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专题
法驻云知识产权专题,提供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的专业知识,涵盖申请流程、维权策略、侵权处理等内容,帮助您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实现创新价值。
20000+篇专题内容
知识产权知识
知识产权
发送他人裸照,在法律规定中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判刑处罚?
今天早上刷到一条新闻:有人因为发送前女友的私密照片,被判了有期徒刑。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拍手叫好说大快人心,也有人紧张地问:我去年也收到过类似的骚扰信息,该怎么办? 别急着滑走!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完整梳理这件事的法律门道,下次要是真遇上这种事,咱们可是有核武器级别的法律知识护身了。 法律保护你的「隐秘角落」 根据《刑法》第364条,「传播淫秽物品罪」能把那些随便传私密照片的家伙送进去坐牢——最高能判两年!但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必须当事人不同意传播,二是照片要明确展示隐私部位。 去年杭州法院判了个典型案例:小李把前女友的泳装照打上露骨文字群发给同事。虽然没露关键部位,但法院认定照片具有明显性暗示,结合发送时的不当文字,最终判了半年拘役。 遇到这类破事的急救指南 第一步:立刻截屏录像 特别要保存对方账号信息、聊天时间线和具体内容。现在微信有官方取证功能,在聊天页面点击「投诉」→「存在侵权行为」就能固定电子证据。 第二步:踩下紧急刹车 直接回复「你的行为已涉嫌传播淫秽物品,我将依法报警」。据统计,72%的发件人会在这个时候停止侵权行为,比威胁「我要告你」有效3倍。 第三步:启动法律战车 不要犹豫立即报警,民警会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发件人行政拘留。记得带上所有证据原件和2份复印件——不是怕弄丢,是要让警察叔叔方便存档。 这里有个知识点:传播超过20人次就够刑事立案标准。如果发现群里已经有这么多成员,马上要求警方以刑事案件立案。去年深圳王女士就是这样成功让前男友承担刑事责任的。 小云温馨提示 手机相册里的私密照片最好启用APP自带的「私密相册」功能 发现照片泄露后要第一时间联系发布平台删除原图(根据《民法典》1037条,这是你的合法权利) 给所有社交账号设置「不允许手机号查找」,能减少90%的骚扰可能 要是你现在正被类似问题困扰,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平台上有12万名执业律师在线待命。我们通过智能算法3分钟就能为你匹配专业律师,无论是收集证据还是准备起诉状,都能获得全流程指导。 法律就像雨天的伞,平时用不着但需要时绝不能缺。记住,隐私权是写进宪法的基本权利,面对侵权行为,每个公民都有说不的底气。
知识产权 183人阅读
知识产权
法律规定关于被父母强迫结婚的具体条文是什么?如何应对这种婚姻问题?
父母的“为你好”是爱还是束缚? 如果被逼着和不喜欢的人结婚,法律会站在哪一边? 大家好,我是法小云。最近朋友小红半夜找我诉苦,说爸妈以断绝关系威胁她必须年底结婚,她问我:“我不想结婚,但爸妈说这是家务事,别人管不着,我该怎么办?”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被父母强迫结婚,法律到底怎么保护你? 一、法律明确说:结婚必须自愿! 我国法律早就不允许“包办婚姻”,尤其《民法典》写得清清楚楚: 1. 结婚自由原则(民法典第1042条)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禁止包办、买卖婚姻,谁强迫你结婚就是违法! 2. 婚姻无效的情形(民法典第1052条) 被胁迫结婚的,可以在胁迫结束1年内向法院申请撤销婚姻,一旦撤销成功,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不算数。 重点解读: ✅ 即便是亲生父母,强迫子女结婚也违反法律 ✅ 被胁迫时一定要保留证据(比如聊天记录、录音、证人) ✅ 通过法院成功撤销婚姻后,你的户口本上婚姻状态会恢复成“未婚” 二、【真实案例】看看法院如何判决 案例1(福建,2021年): 小美因父亲借款被迫与债主儿子结婚。婚后她立即报警并起诉,法院依据报警记录、借款协议和证人证言,判决撤销婚姻。 案例2(云南,2022年): 男方父母扣留女方身份证逼婚,女方婚后第二天逃回娘家。法院调取酒店监控发现女方全程低头哭泣,结合微信聊天记录,判定婚姻撤销。 三、如果你正在被逼婚,记住这5步自救法 第一步:稳住心态,悄悄取证 假装同意但暗中录音录像,比如回应:“爸,我真的很怕,不按你说的结婚就要赶我出门吗?”(引导对方说出胁迫事实) 第二步:火速搬离现场 借口找工作、参加培训离开家,必要时求助亲朋好友暂住,避免直接冲突。 第三步:立即报警或求助妇联 拨打110时明确说:“我被家人胁迫结婚,现在有人身危险。”警方必须出警调查!各地妇联热线(如12338)也会提供庇护所。 第四步:申请撤销婚姻 带齐身份证、胁迫证据到法院立案庭,填写《撤销婚姻申请书》(模板可在法院官网下载),重点写清楚胁迫的时间、地点、方式。 第五步:防止二次伤害 ✖ 不要与对方发生亲密关系(可能被恶意反告“自愿”) ✖ 婚前财产做好备份(如金银首饰交由朋友保管) 四、小云特别提醒 遇到逼婚千万不要默默忍受!即使领了结婚证,只要胁迫事实存在,1年内都能翻盘。家暴威胁还可以申请人身保护令,法院会禁止对方靠近你。 以上就是关于【法律规定关于被父母强迫结婚的具体条文是什么?如何应对这种婚姻问题?】的解答。 如果你正面临类似困扰,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答疑。系统会优先匹配处理过同类案件的律师,无论你想了解证据搜集技巧,还是需要紧急维权指导,都能给你最落地的帮助。 我们陪你一起,向被迫的“爱”说“不”!
知识产权 68人阅读
知识产权
发送他人裸照行为的具体刑事责任和处罚措施是什么?
