可以提要求,只有当对方完成特定条件时,赠予才算真正完成。举个栗子:张三给李四转钱时说"这笔钱是给你买婚房用的",结果李四转头拿钱去投资,张三就能依法要回钱款。
重点要看《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
1. 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权益(比如打伤赠与人)
2. 受赠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比如子女拿到房产后不赡养父母)
3. 不履行约定义务(比如约定结婚却悔婚)
二、现实中的"剧情反转"
案例1:王阿姨给儿子婚房时约定"三年内要结婚",结果儿子五年都没对象。法院最终判决儿子返还房产,因为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这类条件可能被认定无效哦。
案例2:张先生赠车时约定"需帮忙偿还剩余车贷",朋友开走车后却耍赖。法院依据书面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判决朋友要么还贷要么还车。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
第一步:先确认"附加条件"是否合法。比如要求对方必须生男孩、必须改姓这类涉及人身权利的条件,本身就是无效的。
第二步:重要约定要白纸黑字。哪怕只是手机备忘录里写清楚"赠与物品+具体条件+双方签字",也比口头约定有保障。
第三步:发现对方违约要立即行动。收集微信聊天记录、转账备注、证人证言等证据,最好在1年内主张权利(诉讼时效很重要)。
第四步:先尝试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记得提前准备赠与合同、违约证据、物品价值证明(如购房合同、车辆购置发票)这三件套。
四、温馨小贴士
1. 彩礼、嫁妆等特殊赠予,建议单独签订协议
2. 房产等贵重物品赠予,建议做公证
3. 恋爱期间的赠予,记得在转账时备注用途
以上就是关于"附条件赠与的法律条款有哪些?"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的困扰,不用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我们会为您精准匹配擅长处理赠与纠纷的律师,从证据收集到诉讼策略,手把手帮您维护权益。法律问题交给专业人士,让您少走弯路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