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专题
法驻云知识产权专题,提供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的专业知识,涵盖申请流程、维权策略、侵权处理等内容,帮助您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实现创新价值。
20000+篇专题内容
知识产权知识
知识产权
驰名商标保护范围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逛街时突然看到自己最爱的奶茶品牌出"联名款",仔细一看却是"差一横一竖"的山寨货;包红包时特意买"六个核桃",剪开包装才发现是"六大核桃"。这时你除了生气,是不是也想大喊:"能管管这些浑水摸鱼的品牌吗?" 今天就和法小云一起看看——那些被国家认证"开小灶"的驰名商标,到底享有哪些特别保护? 一、什么样的商标算"优等生"? 驰名商标就像考试得了满分还被老师特别表扬的好学生,它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 在大多数人心中都认识这个牌子 2. 持续使用时间长到能刻进消费者记忆 3. 宣传力度大得像每天回家路上都能看见的广告牌 我国《商标法》专门给这些"优等生"安排了保护条款,主要体现为三张"护身符": 护身符1:拒绝模仿报考其他班级 假设某品牌是卖运动鞋的驰名商标,如果有人用类似的标志注册文具商标,监管部门可以直接拒绝。依据《商标法》第十四条规定,这种"跨班抄袭"行为不被允许。 护身符2:防止"被雨淋湿"的保护伞 知名游戏"英雄联盟"曾起诉某不知名餐饮店使用相似商标,法院认为这会让消费者误以为餐厅和游戏有关系,损害商标声誉。这就是《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中的"反淡化保护",避免驰名商标形象受损。 护身符3:老板姓谁都查得清 当遇到商标纠纷时,驰名商标不需要像普通商标那样证明自己有多出名。2020年某地法院在审理"星动"山寨奶茶案时,直接认定了某知名奶茶商标的驰名度。 二、真实案例会说话 ● 耐克运动鞋成功叫停某童装品牌使用相似勾型标志,实现跨类别保护 ● 格力电器维权时,法院判决山寨空调生产商不仅要停止使用商标,还需赔偿经济损失 三、我的商标被碰瓷了怎么办 第一步:先给证据"拍个照" 保存购买记录、店铺门头照片、产品包装,最好用带时间水印的手机拍摄 第二步:找个专业"参谋团" 联系律师发送警告函,很多山寨商家看到律师函就会主动收手 第三步:来场硬核"辩论赛" 可以通过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2021年数据显示,驰名商标侵权案件维权成功率超80% 如果此刻你正在为商标侵权问题头疼,不用自己翻厚厚的法律条文。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就像点外卖选餐厅一样,轻松找到最懂你的法律顾问。无论是拟定警告函还是准备诉讼材料,都能获得针对性帮助,保护你的品牌价值。
知识产权 199人阅读
知识产权
保密协议违约后是否有补偿规定?
保密协议违约后是否有补偿规定? ——法小云带你看清“泄密代价” “同事跳槽后把公司客户名单带走了,居然被扣了好几个月工资?” 前几天朋友小张火急火燎来找我,说自己签过保密协议,但不知道具体后果。生活中,不少人在工作中签过保密协议,但违约后到底会不会赔钱?要赔多少?今天法小云和你一起揭开答案。 ### 核心法规:遇到泄密该找谁? 我国法律对保密协议有明确规定,主要涉及以下三部法律: 1. 《劳动合同法》第23、90条:员工违反保密义务造成公司损失,公司可要求赔偿;如果协议中约定了违约金,可能需要按约定支付。 2. 《民法典》第584条:违约方赔偿实际损失+可能获得的利益,但不能超过违约方可预见范围。 3.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7条:商业秘密被泄露造成损失的,赔偿按实际损失或侵权获利计算;损失难以计算的,法院最高可判赔500万元。 法小云敲黑板:签保密协议时提到的“违约金”是否有效?要看是否属于竞业限制(例如离职后几年内不得去竞争对手公司)。如果协议不涉及竞业限制,单纯泄密一般只赔实际损失,不能直接扣违约金! ### 现实案例:法院到底怎么判? 1. 员工“带客户跳槽”,被判赔10万元: 某公司销售主管离职后,将客户资源带到新公司,法院认定其违反保密义务,判赔原公司实际损失8万元+维权成本2万元。 2. 小公司老板泄露配方,反赔对手50万: 一家食品厂的老板将合作方的独家配方偷卖给同行,法院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按侵权方获利金额判决赔偿。 