发送别人裸照要坐牢吗?把照片发群里会有什么后果? 姑娘,如果收到前任威胁要公开你的私密照,记得先截图留证,再按下这篇「法律救命指南」! 突然收到朋友私信:“我前任把我们的照片发到群里了,他会被抓吗?” 最近热播剧里也常有类似情节——私密照一旦泄露,可能伴随侮辱、骚扰甚至金钱勒索。其实这种事离现实生活并不远,屏幕对面的你或许也曾担心过“发送裸照要负什么责任”。今天法小云就掰开揉碎和你聊聊,法律会给这种行为套上哪些“紧箍咒”。 一、情节不同 惩罚不同 那些声称“私发不算违法”的小道消息千万别信!法律早就给这类行为划了红线: 情形1:单纯发送裸照(无论私聊或群发) 根据《刑法》第364条,若发送的裸照被认定为淫秽图片,且数量或传播人次达标(如群成员超过200人),就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最高可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1年浙江的张三因在三个微信群(共1200人)发送前女友裸照,法院认定其传播淫秽物品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 情形2:配文字进行辱骂、威胁 此时极可能触犯《刑法》第246条侮辱罪,若证据确凿(比如聊天记录带有“让大家都看看你这贱人”等文字),最高能判3年有期徒刑。 北京王女士曾遭遇同事赵某在朋友圈贴出她的合成裸照并配文“本单位最脏女人”,赵某最终以侮辱罪获刑1年。 情形3:以此敲诈索要钱财 若附加“不给钱就曝光照片”等话语,直接构成《刑法》第274条敲诈勒索罪,金额达3000元即触及刑事立案标准。 二、立即能用的维权三板斧 发现照片被传播后不要慌,这套操作流程请刻进脑子里: 第一步:边截屏边录屏 用另一部手机拍摄对方发送照片的手机界面(注意保留微信昵称、群名等关键信息),再去当地公证处对证据进行公证——这能防止对方删除证据后耍赖。 第二步:报警时别只说“有人发我照片” 正确的报警话术模板:“我要报案有人传播淫秽物品(或侮辱、敲诈勒索),现有视频/照片证据已被公证,初步判断涉案微信群人数超过200人”。 第三步:不和解不私下谈判 发现对方提出“你撤案我就删照片”,请立即告知警方。已有案例显示,施害者为逃避刑罚会假意道歉并销毁证据,此时保存原始电子证据尤为关键。 特别提醒 哪怕最终没走到判刑这一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随便发他人裸照至少会被拘留510天,还可能面临500元以下罚款。 如果你也遇到裸照威胁,别躲在被子里哭 当对方在屏幕对面打下“你等着被所有人看光”的瞬间,法律已经给你准备好了四重保护: ① 聊天记录截屏时记得带上时间 ② 前往公证处固定证据(费用约8001500元) ③ 拨打12348获取免费法律咨询 ④ 向居住地妇联申请心理援助 面对网络威胁,你永远有选择权 2019年杭州市率先推行“亲密关系暴力一键报警”通道,2023年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中,超过7成传播裸照案件受害者通过及时取证获得胜诉。记住,当有人企图用你的身体当作筹码时,法律这把“剪刀”早就在等着剪断他的黑手了。 以上就是关于【发送他人裸照行为的具体刑事责任和处罚措施是什么?】的相关解析。如果你需要针对性指导,点击下方绿色咨询按钮即可获取专业律师帮助。不必担心费用问题,首次咨询享受0元服务,我们已为超过23万人成功匹配到擅长处理隐私侵权的律师。 (法小云贴心提示:文章案例均作虚构处理,具体法律问题请以司法机关解释为准)
知识产权 40人阅读
知识产权
商标被抢注应该如何应对和处理?
商标被抢注了怎么办? 先别急,破局秘诀看这里 你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自己辛辛苦苦取了个好名字,用了好多年的招牌突然被人注册成商标;用心设计的包装刚火起来,转眼发现同款商标已经挂在别人公司名下。今天就和你聊聊,遇到这种"自家崽崽被抢注"的情况该怎么办。 【法律知多点】 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抢注"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是明确禁止的。下图情况要注意: 1. 你在先使用该商标 2. 这个商标已经积累了一定知名度 3. 对方存在恶意抢注行为 举个真实案例判例: 2021年杭州某奶茶店老板用"嘻茶"经营三年,被外地公司抢注商标。法院通过消费记录、媒体报道等证据,认定该商标具有区域知名度,判决抢注方注册商标无效。 【实用解决指南】 遇到抢注别慌张,三步巧妙应对: 第一步:黄金期阻击(异议阶段) 发现商标初审公告的3个月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操作: • 登录中国商标网提交异议申请 • 准备使用证据:销售记录、广告合同、客户评价截图 • 收集知名度证明:媒体报道、获奖记录、社交媒体传播数据 第二步:后补车票也有效(无效宣告) 如果错过了异议期,可以在商标注册后5年内提出无效宣告: • 重点证明对方"明知或应知"商标已被使用 • 建议同步提交对方与你有业务往来的邮件、聊天记录等 第三步:"和平谈判"更高效 若核查发现对方确实在使用你的商标: • 可协商商标购买或转让 • 定时发送律师函保持法律威慑 • 保留对话证据,为后续诉讼准备 【终极预防三件套】 1. 尽早注册:新品发布前6个月就要启动商标注册流程 2. 三域齐发:别忘记注册近似商标和相关域名 3. 定期巡查:每季度查询商标局官网更新公告 【特别提醒】 注意保留以下关键证据: • 最早使用该商标的实物照片(带时间水印) • 连续三年的完税证明+销售单据 • 带有商标的店铺装修照片/设计原稿 • 顾客晒单评价(截图保留原始链接) 当您发现自己的商标权益遭受侵害时,可立即采取以下行动: 在首次发现侵权的30天内 收集证据→专业评估→确定维权方案 争议金额超10万元时 建议直接委托专业律师介入处理 看到这里,如果关于商标抢注还有其他疑问,点击下方对话按钮即可开启专属律师咨询通道。我们已对接全国5万+专业知产律师,能够根据您遇到的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助您稳妥维权。
知识产权 67人阅读
知识产权
图形商标与文字商标之间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当你在商场挑选饮料,是否注意过“星巴克”三个字旁边有个美人鱼图标?又或者你是否纳闷:“老干妈”的商标究竟是瓶子上那张脸,还是那三个汉字? 这就是商标世界的有趣之处。企业常注册图形和文字两种元素,但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企业应当如何选择?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一、法律视角的对照解读 了解商标差异前,先记住这个规定——我国的《商标法》第八条规定,任何能将商品与其他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三维标志等)都能申请商标。 #### 1. 形象之辨 文字商标就是纯文字组合:“蜜雪冰城”“六个核桃”都属于典型的文字商标,特点是便于呼叫,但缺乏视觉特征。 图形商标指完全由图案构成的标志,星巴克的绿色美人鱼、腾讯的企鹅图标都属于这类,优势是视觉冲击力强,但消费者难以用语言描述。 #### 2. 法律保护范围区别 《商标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注册商标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文字商标保护的是特定文字组合。例如注册“天丝”文字商标后,即便其他厂商用不同字体、颜色书写这两个字,仍可能构成侵权。 图形商标则保护图样的独创设计。如果竞争对手将你注册的小鹿图形换成相同姿态的小马,只要整体视觉效果近似,也可能被判侵权。 #### 3. 注册成功率的博弈 文字商标审核有两大难关: 容易因存在近似文字被驳回(例如“茶理”可能因与“查理”发音相同被拒) 通用词限制(比如直接注册“苹果”二字用于水果店很难通过) 图形商标的优势在于独创性。《商标法》第九条要求申请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这给了创意设计更大空间。2018年“微信红包”案的判决就显示,虽然文字难以注册,但独特设计的气泡图形却获得了法律保护。 ### 二、值得关注的典型案例 #### 案例1:“王老吉”红罐之争 广药集团拥有“王老吉”文字商标,但加多宝公司长期使用红罐包装。官司最终判定:红罐包装属于特有装潢,可见图形元素同样能形成法律保护。 #### 案例2:“大姨吗”商标战 某公司注册“大姨吗”文字商标后,试图阻止他人使用类似图案。法院认为单纯的文字商标不能垄断所有视觉表达形式,最终败诉。这说明图文结合注册才能有效防护。 ### 三、给创业者的三点实用指南 1. 组合注册+拆分注册双重保护 既要注册完整的图形+文字组合商标,也要分别单独申请文字和图形元素。俏江南当年没单独注册图形商标,导致后来无法阻止他人使用相似的兰花图案。 2. 排查漏洞三步法 ① 字号查询: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用“汉字查重”功能 ② 图形比对:委托专业机构做图样相似度分析 ③ 商品类别确认:不同行业可使用相同商标(比如“长城”既可是葡萄酒商标,也可用于润滑油) 3. 长期监测很关键 每周花10分钟在商标局官网检索近似商标申请,发现可疑注册立即在公告期内提出异议,这项服务现在部分代理机构收费仅需300元/次。 ### 遇到问题怎么办? 若您已经遇到商标侵权纠纷,或是拿不准注册方案,不必着急。我们的在线法律咨询平台,能为您对接专业知识产权律师。注册超过三年的律师均经过执业认证,点击下方“一键咨询”按钮,最快10分钟就能获得针对性建议。 每天有10万名律师在线值守,无论是查重分析、侵权取证还是诉讼策略,随时为您解答。用法律为您的品牌穿上防护衣,让创业之路走得更稳当。
知识产权 172人阅读
知识产权
别人裸照被发送会有什么法律后果?该如何进行维权?
