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争议解决流程:首选仲裁还是提起诉讼?
在商业交往中,合同争议不可避免。解决此类争议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仲裁和诉讼是最常见的两种方式。本文将简要介绍合同争议解决流程,并重点讨论是否应首选仲裁再提起诉讼。
一、合同争议解决的一般流程
合同争议通常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无果,可寻求第三方调解。若调解仍无法达成一致,合同双方可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仲裁的优势
仲裁具有灵活性、专业性和保密性等特点。仲裁程序通常比诉讼更为快捷,且仲裁裁决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易于执行。此外,仲裁允许双方当事人自主选择仲裁机构和仲裁员,更具自主性。
三、是否首选仲裁再提起诉讼?
合同中一般会对争议解决方式作出约定,包括仲裁或诉讼。如果合同双方约定先仲裁再诉讼,则按照约定执行。然而,在实践中,并非所有合同都会如此约定。在合同未作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当事人可根据争议性质和自身需求选择仲裁或诉讼。若选择仲裁未能解决争议,仍可提起诉讼。但需要注意的是,仲裁裁决作出后,一般不可再提起诉讼,除非存在法定撤销或无效情形。
相关法律规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九条: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如合同争议未通过仲裁解决,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