法小云总结:是否赔钱、赔多少,关键看两点—— ⚠️ 公司是否能证明实际损失? ⚠️ 协议本身是否合法有效?(比如条款不能显失公平) ### 遇到违约怎么办?分步解决! 如果你是普通员工或企业主,遇到泄密问题,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先和对方“谈” 普通人:保存泄密证据(聊天记录、文件传输痕迹等),礼貌协商解决。 企业主:发书面警告函,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同时备份所有证据(合同、泄密资料原件)。 第二步:找劳动部门或律师协助 如果是员工泄密,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其他情况可找律师发律师函或直接起诉。 第三步:起诉前准备这些材料! ✓ 保密协议原件 ✓ 能证明对方违约的证据(例如截图、邮件、转账记录) ✓ 损失金额证明(如因泄密减少的利润报表) 我该不该签保密协议?签了能反悔吗? 法小云提醒: ✅ 签协议前仔细看条款,竞业限制条款最长不超过2年; ✅ 如果协议不公平(比如“无期限保密”),可主张条款无效; ✅ 已经违约的也别慌,主动沟通赔偿方案可能更划算。 以上就是关于“保密协议违约后是否有补偿规定?”的相关解答。如果你遇到类似问题,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快速匹配专业律师,10万+在线律师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从收集证据到开庭全程护航,帮您高效解决法律难题。
知识产权 86人阅读
知识产权
侵犯著作权的成立需要满足哪些要件?
有人未经允许用了你的照片发朋友圈 你翻唱的歌曲被做成合集售卖 你拍的短视频被其他博主掐头去尾搬运 生活中这些糟心事其实都与著作权有关!今天法小云带你用"小白能听懂的话",聊聊侵权红线的具体标准。 ### 一、四个"必须满足"的条件 根据《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判定他人侵权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你手里确实有"实锤作品" 原创的绘画/文字/视频等必须已形成具体形态(手稿、电子文件等都算),像即兴舞蹈如果没拍下来就不受保护。 典型案例 某学生在网上连载玄幻小说,他人擅自改编成广播剧被起诉后,法院以"持续更新的文字内容已形成具体表达"认定存在有效作品。 2. 对方没有经过你点头 包括直接复制、改编、网络传播等8类行为(详见《著作权法》第十条),划重点:"使用"不等于"抄袭",转载标明原作者也可能构成侵权。 3. 作品核心部分雷同 与专利不同,著作权不保护思想更保护表达。比如两部宫斗剧都是"妃子下毒"情节不算侵权, 但其中药方配制细节、人物对白高度重合就可能踩线。 4. 是故意还是失误都要担责 不管动机是恶意盗用还是"觉得好看随手转发",只要客观上构成实质性侵权,都可能面临法律追责。 ### 二、真摊上事了怎么办?四连招记好 第1步:手机就是取证利器 立即对侵权内容截图(附日期)、商品链接录屏、侵权的视听作品下载保存。推荐使用"权利卫士"等专业取证软件。 第2步:直接沟通未必撕破脸 通过电商平台站内信/公证邮件要求下架,"态度礼貌+限期告知"的模板往往对无心侵权者奏效。例:"您使用的插画系我工作室原创,恳请在48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并联系处理"。 第3步:善用平台投诉渠道 各大平台都有侵权投诉入口: • 某宝:商品详情页右上角"..." • 某音:视频右下方>>点击举报>>权益纠纷 • 某信公号:登录电脑端后台提交侵权投诉 第4步:法律大锤精准出击 提交著作权登记证书、作品底稿、创作过程记录等材料,可以主张三大权益: ① 要求停止继续侵权 ② 追回违法所得(5千到50万不等) ③ 追讨维权费用(公证费、律师费等) 被判赔10万的典型案例 2021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判决:李某将他人原创汉服设计图直接印在商品上销售,虽辩称"不知道作者",但法院认为"图片右下角携带水印已有充分提示",需赔偿设计者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 如果您遇到著作权纠纷需要具体指导,点击页面下方"我要提问"即可获得专业支持,平台拥有覆盖全国的10万+执业律师资源,输入诉求后系统将优先匹配知识产权领域专家,为您提供精准法律方案。
知识产权 178人阅读
知识产权
版权保护的法律期限是多久?