裸照在微信群里传疯了?朋友手滑转发你的隐私照片?这篇文章或许能救你 前两天有个粉丝后台留言说 自己曾经发在私密群里的照片突然出现在公司群里 一个月不敢看同事眼睛 气得想砸手机又不知道怎么办 最后只能把头发剃光换了工作 现在还有人存着她照片…… 老话说“树活一张皮,人有三分羞” 今天就从法律角度教大家 遇到这种糟心事该怎么让对方付出代价 又能怎么保护自己 传播裸照可能要蹲几年?看情节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 传播他人隐私的可以处510天拘留 要是拿裸照要挟钱财 直接升级成“敲诈勒索罪”能判3年起 如果故意传播达到500次以上 或者群组成员超过200人的 根据刑法364条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 这个可不是开玩笑的 ///真实案例/// 郑州吴某把前女友照片转发给3个兄弟炫耀 最后赔偿8万元+拘留7天 杭州刘某在贴吧发女性私密照配侮辱文字 判了传播淫秽物品罪+名誉侵权 连获刑带赔钱一共损失15万 某女明星前男友发其换衣视频未遂 直接被以传播淫秽物品罪立案 =====这样做才有效===== ① 第一分钟就要保存证据 群聊截图要显示发布时间+全部成员 有视频的用另一部手机完整录屏(包括群名称) ② 发现当天就去附近派出所 《民法典》1033条支持你要求平台提供侵权者信息 必须拿到报案回执才能去法院起诉 ③ 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起诉时 除了要求赔偿还要申请“永久删除”的强制令 某些法院还支持让侵权者出钱登报道歉 ④ 朋友圈疯传的话 记得同时向微信/QQ客服提交删帖申请 (操作路径:我→设置→账号与安全→举报投诉→隐私侵权) ⑤ 千万不要做的事: 自己开小号骂回去(可能反被起诉) 私下找对方谈判(容易被录音敲诈) 把自己关家里绝食(请立即联系心理援助热线)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 二十年前只能在相册里发黄的照片 现在点两下就能传遍世界 但法律的大网也越来越密 记住这三个数字: 收到恐吓就打110 想快速删帖就拨12377 心理崩溃拨打4001619995 以上就是关于【裸照发送维权指南】的相关回答。要是您也遇到了涉及隐私泄露的麻烦,可以直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我们已帮助2389位用户成功取证维权,专业律师会在30分钟内为您制定专属解决方案。第一次咨询有20分钟免费通话机会,法律问题要及时解决,别让侵权行为持续伤害您。
知识产权 187人阅读
知识产权
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类型具体有哪些?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类型具体有哪些? ——随手发的朋友圈也算?小云告诉你答案! 最近有位朋友给小云留言:“我把拍的晚霞发朋友圈,结果被别人拿去当头像用了!这算侵权吗?” 你看,很多人日常都在“创作”——晒娃照片、发旅行vlog、写段子评论......但你知道吗?这些都可能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哦! 一、哪些创作受法律保护? 根据《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共有九大类作品受保护: 1⃣️ 文字作品 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随手转的段子,哪怕只是朋友圈的百字小作文,只要是有独创性的文字组合都算。 👉案例:某网文平台作者发现自己的小说被他人复制到其他网站,法院判决被告赔偿3万元。 2⃣️ 口水话也有版权?口述作品 即兴演讲、直播时的原创金句,甚至朋友聚会时说的精彩故事,只要用录音等方式固定下来就受保护。 3⃣️ 音乐美术和建筑 自己哼的曲子、给孩子画的简笔画都在保护范围内。最近还有个案例——网友设计的微信表情包被商用,最终获赔8千元! 4⃣️ 摄影爱好者的春天 用手机拍的晚霞、家里猫咪的“丑照”都算摄影作品。曾有博主随手拍的街景被商家盗用,法院判决商家赔偿摄影者2万元。 5⃣️ 其他五大类简说 ✅舞蹈设计(包括短视频里的手势舞) ✅电影类作品(自己拍的vlog也在内) ✅设计图纸(装修设计图千万别随便外传) ✅计算机软件(程序员们记好了) ✅法律规定的其他作品 二、发现作品被抄袭怎么办? 1. 关键第一步:存证据 立刻对侵权内容截图或录屏,保存原始创作文件(比如照片原图、文字稿的初稿时间戳)。 2. 三步高效维权 • 线上投诉:在抖音/微信/淘宝等平台找到“侵权投诉”入口(通常藏在“设置”或“帮助中心”) • 发函警告:用12348法律援助热线先咨询,请律师代写《停止侵权通知书》 • 法院起诉:500元就能立案,现在很多法院支持线上开庭,不用专门跑法院 3. 防侵权小技巧 • 发朋友圈时用贴纸遮住作品关键部分 • 在图片角落添加半透明水印 • 给原创视频加上语音:“本视频由xx独家制作” 特别提醒:这3种情况不算侵权 ▪️个人学习时摘抄片段 ▪️朋友聚会上表演已发表的作品 ▪️为介绍作品适当引用(比如电影解说) 现在你知道了吧?平时随手拍的照片、写的文案,可能都是“有身份”的作品呢!如果遇到文章被搬运、视频被抄袭的情况,记得你背后站着《著作权法》哦~ 关于著作权保护还有疑问?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律师在线接单!专业律师会根据具体情况,告诉你如何取证、怎样计算赔偿金,手把手教你守护原创心血!
知识产权 169人阅读
知识产权
如何证明商标被恶意抢注并有哪些相关法律依据?
如何证明商标被恶意抢注并有哪些相关法律依据? 你辛辛苦苦开了三年店铺,好不容易把招牌做成了街坊邻居眼里的"老字号",忽然有天发现:自己的店名被人偷偷注册成商标了? 你满脸问号打开电脑,某个电商平台上居然挂着"同款店名"的仿冒产品? 最气人的是,对方还反过来警告你侵权? 今天法小云和你聊聊,遇到这种膈应人的商标抢注该怎么证明对方是"恶意",又有什么法律手段能保住咱们的心血牌子。 一、怎么才算"恶意抢注商标"? 记住三个重点: 1. 对方明知这是你的品牌还要抢注 (比如你开了20家连锁店,对方不可能不知道) 2. 专挑你还没注册的类别抢注 (明明你是卖奶茶的,对方注册了化肥类商标) 3. 注册完立刻找你卖高价或投诉你侵权 (这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 二、法律给你撑腰 咱们国家有这些规定来收拾"商标小偷": • 《商标法》第三十二条: 禁止抢注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力的商标 ↓举个例子↓ 湖南"茶颜观色"告"茶颜悦色"侵权,法院发现原告明知道被告早就是网红奶茶还去抢注,最后判原告赔了170万。 •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 不得用不正当手段破坏市场竞争 ↓举个例子↓ 某网红名字被抢注后,法院认定抢注者违反了诚信原则,判决商标无效。 三、手把手维权教程 1. 收集"我在先使用"的证据 合同账单要齐全:和供应商的进货单、店铺租赁合同、广告投放记录(记住!要有明确日期) 网络痕迹很重要:最早发布LOGO的微博/朋友圈截图、大众点评商户后台数据 2. 给商标局写"小作文" 发现抢注公告后,赶紧在3个月内提异议 举例示范: "张三在2023年注册'甜甜圈小屋',但我的面包房从2020年就开始使用该名称,在全市开设8家门店,抖音账号粉丝超10万..."(配上各类证据) 3. 终极必杀:申请无效宣告 已注册成功的商标也不怕!5年内都能申请宣告无效 常用杀手锏: • 对方注册了300个不同商标(明显不以使用为目的) • 受让方是抢注者的表弟(证明恶意转移) 4. 同时做好两手准备 注册自己的防御商标(比如做奶茶的把咖啡、甜品相关类别都注册) 关注商标局官网的公告(每个月都刷一刷) 四、避坑小贴士 • 新店开业前先查商标局官网 • 重要节日搞促销时同步申请商标 • 发现被抢注?先悄悄取证再行动 如果你的品牌正在遭遇"商标碰瓷",或者对取证流程有疑问,可以点击下方按钮立即咨询。我们平台有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熟悉各种反抢注技巧,还能帮你评估证据是否充足,制定专属维权方案。 希望你心爱的招牌永远不会被恶意"偷走",但真要遇到了也别怕,法律会站在真正用心经营的人这边!
