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赔偿事宜处理
当发生医疗损害纠纷时,患者及家属应首先与医疗机构进行沟通,寻求协商解决。如协商无果,可依法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同时,患者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需准备相关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鉴定意见等,以证明医疗损害的存在及损害程度。
二、赔偿金额计算
医疗损害赔偿金额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主要包括:
1. 患者因医疗损害导致的实际经济损失,如医疗费用、后续治疗费用等;
2. 患者因医疗损害导致的收入损失或减少;
3. 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损害程度及影响确定;
4. 其他与医疗损害相关的合理费用。
具体计算时,需参考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损害鉴定结果及类似案例的赔偿情况。
三、相关法律条文列举
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因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医疗损害赔偿责任根据医疗行为有无过错、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因素确定。
3. 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详细规定了赔偿项目与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