想知道你熬夜写的网文、精心剪辑的视频能受法律保护多少年吗? 或者你花高价买的名画复制品,过多久才能随便当头像用? 今天就带你搞懂那些藏在"版权有效期"里的冷知识! ### 版权不是永久护身符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 普通人创作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作品 作者在世时+去世后50年内都受保护(法律条文:第二十条) 👉 公司出品的电影/纪录片/宣传片 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内受保护(法律条文:第二十三条) #### 真实案例看这里 • 2018年金庸小说改编纠纷案中,法院认定老先生去世后50年内,改编仍需家属授权 • 《大闹天宫》等60年代动画片,现在已进入公共领域可自由使用 ### 遇到版权问题怎么办? #### ▍当你的作品被抄袭 1. 截图保存证据链(创作草稿、发布时间记录、对方侵权内容) 2. 通过平台投诉(各网站都有"侵权举报"通道) 3. 委托律师发送《停止侵权函》 #### ▍当你想用别人的作品 1. 查询作者去世时间(普通作品超过作者去世后50年就能用) 2. 查看出版物信息(公司出品的注意看发表年份) 3. 经典老歌要注意!词曲作者保护期分开计算 ### 这些细节别踩坑 ① 摄影作品也适用50年规则,老照片当配图要小心 ② 企业logo大多属于商标范畴,不受著作权法时间限制 ③ 匿名作品按首次发表时间起算50年 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能帮你避开"版权过期"的认知盲区。如果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点击下方蓝色咨询按钮,将有专业律师帮你分析具体情况。我们平台提供10万+律师在线服务,5分钟内极速响应,无论是查询版权状态还是维权指导,都能找到合适的法律帮手。
知识产权 142人阅读
知识产权
发别人裸照会被如何法律制裁?具体的法律判刑是怎样的?
裸照一转发,违法风险大!你的"玩笑"可能触犯刑法 你知道吗?你在聊天框里随手转发的"搞笑照片",很可能会毁掉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把自己送进监狱。我们最近遇到位小李,因为转发前任隐私照被起诉,案件已经在法院审理阶段——现在他正面临着巨额赔偿和刑事处罚的双重压力。 一、法律条款直击要害 根据《刑法》和《民法典》,法律对这类行为有全套惩治组合拳: 1. 侮辱罪(刑法第246条) 公开传播他人隐私照,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去年浙江某案中,被告人在微信群散布前女友照片,被判1年2个月有期徒刑。 2. 传播淫秽物品罪(刑法第364条) 若传播达40次以上或照片超过10张,即便不牟利也会踩到这条红线。2022年广州法院审理的案件显示,转发3张照片给5个微信群,当事人被判拘役4个月。 3.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刑法第253条) 通过裸照索要钱财或报复,可能面临37年重刑。江苏某案例中,嫌疑人威胁发布私密照被敲诈勒索,最终获刑5年。 二、真实案例敲响警钟 案例1:2021年小王分手后将女方照片发到游戏群,虽然第一时间撤回,但经他人二次传播,最终被判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并赔偿名誉损失。 案例2:小周在某平台售卖网盘资源包,包含20余人不雅照,被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没收非法所得8万元。 三、发现隐私被泄露怎么办? 第一步:证据固化 截屏保留转发记录(注意要连头像昵称一起截取) 使用取证APP做全程录屏(推荐使用各大公证处线上存证平台) 第二步:平台举报 在发现的平台点击"举报侵犯个人隐私"(微信可通过"投诉泄露他人隐私"快速通道) 文字模板示例:"该用户2023年X月X日在XX群发布我的个人隐私照,对本人造成严重精神伤害,请依法处理并删除" 第三步:报警留存 务必索要接警回执,该回执是后续维权的重要凭证。有条件的可以要求警方出具受案通知书。 第四步:民事诉讼 除刑事追责外,数据统计显示法院支持的精神损害赔偿平均在50003万元区间,最高可达10万元。需在发现侵权行为后2年内提起诉讼。 如果此刻你正在为类似的遭遇困扰,或是担心自己的无心之举触碰法律,建议立即点击下方咨询按钮。我们平台拥有覆盖全国的律师资源库,最快10分钟即可对接专业律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维权方案或法律风险规避策略,保护你免受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困扰。
知识产权 214人阅读
知识产权
父母强迫子女结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法律规定对此有何规定?