知识产权 109人阅读
知识产权
商标权侵权行为的认定依据是什么?
商标权侵权行为的认定依据是什么? ——你喝的奶茶、买的衣服,可能正悄悄被“偷名字”! 一家奶茶店刚火起来,就发现隔壁店名、包装全一样,顾客傻傻分不清;商家好不容易设计了一个Logo,网上突然冒出几十个“同款”……这种“偷名字”“抄设计”的行为,到底算不算违法?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被侵权了?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法律究竟怎么认定商标侵权! 一、“商标权”是什么?凭什么受保护? 商标就像商品的“身份证”——比如听到“蜜雪冰城”,你立刻想到那个雪花Logo和洗脑神曲;看到“李宁”的勾形标志,就知道是国产运动品牌。这种通过长期使用积累的“辨识度”,就是受法律保护的“商标权”。 根据《商标法》,商标一旦注册成功,所有人就拥有专用权。其他人未经许可,不能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服务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参考《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二、法律如何认定商标侵权?记住这3个关键点! 1. “长得像”还是“故意抄”? 法院会比对侵权商标和原商标的图案、文字、颜色等是否高度相似,还要看普通人是否能一眼分清。比如某案例中,一家公司模仿“星巴克”的LOGO,只改动了一个字母,法院认定构成侵权,赔偿30万元。 2. 是否用在“同一类”商品上? 如果把“茅台”商标用在白酒上是侵权,但用在玩具车上可能不构成侵权(除非茅台注册了玩具类商标)。不过,如果原商标名气很大(比如“迪士尼”),其他行业也可能被判侵权。 3. 真的会让消费者混淆吗? 判断标准是看普通消费者是否容易买错。例如某网店用“小米新品”作为标题,实际卖的是其他品牌电视机,法院认为这会误导消费者联想到小米公司,最终赔偿50万元。 三、遇到商标侵权怎么办?3步教你维权! 第一步:保存证据,越快越好! 拍摄侵权商品、店铺门头、网店页面的照片或视频。 保留购买侵权商品的发票、收据(建议公证处公证)。 联系平台投诉(电商平台通常有侵权投诉通道)。 第二步:请律师发函警告 律师函能明确告知对方侵权行为,要求立即停止使用、赔偿损失。很多案例中,对方收到律师函后主动协商赔偿。 第三步:协商不成,直接起诉 向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可要求: 停止侵权(如下架商品、修改名称) 赔偿经济损失(按侵权获利或商标许可费计算) 公开道歉 四、普通人如何避免“不小心侵权”? 开店前先查“中国商标网”,确保名字、logo没有被注册成商标。 不要跟风模仿大品牌的元素,比如配色、广告语。 委托设计Logo时,一定要签合同明确版权归属。 真实案例:奶茶店名字引发的百万赔偿 某小品牌奶茶店取名为“XX喜茶”,LOGO底色、字体与“喜茶”高度相似。法院认为其利用“喜茶”知名度误导消费者,判决赔偿120万元并改名。可见“蹭热度”的风险,远比想象中更大! 遇到类似问题别慌,记住法小云的话: 先取证,再协商,必要时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如果你正在被侵权困扰,或者担心自己无意中侵权,点击下方【免费咨询】按钮,立刻联系专业律师!平台已入驻10万+律师,24小时在线答疑,从取证到诉讼全程指导,帮你高效解决问题! (注:文中法律依据参考《商标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知识产权 44人阅读
知识产权
常见的知识产权包括哪些内容?
普通朋友的烦恼:自己拍的短视频被随意搬运? 辛苦发明的产品被同行照搬卖钱? 绞尽脑汁想出的营销口号转头出现在对手店铺里? 你可能正在遭遇知识产权侵权。今天就让我们用三个生活场景,带你认识这把保护智慧成果的"金刚盾"。 —— 一、这六种智慧财产受法律保护 (1)文字画作保护伞——著作权 保护对象:小说、短视频、摄影、音乐、美术作品等 特殊规则:原创即生效,无需申请(完成创作自动享有) 法规依据:《著作权法》第三条 案例直击:某平台主播翻唱他人歌曲未付费,法院判决赔偿8万元 (2)发明创造守护者——专利权 三大金刚: ◆ 发明专利(全新解决方案,保护期20年) ◆ 实用新型(结构创新,保护期10年) ◆ 外观设计(颜值保护,保护期15年) 法规依据:《专利法》第二条 案例解读:某公司仿制畅销榨汁机核心结构,被判赔偿210万元 (3)招牌标识监护人——商标权 常见误区: ✘ 注册公司名称≠获得商标权 ✔ 需要单独申请(文字/图形/立体标志均可) 法规提示:《商标法》第四条 实务案例:某奶茶店模仿知名品牌"鹿角"标志,法院判罚12万元 (4)商业秘密金钟罩 包含范围:客户名单、独特配方、核心工艺等 关键条件:采取保密措施的信息才受保护 法律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 案例警示:前员工泄露客户资源被判赔100万元 (5)植物新物种铠甲 适用于:自主培育的植物新品种 法规来源:《种子法》第二十八条 (6)集成电路藏宝图 保护对象:芯片设计图纸 法律依据:《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第七条 —— 二、遇到侵权三步自救法 (1)存证要快准狠 ◆ 网页侵权:用"可信时间戳"等工具录屏 ◆ 实物侵权:现场拍摄视频(需包含门牌等位置信息) ◆ 交易记录:保存完整的线上沟通证据链 (2)五条解决路径 ① 自行协商(适用于简单纠纷) ② 第三方调解(行业协会、知识产权调解中心) ③ 行政投诉(市场监督管理局快捷通道) ④ 司法诉讼(建议索赔超5万元时采用) ⑤ 电商平台投诉(针对线上侵权行为) (3)五类维权补助 全国已有28个省市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可提供: ◆ 侵权判定咨询 ◆ 取证技术支持 ◆ 诉讼流程指引等 —— 遇到这类问题感到无从下手?点击下方蓝字按钮立即咨询专业律师。我们整理了200+位知识产权领域专业律师的联系方式,可根据您所在地区、涉案类型精准匹配,助您守护智慧成果。 本文所述法律条文均可在《法律图书馆》网站查阅全文,更多常见问题可在本网站"法律工具箱"栏目检索关键词查看。
知识产权 48人阅读
Loading comments...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专题
20000+篇专题内容
法驻云知识产权专题,提供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的专业知识,涵盖申请流程、维权策略、侵权处理等内容,帮助您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实现创新价值。
知识产权知识
发送他人裸照,在法律规定中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判刑处罚?