父母强迫子女结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朋友,你有没有被爸妈这样催过—— "隔壁小张都二胎了,你咋还不结婚?" "今年必须带对象回家,否则别认我这个妈!" 这些话听着耳熟吗?今天咱们就来唠个实在的:父母逼婚真的合法吗?如果真遇到强迫结婚的情况,法律能给咱们撑腰吗? 先上结论:违法!结婚必须自愿! 法律给咱们的"挡箭牌" 1️⃣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说得很明白: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敲黑板划重点:这里说的"任何个人",包括父母! 2️⃣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四条特别保护女性: "禁止干涉妇女的结婚、离婚自由",这条同样适用于所有想结婚的朋友们。 法官怎么判这类案子? 2021年河南有过典型案例: 父母强行将女儿锁在家里逼婚,还扣押了身份证。姑娘偷偷报警,最终法院认定父母行为违法,出具禁止令要求家长停止干涉婚姻自由。 更直接的案例是:2019年湖北省某法院明确判决指出,在违背真实意愿情况下登记的婚姻,可向法院申请撤销婚姻关系。 遇到逼婚怎么办?分三步走 第一步:别硬刚,先冷静沟通 ➤举个对话模板: "爸妈,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民法典》第1046条规定了婚姻自愿原则,强行安排可能让婚姻无效甚至违法。" 第二步:收集证据是关键 ✔️录音录像(尤其威胁恐吓时) ✔️保存聊天记录("不结婚就断绝关系"等威胁内容) ✔️就医记录(因逼婚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时) 第三步:启动法律保护程序 🔑找妇联:全国妇联维权热线12338(24小时服务) 🔑报警:遭遇人身限制可立即拨打110 🔑起诉: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或直接起诉撤销婚姻 特殊情况提醒 如果已经被迫登记结婚,请注意‼️ ▶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被胁迫之日起1年内 ▶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需提供被胁迫的证人证言、录音录像等证据 最后想对父母说的话 理解您对子女的关爱,但法律已经把红线画得清清楚楚。用断绝关系、限制自由等方式逼婚,不仅伤害亲情,更可能让您坐上被告席。 需要专业帮助看这里 遇到婚姻被强迫的情况不必硬抗,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平台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候。系统会智能匹配熟悉婚姻家事案件的律师,帮您找到最优解决路径。无论是劝阻父母、收集证据还是诉讼指导,都能获得专业支持。 愿每个人都能在阳光下自由选择属于自己的幸福❤️
知识产权 150人阅读
知识产权
什么是侵犯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及其具体形式?
什么是侵犯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及其具体形式? 大家好呀,我是法小云~ 今天要和大家聊聊一个很多人都遇到过,但可能没意识到“违法”的事——比如你辛苦写的小说被抄袭了,拍的照片被人盗用了,甚至随手发的朋友圈文案被别人复制转发……这些可能都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哦! 别慌,咱们先来弄明白:著作权到底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你创作了作品(比如文字、图片、视频、音乐),你就对这些作品拥有“专属权利”。未经你同意,别人可不能随便用,否则就可能侵权啦! 哪些行为可能踩到法律红线? 根据《著作权法》,常见的侵权行为有这些: 1. 直接抄袭 比如照抄别人的文章、漫画、短视频,自己改个名字就发出去。 参考案例:某网红未经授权搬运他人短视频,被法院判决赔偿3万元。 2. 非法传播 把别人付费的课程、电子书随意上传到网盘分享,或者在公众号转载他人原创文章却没标明作者。 参考案例:某网站提供盗版小说下载,被法院责令关闭并赔偿版权方50万元。 3. 恶意改编 翻唱别人歌曲却不付版权费,或者用他人小说情节二次创作盈利但没取得授权。 参考案例:某歌手翻唱老歌发行专辑未付费,最终补缴版权费并公开道歉。 4. 盗用署名 比如把别人论文里的观点拿过来,说成是自己发现的。 参考案例:某高校学生抄袭他人论文,被撤销学位并承担法律责任。 法条链接:侵权后果有多严重? 《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明确规定: 侵权人需要赔偿损失(金额可能高达实际损失的5倍!); 情节严重还可能被没收违法所得,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千万别觉得“抄一点没关系”哦! 如果被侵权了,怎么办? 法小云教你三步保护自己: 1. 保存证据是关键 截图、录屏、保存原文件,证明你是原创者; 记录对方的侵权行为和传播范围(比如网页链接、下载次数)。 2. 先礼后兵 联系侵权方要求删除内容或赔偿(记得保留沟通记录); 如果对方不配合,向平台举报(比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都有侵权投诉入口)。 3. 走法律程序 委托律师发律师函; 向法院起诉,申请赔偿(赔偿金额可参考作品的市场价值或侵权方的获利情况)。 小提醒:这些情况不算侵权! 个人学习时引用他人作品(但要注明作者和出处); 学校课堂教学或科研中少量复制作品; 评论时事新闻时适当引用。 不过注意!“合理使用”也是有范围的,最好事先咨询专业人士哦~ 如果你发现自己可能被侵权了,或者不确定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别担心! 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律师】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帮你快速理清问题、维护权益!无论是发律师函还是准备诉讼材料,都能找到最适合你的法律方案~ 法律问题不用怕,有法小云陪你一起搞定!
知识产权 139人阅读
知识产权
商标转让后,法定的公告时间规定是什么?
商标转让后,法定的公告时间规定是什么? 法小云陪你一起了解 你是不是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朋友创业开了一家奶茶店,花大价钱买下了喜欢的商标;亲戚转行做生意,把原本的商标转给了合作伙伴;或者你自己刚接手了一家店铺,却发现商标还没办完手续……很多人以为签完合同、付完钱就算完成商标转让了,但你知道吗?商标“过户”后还要经历一个重要的公告期,否则可能埋下大麻烦! 公告期的法律依据 根据《商标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需要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商标局审核通过后,会在官网上发布转让公告。自公告发布当天起算,需要满30天才算正式完成转让程序。 这里有个知识点:法律规定的30天,主要是为了让社会公众有机会在公告期间提出异议。比如有人发现这次转让有欺诈行为,或者商标本来存在权属争议,都可以在这段时间“喊停”。 真实案例告诉你后果 2021年某奶茶品牌转让案中,双方私下签完合同就急着换包装做宣传。结果公告期间原商标持有人被曝出商标归属纠纷,最终因为存在未解决的债务问题,导致转让被宣告无效。新商家直接损失了数百万元的前期投入。 反观某电商玩具品牌,在签订转让协议后主动关注公告进度,第31天立即到官网下载了《核准转让证明》。半年后有竞争对手质疑这次转让手续,厂家直接拿出盖章文件顺利化解纠纷。 遇到问题的处理指南 如果你正在办理商标转让,记住这三个步骤: 1️⃣ 签合同后立即申请 双方带齐身份证件、商标证书、转让协议等材料,通过商标局网站提交转让申请,早申请早排队 2️⃣ 紧盯公告倒计时 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商标公告”栏选择“转让公告”,输入商标编号就能查看进度,建议每周查看两次 3️⃣ 满30天立即领证 公告期结束后第1个工作日,记得去官网下载电子版《核准转让证明》,和原商标注册证一起保存 特别提醒: 遇到原商标所有人突然失联、公告期内有人提出异议等情况,一定要在15个工作日内通过书面形式向商标局说明情况。如果对法律程序不熟悉,建议保留好快递单据、聊天记录等证据材料。 如果你是准备接手商标的一方,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就写明“因公告问题导致的损失由对方承担”;转让完成后,要在产品包装、网店页面等位置及时更新商标注册信息。 最后说点心里话 商标转让就像买房子办过户,付了钱不代表房子就是你的,拿到房产证才算真正安心。这30天的等待期虽然让人着急,但正是法律在帮我们规避风险。 关于【商标转让后,法定的公告时间规定是什么】的内容就说到这里。如果您正在经历商标转让纠纷,或者对公告流程有疑问,可以点击文末的咨询按钮联系专业律师。我们平台有10万名律师在线接单,能够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懂知识产权法的专业律师,通过1对1沟通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帮您守好创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知识产权 133人阅读
知识产权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需要提交哪些资料?