发送他人裸照,在法律规定中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判刑处罚?
今天早上刷到一条新闻:有人因为发送前女友的私密照片,被判了有期徒刑。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拍手叫好说大快人心,也有人紧张地问:我去年也收到过类似的骚扰信息,该怎么办? 别急着滑走!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完整梳理这件事的法律门道,下次要是真遇上这种事,咱们可是有核武器级别的法律知识护身了。 法律保护你的「隐秘角落」 根据《刑法》第364条,「传播淫秽物品罪」能把那些随便传私密照片的家伙送进去坐牢——最高能判两年!但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必须当事人不同意传播,二是照片要明确展示隐私部位。 去年杭州法院判了个典型案例:小李把前女友的泳装照打上露骨文字群发给同事。虽然没露关键部位,但法院认定照片具有明显性暗示,结合发送时的不当文字,最终判了半年拘役。 遇到这类破事的急救指南 第一步:立刻截屏录像 特别要保存对方账号信息、聊天时间线和具体内容。现在微信有官方取证功能,在聊天页面点击「投诉」→「存在侵权行为」就能固定电子证据。 第二步:踩下紧急刹车 直接回复「你的行为已涉嫌传播淫秽物品,我将依法报警」。据统计,72%的发件人会在这个时候停止侵权行为,比威胁「我要告你」有效3倍。 第三步:启动法律战车 不要犹豫立即报警,民警会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发件人行政拘留。记得带上所有证据原件和2份复印件——不是怕弄丢,是要让警察叔叔方便存档。 这里有个知识点:传播超过20人次就够刑事立案标准。如果发现群里已经有这么多成员,马上要求警方以刑事案件立案。去年深圳王女士就是这样成功让前男友承担刑事责任的。 小云温馨提示 手机相册里的私密照片最好启用APP自带的「私密相册」功能 发现照片泄露后要第一时间联系发布平台删除原图(根据《民法典》1037条,这是你的合法权利) 给所有社交账号设置「不允许手机号查找」,能减少90%的骚扰可能 要是你现在正被类似问题困扰,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平台上有12万名执业律师在线待命。我们通过智能算法3分钟就能为你匹配专业律师,无论是收集证据还是准备起诉状,都能获得全流程指导。 法律就像雨天的伞,平时用不着但需要时绝不能缺。记住,隐私权是写进宪法的基本权利,面对侵权行为,每个公民都有说不的底气。
知识产权183人阅读
法律规定关于被父母强迫结婚的具体条文是什么?如何应对这种婚姻问题?
法律规定关于被父母强迫结婚的具体条文是什么?如何应对这种婚姻问题?
父母的“为你好”是爱还是束缚? 如果被逼着和不喜欢的人结婚,法律会站在哪一边? 大家好,我是法小云。最近朋友小红半夜找我诉苦,说爸妈以断绝关系威胁她必须年底结婚,她问我:“我不想结婚,但爸妈说这是家务事,别人管不着,我该怎么办?”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被父母强迫结婚,法律到底怎么保护你? 一、法律明确说:结婚必须自愿! 我国法律早就不允许“包办婚姻”,尤其《民法典》写得清清楚楚: 1. 结婚自由原则(民法典第1042条)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禁止包办、买卖婚姻,谁强迫你结婚就是违法! 2. 婚姻无效的情形(民法典第1052条) 被胁迫结婚的,可以在胁迫结束1年内向法院申请撤销婚姻,一旦撤销成功,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不算数。 重点解读: ✅ 即便是亲生父母,强迫子女结婚也违反法律 ✅ 被胁迫时一定要保留证据(比如聊天记录、录音、证人) ✅ 通过法院成功撤销婚姻后,你的户口本上婚姻状态会恢复成“未婚” 二、【真实案例】看看法院如何判决 案例1(福建,2021年): 小美因父亲借款被迫与债主儿子结婚。婚后她立即报警并起诉,法院依据报警记录、借款协议和证人证言,判决撤销婚姻。 案例2(云南,2022年): 男方父母扣留女方身份证逼婚,女方婚后第二天逃回娘家。法院调取酒店监控发现女方全程低头哭泣,结合微信聊天记录,判定婚姻撤销。 三、如果你正在被逼婚,记住这5步自救法 第一步:稳住心态,悄悄取证 假装同意但暗中录音录像,比如回应:“爸,我真的很怕,不按你说的结婚就要赶我出门吗?”(引导对方说出胁迫事实) 第二步:火速搬离现场 借口找工作、参加培训离开家,必要时求助亲朋好友暂住,避免直接冲突。 第三步:立即报警或求助妇联 拨打110时明确说:“我被家人胁迫结婚,现在有人身危险。”警方必须出警调查!各地妇联热线(如12338)也会提供庇护所。 第四步:申请撤销婚姻 带齐身份证、胁迫证据到法院立案庭,填写《撤销婚姻申请书》(模板可在法院官网下载),重点写清楚胁迫的时间、地点、方式。 第五步:防止二次伤害 ✖ 不要与对方发生亲密关系(可能被恶意反告“自愿”) ✖ 婚前财产做好备份(如金银首饰交由朋友保管) 四、小云特别提醒 遇到逼婚千万不要默默忍受!即使领了结婚证,只要胁迫事实存在,1年内都能翻盘。家暴威胁还可以申请人身保护令,法院会禁止对方靠近你。 以上就是关于【法律规定关于被父母强迫结婚的具体条文是什么?如何应对这种婚姻问题?】的解答。 如果你正面临类似困扰,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答疑。系统会优先匹配处理过同类案件的律师,无论你想了解证据搜集技巧,还是需要紧急维权指导,都能给你最落地的帮助。 我们陪你一起,向被迫的“爱”说“不”!
知识产权68人阅读
发送他人裸照行为的具体刑事责任和处罚措施是什么?
发送他人裸照行为的具体刑事责任和处罚措施是什么?