新来的小张最近愁得直挠头 自己创业设计了一款卡通造型台灯 好不容易鼓足勇气申请专利 结果因为少交一份材料被驳回了! 痛定思痛的小张终于明白 申请专利和谈恋爱一样 "材料不全,直接say拜拜" 别慌!今天就带大家摸清 "外观专利申请资料指南" 为你省下被驳回的冤枉钱~ 首先搬出法律干货镇场子 根据《专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必须提交 申请书、外观设计图片或照片等材料 别小看这条"铁律" 隔壁苏苏设计的手工陶瓷杯 就因图片角度不全被驳回过两次 补交材料直接耽误了产品上市 画重点!申请材料清单来了: 1. 申请表格别嫌烦 表格就像身份证 填错一个字都可能导致无效 某宝的小李就因地址写错字 差点被竞争对手钻了空子 2. 图片照片要"六视图" 正面/背面/左/右/俯视/仰视 记得用「纯色背景+无阴影」标准拍 建议直接用建筑设计用的同等线图 P.S.别以为有个3D渲染图就稳了 疫情期间有个设计师提交了动画演示 结果审查员以"无法准确识别"退了材料 3. 设计说明要把控尺度 既要说明设计要点 又不能暴露技术秘密 某厂商当年在说明书写太多工艺流程 反而让竞争对手抓住了模仿诀窍 4. 身份证明有讲究 个人申请准备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企业申请要带公章的营业执照副本 去年杭州文创协会的会员 就因为用旧版执照被退了三次件 经典案例教你避险: 深圳某公司设计的"小熊台灯" 因提前在社交平台公开设计图 导致专利申请被认定缺乏新颖性 虽然最后打官司胜诉 但整整耽误了8个月的商机 遇到最多的问题TOP3: Q:需要实物模型吗? A:雷区!新法已取消模型要求 别学上海那位老先生把3公斤木雕扛到专利局 Q:产品刚上市能补救吗? A:有半年"宽限期" 抓住像东莞生产晾衣架那位厂长 发现被仿冒后一周内火速补交申请 Q:设计特别简单怎么办? A:别妄自菲薄! 去年有个网红设计的纯色手机壳 就因为独特的曲面弧度拿到专利 贴心附赠申请三件套: 1.城市场景证明模板 2.电子申请系统操作截图 3.北京/上海/广州代办处通讯录 关于这次的法律知识点,要记住三句话: 事前准备要系统化 资料核对要强迫症 保护创意要争分夺秒 要是你正好在准备申请材料 点击下方「免费预审」按钮 我们有专利律师在线驻场 用半小时沟通避开90%的弯路 现在还免费提供独创性评估服务哦~
知识产权 137人阅读
知识产权
软件用于教学的版权问题解析?