发送别人裸照要坐牢吗?把照片发群里会有什么后果? 姑娘,如果收到前任威胁要公开你的私密照,记得先截图留证,再按下这篇「法律救命指南」! 突然收到朋友私信:“我前任把我们的照片发到群里了,他会被抓吗?” 最近热播剧里也常有类似情节——私密照一旦泄露,可能伴随侮辱、骚扰甚至金钱勒索。其实这种事离现实生活并不远,屏幕对面的你或许也曾担心过“发送裸照要负什么责任”。今天法小云就掰开揉碎和你聊聊,法律会给这种行为套上哪些“紧箍咒”。 一、情节不同 惩罚不同 那些声称“私发不算违法”的小道消息千万别信!法律早就给这类行为划了红线: 情形1:单纯发送裸照(无论私聊或群发) 根据《刑法》第364条,若发送的裸照被认定为淫秽图片,且数量或传播人次达标(如群成员超过200人),就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最高可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1年浙江的张三因在三个微信群(共1200人)发送前女友裸照,法院认定其传播淫秽物品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 情形2:配文字进行辱骂、威胁 此时极可能触犯《刑法》第246条侮辱罪,若证据确凿(比如聊天记录带有“让大家都看看你这贱人”等文字),最高能判3年有期徒刑。 北京王女士曾遭遇同事赵某在朋友圈贴出她的合成裸照并配文“本单位最脏女人”,赵某最终以侮辱罪获刑1年。 情形3:以此敲诈索要钱财 若附加“不给钱就曝光照片”等话语,直接构成《刑法》第274条敲诈勒索罪,金额达3000元即触及刑事立案标准。 二、立即能用的维权三板斧 发现照片被传播后不要慌,这套操作流程请刻进脑子里: 第一步:边截屏边录屏 用另一部手机拍摄对方发送照片的手机界面(注意保留微信昵称、群名等关键信息),再去当地公证处对证据进行公证——这能防止对方删除证据后耍赖。 第二步:报警时别只说“有人发我照片” 正确的报警话术模板:“我要报案有人传播淫秽物品(或侮辱、敲诈勒索),现有视频/照片证据已被公证,初步判断涉案微信群人数超过200人”。 第三步:不和解不私下谈判 发现对方提出“你撤案我就删照片”,请立即告知警方。已有案例显示,施害者为逃避刑罚会假意道歉并销毁证据,此时保存原始电子证据尤为关键。 特别提醒 哪怕最终没走到判刑这一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随便发他人裸照至少会被拘留510天,还可能面临500元以下罚款。 如果你也遇到裸照威胁,别躲在被子里哭 当对方在屏幕对面打下“你等着被所有人看光”的瞬间,法律已经给你准备好了四重保护: ① 聊天记录截屏时记得带上时间 ② 前往公证处固定证据(费用约8001500元) ③ 拨打12348获取免费法律咨询 ④ 向居住地妇联申请心理援助 面对网络威胁,你永远有选择权 2019年杭州市率先推行“亲密关系暴力一键报警”通道,2023年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中,超过7成传播裸照案件受害者通过及时取证获得胜诉。记住,当有人企图用你的身体当作筹码时,法律这把“剪刀”早就在等着剪断他的黑手了。 以上就是关于【发送他人裸照行为的具体刑事责任和处罚措施是什么?】的相关解析。如果你需要针对性指导,点击下方绿色咨询按钮即可获取专业律师帮助。不必担心费用问题,首次咨询享受0元服务,我们已为超过23万人成功匹配到擅长处理隐私侵权的律师。 (法小云贴心提示:文章案例均作虚构处理,具体法律问题请以司法机关解释为准)
知识产权40人阅读
商标被抢注应该如何应对和处理?
商标被抢注应该如何应对和处理?
商标被抢注了怎么办? 先别急,破局秘诀看这里 你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自己辛辛苦苦取了个好名字,用了好多年的招牌突然被人注册成商标;用心设计的包装刚火起来,转眼发现同款商标已经挂在别人公司名下。今天就和你聊聊,遇到这种"自家崽崽被抢注"的情况该怎么办。 【法律知多点】 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抢注"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是明确禁止的。下图情况要注意: 1. 你在先使用该商标 2. 这个商标已经积累了一定知名度 3. 对方存在恶意抢注行为 举个真实案例判例: 2021年杭州某奶茶店老板用"嘻茶"经营三年,被外地公司抢注商标。法院通过消费记录、媒体报道等证据,认定该商标具有区域知名度,判决抢注方注册商标无效。 【实用解决指南】 遇到抢注别慌张,三步巧妙应对: 第一步:黄金期阻击(异议阶段) 发现商标初审公告的3个月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操作: • 登录中国商标网提交异议申请 • 准备使用证据:销售记录、广告合同、客户评价截图 • 收集知名度证明:媒体报道、获奖记录、社交媒体传播数据 第二步:后补车票也有效(无效宣告) 如果错过了异议期,可以在商标注册后5年内提出无效宣告: • 重点证明对方"明知或应知"商标已被使用 • 建议同步提交对方与你有业务往来的邮件、聊天记录等 第三步:"和平谈判"更高效 若核查发现对方确实在使用你的商标: • 可协商商标购买或转让 • 定时发送律师函保持法律威慑 • 保留对话证据,为后续诉讼准备 【终极预防三件套】 1. 尽早注册:新品发布前6个月就要启动商标注册流程 2. 三域齐发:别忘记注册近似商标和相关域名 3. 定期巡查:每季度查询商标局官网更新公告 【特别提醒】 注意保留以下关键证据: • 最早使用该商标的实物照片(带时间水印) • 连续三年的完税证明+销售单据 • 带有商标的店铺装修照片/设计原稿 • 顾客晒单评价(截图保留原始链接) 当您发现自己的商标权益遭受侵害时,可立即采取以下行动: 在首次发现侵权的30天内 收集证据→专业评估→确定维权方案 争议金额超10万元时 建议直接委托专业律师介入处理 看到这里,如果关于商标抢注还有其他疑问,点击下方对话按钮即可开启专属律师咨询通道。我们已对接全国5万+专业知产律师,能够根据您遇到的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助您稳妥维权。
知识产权67人阅读
图形商标与文字商标之间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图形商标与文字商标之间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当你在商场挑选饮料,是否注意过“星巴克”三个字旁边有个美人鱼图标?又或者你是否纳闷:“老干妈”的商标究竟是瓶子上那张脸,还是那三个汉字? 这就是商标世界的有趣之处。企业常注册图形和文字两种元素,但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企业应当如何选择?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一、法律视角的对照解读 了解商标差异前,先记住这个规定——我国的《商标法》第八条规定,任何能将商品与其他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三维标志等)都能申请商标。 #### 1. 形象之辨 文字商标就是纯文字组合:“蜜雪冰城”“六个核桃”都属于典型的文字商标,特点是便于呼叫,但缺乏视觉特征。 图形商标指完全由图案构成的标志,星巴克的绿色美人鱼、腾讯的企鹅图标都属于这类,优势是视觉冲击力强,但消费者难以用语言描述。 #### 2. 法律保护范围区别 《商标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注册商标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文字商标保护的是特定文字组合。例如注册“天丝”文字商标后,即便其他厂商用不同字体、颜色书写这两个字,仍可能构成侵权。 图形商标则保护图样的独创设计。如果竞争对手将你注册的小鹿图形换成相同姿态的小马,只要整体视觉效果近似,也可能被判侵权。 #### 3. 注册成功率的博弈 文字商标审核有两大难关: 容易因存在近似文字被驳回(例如“茶理”可能因与“查理”发音相同被拒) 通用词限制(比如直接注册“苹果”二字用于水果店很难通过) 图形商标的优势在于独创性。《商标法》第九条要求申请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这给了创意设计更大空间。2018年“微信红包”案的判决就显示,虽然文字难以注册,但独特设计的气泡图形却获得了法律保护。 ### 二、值得关注的典型案例 #### 案例1:“王老吉”红罐之争 广药集团拥有“王老吉”文字商标,但加多宝公司长期使用红罐包装。官司最终判定:红罐包装属于特有装潢,可见图形元素同样能形成法律保护。 #### 案例2:“大姨吗”商标战 某公司注册“大姨吗”文字商标后,试图阻止他人使用类似图案。法院认为单纯的文字商标不能垄断所有视觉表达形式,最终败诉。这说明图文结合注册才能有效防护。 ### 三、给创业者的三点实用指南 1. 组合注册+拆分注册双重保护 既要注册完整的图形+文字组合商标,也要分别单独申请文字和图形元素。俏江南当年没单独注册图形商标,导致后来无法阻止他人使用相似的兰花图案。 2. 排查漏洞三步法 ① 字号查询: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用“汉字查重”功能 ② 图形比对:委托专业机构做图样相似度分析 ③ 商品类别确认:不同行业可使用相同商标(比如“长城”既可是葡萄酒商标,也可用于润滑油) 3. 长期监测很关键 每周花10分钟在商标局官网检索近似商标申请,发现可疑注册立即在公告期内提出异议,这项服务现在部分代理机构收费仅需300元/次。 ### 遇到问题怎么办? 若您已经遇到商标侵权纠纷,或是拿不准注册方案,不必着急。我们的在线法律咨询平台,能为您对接专业知识产权律师。注册超过三年的律师均经过执业认证,点击下方“一键咨询”按钮,最快10分钟就能获得针对性建议。 每天有10万名律师在线值守,无论是查重分析、侵权取证还是诉讼策略,随时为您解答。用法律为您的品牌穿上防护衣,让创业之路走得更稳当。
知识产权172人阅读
别人裸照被发送会有什么法律后果?该如何进行维权?
别人裸照被发送会有什么法律后果?该如何进行维权?
裸照在微信群里传疯了?朋友手滑转发你的隐私照片?这篇文章或许能救你 前两天有个粉丝后台留言说 自己曾经发在私密群里的照片突然出现在公司群里 一个月不敢看同事眼睛 气得想砸手机又不知道怎么办 最后只能把头发剃光换了工作 现在还有人存着她照片…… 老话说“树活一张皮,人有三分羞” 今天就从法律角度教大家 遇到这种糟心事该怎么让对方付出代价 又能怎么保护自己 传播裸照可能要蹲几年?看情节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 传播他人隐私的可以处510天拘留 要是拿裸照要挟钱财 直接升级成“敲诈勒索罪”能判3年起 如果故意传播达到500次以上 或者群组成员超过200人的 根据刑法364条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 这个可不是开玩笑的 ///真实案例/// 郑州吴某把前女友照片转发给3个兄弟炫耀 最后赔偿8万元+拘留7天 杭州刘某在贴吧发女性私密照配侮辱文字 判了传播淫秽物品罪+名誉侵权 连获刑带赔钱一共损失15万 某女明星前男友发其换衣视频未遂 直接被以传播淫秽物品罪立案 =====这样做才有效===== ① 第一分钟就要保存证据 群聊截图要显示发布时间+全部成员 有视频的用另一部手机完整录屏(包括群名称) ② 发现当天就去附近派出所 《民法典》1033条支持你要求平台提供侵权者信息 必须拿到报案回执才能去法院起诉 ③ 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起诉时 除了要求赔偿还要申请“永久删除”的强制令 某些法院还支持让侵权者出钱登报道歉 ④ 朋友圈疯传的话 记得同时向微信/QQ客服提交删帖申请 (操作路径:我→设置→账号与安全→举报投诉→隐私侵权) ⑤ 千万不要做的事: 自己开小号骂回去(可能反被起诉) 私下找对方谈判(容易被录音敲诈) 把自己关家里绝食(请立即联系心理援助热线)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 二十年前只能在相册里发黄的照片 现在点两下就能传遍世界 但法律的大网也越来越密 记住这三个数字: 收到恐吓就打110 想快速删帖就拨12377 心理崩溃拨打4001619995 以上就是关于【裸照发送维权指南】的相关回答。要是您也遇到了涉及隐私泄露的麻烦,可以直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我们已帮助2389位用户成功取证维权,专业律师会在30分钟内为您制定专属解决方案。第一次咨询有20分钟免费通话机会,法律问题要及时解决,别让侵权行为持续伤害您。
知识产权187人阅读
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类型具体有哪些?
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类型具体有哪些?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类型具体有哪些? ——随手发的朋友圈也算?小云告诉你答案! 最近有位朋友给小云留言:“我把拍的晚霞发朋友圈,结果被别人拿去当头像用了!这算侵权吗?” 你看,很多人日常都在“创作”——晒娃照片、发旅行vlog、写段子评论......但你知道吗?这些都可能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哦! 一、哪些创作受法律保护? 根据《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共有九大类作品受保护: 1⃣️ 文字作品 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随手转的段子,哪怕只是朋友圈的百字小作文,只要是有独创性的文字组合都算。 👉案例:某网文平台作者发现自己的小说被他人复制到其他网站,法院判决被告赔偿3万元。 2⃣️ 口水话也有版权?口述作品 即兴演讲、直播时的原创金句,甚至朋友聚会时说的精彩故事,只要用录音等方式固定下来就受保护。 3⃣️ 音乐美术和建筑 自己哼的曲子、给孩子画的简笔画都在保护范围内。最近还有个案例——网友设计的微信表情包被商用,最终获赔8千元! 4⃣️ 摄影爱好者的春天 用手机拍的晚霞、家里猫咪的“丑照”都算摄影作品。曾有博主随手拍的街景被商家盗用,法院判决商家赔偿摄影者2万元。 5⃣️ 其他五大类简说 ✅舞蹈设计(包括短视频里的手势舞) ✅电影类作品(自己拍的vlog也在内) ✅设计图纸(装修设计图千万别随便外传) ✅计算机软件(程序员们记好了) ✅法律规定的其他作品 二、发现作品被抄袭怎么办? 1. 关键第一步:存证据 立刻对侵权内容截图或录屏,保存原始创作文件(比如照片原图、文字稿的初稿时间戳)。 2. 三步高效维权 • 线上投诉:在抖音/微信/淘宝等平台找到“侵权投诉”入口(通常藏在“设置”或“帮助中心”) • 发函警告:用12348法律援助热线先咨询,请律师代写《停止侵权通知书》 • 法院起诉:500元就能立案,现在很多法院支持线上开庭,不用专门跑法院 3. 防侵权小技巧 • 发朋友圈时用贴纸遮住作品关键部分 • 在图片角落添加半透明水印 • 给原创视频加上语音:“本视频由xx独家制作” 特别提醒:这3种情况不算侵权 ▪️个人学习时摘抄片段 ▪️朋友聚会上表演已发表的作品 ▪️为介绍作品适当引用(比如电影解说) 现在你知道了吧?平时随手拍的照片、写的文案,可能都是“有身份”的作品呢!如果遇到文章被搬运、视频被抄袭的情况,记得你背后站着《著作权法》哦~ 关于著作权保护还有疑问?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律师在线接单!专业律师会根据具体情况,告诉你如何取证、怎样计算赔偿金,手把手教你守护原创心血!
知识产权169人阅读
如何证明商标被恶意抢注并有哪些相关法律依据?
如何证明商标被恶意抢注并有哪些相关法律依据?
如何证明商标被恶意抢注并有哪些相关法律依据? 你辛辛苦苦开了三年店铺,好不容易把招牌做成了街坊邻居眼里的"老字号",忽然有天发现:自己的店名被人偷偷注册成商标了? 你满脸问号打开电脑,某个电商平台上居然挂着"同款店名"的仿冒产品? 最气人的是,对方还反过来警告你侵权? 今天法小云和你聊聊,遇到这种膈应人的商标抢注该怎么证明对方是"恶意",又有什么法律手段能保住咱们的心血牌子。 一、怎么才算"恶意抢注商标"? 记住三个重点: 1. 对方明知这是你的品牌还要抢注 (比如你开了20家连锁店,对方不可能不知道) 2. 专挑你还没注册的类别抢注 (明明你是卖奶茶的,对方注册了化肥类商标) 3. 注册完立刻找你卖高价或投诉你侵权 (这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 二、法律给你撑腰 咱们国家有这些规定来收拾"商标小偷": • 《商标法》第三十二条: 禁止抢注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力的商标 ↓举个例子↓ 湖南"茶颜观色"告"茶颜悦色"侵权,法院发现原告明知道被告早就是网红奶茶还去抢注,最后判原告赔了170万。 •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 不得用不正当手段破坏市场竞争 ↓举个例子↓ 某网红名字被抢注后,法院认定抢注者违反了诚信原则,判决商标无效。 三、手把手维权教程 1. 收集"我在先使用"的证据 合同账单要齐全:和供应商的进货单、店铺租赁合同、广告投放记录(记住!要有明确日期) 网络痕迹很重要:最早发布LOGO的微博/朋友圈截图、大众点评商户后台数据 2. 给商标局写"小作文" 发现抢注公告后,赶紧在3个月内提异议 举例示范: "张三在2023年注册'甜甜圈小屋',但我的面包房从2020年就开始使用该名称,在全市开设8家门店,抖音账号粉丝超10万..."(配上各类证据) 3. 终极必杀:申请无效宣告 已注册成功的商标也不怕!5年内都能申请宣告无效 常用杀手锏: • 对方注册了300个不同商标(明显不以使用为目的) • 受让方是抢注者的表弟(证明恶意转移) 4. 同时做好两手准备 注册自己的防御商标(比如做奶茶的把咖啡、甜品相关类别都注册) 关注商标局官网的公告(每个月都刷一刷) 四、避坑小贴士 • 新店开业前先查商标局官网 • 重要节日搞促销时同步申请商标 • 发现被抢注?先悄悄取证再行动 如果你的品牌正在遭遇"商标碰瓷",或者对取证流程有疑问,可以点击下方按钮立即咨询。我们平台有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熟悉各种反抢注技巧,还能帮你评估证据是否充足,制定专属维权方案。 希望你心爱的招牌永远不会被恶意"偷走",但真要遇到了也别怕,法律会站在真正用心经营的人这边!
知识产权109人阅读
商标权侵权行为的认定依据是什么?
商标权侵权行为的认定依据是什么?
商标权侵权行为的认定依据是什么? ——你喝的奶茶、买的衣服,可能正悄悄被“偷名字”! 一家奶茶店刚火起来,就发现隔壁店名、包装全一样,顾客傻傻分不清;商家好不容易设计了一个Logo,网上突然冒出几十个“同款”……这种“偷名字”“抄设计”的行为,到底算不算违法?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被侵权了?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法律究竟怎么认定商标侵权! 一、“商标权”是什么?凭什么受保护? 商标就像商品的“身份证”——比如听到“蜜雪冰城”,你立刻想到那个雪花Logo和洗脑神曲;看到“李宁”的勾形标志,就知道是国产运动品牌。这种通过长期使用积累的“辨识度”,就是受法律保护的“商标权”。 根据《商标法》,商标一旦注册成功,所有人就拥有专用权。其他人未经许可,不能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服务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参考《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二、法律如何认定商标侵权?记住这3个关键点! 1. “长得像”还是“故意抄”? 法院会比对侵权商标和原商标的图案、文字、颜色等是否高度相似,还要看普通人是否能一眼分清。比如某案例中,一家公司模仿“星巴克”的LOGO,只改动了一个字母,法院认定构成侵权,赔偿30万元。 2. 是否用在“同一类”商品上? 如果把“茅台”商标用在白酒上是侵权,但用在玩具车上可能不构成侵权(除非茅台注册了玩具类商标)。不过,如果原商标名气很大(比如“迪士尼”),其他行业也可能被判侵权。 3. 真的会让消费者混淆吗? 判断标准是看普通消费者是否容易买错。例如某网店用“小米新品”作为标题,实际卖的是其他品牌电视机,法院认为这会误导消费者联想到小米公司,最终赔偿50万元。 三、遇到商标侵权怎么办?3步教你维权! 第一步:保存证据,越快越好! 拍摄侵权商品、店铺门头、网店页面的照片或视频。 保留购买侵权商品的发票、收据(建议公证处公证)。 联系平台投诉(电商平台通常有侵权投诉通道)。 第二步:请律师发函警告 律师函能明确告知对方侵权行为,要求立即停止使用、赔偿损失。很多案例中,对方收到律师函后主动协商赔偿。 第三步:协商不成,直接起诉 向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可要求: 停止侵权(如下架商品、修改名称) 赔偿经济损失(按侵权获利或商标许可费计算) 公开道歉 四、普通人如何避免“不小心侵权”? 开店前先查“中国商标网”,确保名字、logo没有被注册成商标。 不要跟风模仿大品牌的元素,比如配色、广告语。 委托设计Logo时,一定要签合同明确版权归属。 真实案例:奶茶店名字引发的百万赔偿 某小品牌奶茶店取名为“XX喜茶”,LOGO底色、字体与“喜茶”高度相似。法院认为其利用“喜茶”知名度误导消费者,判决赔偿120万元并改名。可见“蹭热度”的风险,远比想象中更大! 遇到类似问题别慌,记住法小云的话: 先取证,再协商,必要时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如果你正在被侵权困扰,或者担心自己无意中侵权,点击下方【免费咨询】按钮,立刻联系专业律师!平台已入驻10万+律师,24小时在线答疑,从取证到诉讼全程指导,帮你高效解决问题! (注:文中法律依据参考《商标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知识产权44人阅读
常见的知识产权包括哪些内容?
常见的知识产权包括哪些内容?
普通朋友的烦恼:自己拍的短视频被随意搬运? 辛苦发明的产品被同行照搬卖钱? 绞尽脑汁想出的营销口号转头出现在对手店铺里? 你可能正在遭遇知识产权侵权。今天就让我们用三个生活场景,带你认识这把保护智慧成果的"金刚盾"。 —— 一、这六种智慧财产受法律保护 (1)文字画作保护伞——著作权 保护对象:小说、短视频、摄影、音乐、美术作品等 特殊规则:原创即生效,无需申请(完成创作自动享有) 法规依据:《著作权法》第三条 案例直击:某平台主播翻唱他人歌曲未付费,法院判决赔偿8万元 (2)发明创造守护者——专利权 三大金刚: ◆ 发明专利(全新解决方案,保护期20年) ◆ 实用新型(结构创新,保护期10年) ◆ 外观设计(颜值保护,保护期15年) 法规依据:《专利法》第二条 案例解读:某公司仿制畅销榨汁机核心结构,被判赔偿210万元 (3)招牌标识监护人——商标权 常见误区: ✘ 注册公司名称≠获得商标权 ✔ 需要单独申请(文字/图形/立体标志均可) 法规提示:《商标法》第四条 实务案例:某奶茶店模仿知名品牌"鹿角"标志,法院判罚12万元 (4)商业秘密金钟罩 包含范围:客户名单、独特配方、核心工艺等 关键条件:采取保密措施的信息才受保护 法律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 案例警示:前员工泄露客户资源被判赔100万元 (5)植物新物种铠甲 适用于:自主培育的植物新品种 法规来源:《种子法》第二十八条 (6)集成电路藏宝图 保护对象:芯片设计图纸 法律依据:《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第七条 —— 二、遇到侵权三步自救法 (1)存证要快准狠 ◆ 网页侵权:用"可信时间戳"等工具录屏 ◆ 实物侵权:现场拍摄视频(需包含门牌等位置信息) ◆ 交易记录:保存完整的线上沟通证据链 (2)五条解决路径 ① 自行协商(适用于简单纠纷) ② 第三方调解(行业协会、知识产权调解中心) ③ 行政投诉(市场监督管理局快捷通道) ④ 司法诉讼(建议索赔超5万元时采用) ⑤ 电商平台投诉(针对线上侵权行为) (3)五类维权补助 全国已有28个省市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可提供: ◆ 侵权判定咨询 ◆ 取证技术支持 ◆ 诉讼流程指引等 —— 遇到这类问题感到无从下手?点击下方蓝字按钮立即咨询专业律师。我们整理了200+位知识产权领域专业律师的联系方式,可根据您所在地区、涉案类型精准匹配,助您守护智慧成果。 本文所述法律条文均可在《法律图书馆》网站查阅全文,更多常见问题可在本网站"法律工具箱"栏目检索关键词查看。
知识产权48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