“上课用的软件被举报侵权?老师也可能踩这些版权坑!”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最近是不是总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学校老师因使用未授权软件授课被起诉,或是大学生分享破解版学习工具被罚款?今天,法小云和你聊聊教学中那些容易「中招」的软件版权问题——别慌,掌握这些知识,工作和学习都能安心! ### 一、法律课堂:哪些行为算侵权? 法律依据都在这里 ↓ 1. 《著作权法》第24条 软件属于「作品」,老师或学校如果未经许可复制、传播软件(比如把付费软件打包发给学生),可能侵犯了权利人的「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但有个好消息——如果是为课堂教学或科研少量使用他人作品,不算侵权哦! 3.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17条 重点来了!为学习研究软件的设计思想,可以不经允许对软件进行少量复制。但如果直接拿破解版软件开课,甚至用盗版软件盈利(比如开收费培训班),那就属于妥妥的侵权了。 ### 二、案例告诉你:什么情况会被追责? 【学校被索赔案】 某中学采购了10套正版绘图软件,但实际给全校50台电脑安装使用。法院判决学校按每套软件市场价赔偿,总额超20万元——因为「超出授权范围」也属于侵权! 【老师的「好意」变被告】 李老师为了学生复习方便,将网课视频连同正版软件的安装包一起上传网盘分享。结果平台检测到软件传播后,起诉老师未经许可分发软件。最终李老师赔偿3万元和解。 ### 三、自救指南:牢记这些「保命操作」 如果你是老师/学校 ① 正版采购别凑合:使用人数超过软件授权数量?立刻停用或补买许可! ② 免费资源用起来:许多软件提供「教育专用免费版」(如MATLAB),官网认证即可申请。 ③ 网课操作小技巧:示范软件时尽量用录屏代替直接分享安装包,避免传播风险。 如果你需要学习软件 ① 破解网站别手滑:学生下盗版软件练习虽然常见,但如果分享传播就可能成被告。 ② 找官方「学生福利」:Adobe、Autodesk等大厂都有学生折扣,最低1折就能买正版! ### 重要提醒:纠纷发生怎么办? 1. 立刻删除侵权内容,保留正版购买凭证 2. 联系软件方诚恳说明情况(教学用途可能免罚) 3. 如果收到律师函,别随便签字!先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以上就是关于【软件用于教学的版权问题解析】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秒提交问题,就能匹配擅长知识产权案件的律师。平台有10万+专业律师在线,无论是协商调解还是诉讼维权,都能为你定制可靠方案! (法小云提示:正版虽贵,但踩雷更贵!尊重别人的智力成果,也是保护自己的职业未来❤)
知识产权 116人阅读
Loading comments...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专题
20000+篇专题内容
法驻云知识产权专题,提供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的专业知识,涵盖申请流程、维权策略、侵权处理等内容,帮助您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实现创新价值。
知识产权知识
驰名商标保护范围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驰名商标保护范围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逛街时突然看到自己最爱的奶茶品牌出"联名款",仔细一看却是"差一横一竖"的山寨货;包红包时特意买"六个核桃",剪开包装才发现是"六大核桃"。这时你除了生气,是不是也想大喊:"能管管这些浑水摸鱼的品牌吗?" 今天就和法小云一起看看——那些被国家认证"开小灶"的驰名商标,到底享有哪些特别保护? 一、什么样的商标算"优等生"? 驰名商标就像考试得了满分还被老师特别表扬的好学生,它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 在大多数人心中都认识这个牌子 2. 持续使用时间长到能刻进消费者记忆 3. 宣传力度大得像每天回家路上都能看见的广告牌 我国《商标法》专门给这些"优等生"安排了保护条款,主要体现为三张"护身符": 护身符1:拒绝模仿报考其他班级 假设某品牌是卖运动鞋的驰名商标,如果有人用类似的标志注册文具商标,监管部门可以直接拒绝。依据《商标法》第十四条规定,这种"跨班抄袭"行为不被允许。 护身符2:防止"被雨淋湿"的保护伞 知名游戏"英雄联盟"曾起诉某不知名餐饮店使用相似商标,法院认为这会让消费者误以为餐厅和游戏有关系,损害商标声誉。这就是《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中的"反淡化保护",避免驰名商标形象受损。 护身符3:老板姓谁都查得清 当遇到商标纠纷时,驰名商标不需要像普通商标那样证明自己有多出名。2020年某地法院在审理"星动"山寨奶茶案时,直接认定了某知名奶茶商标的驰名度。 二、真实案例会说话 ● 耐克运动鞋成功叫停某童装品牌使用相似勾型标志,实现跨类别保护 ● 格力电器维权时,法院判决山寨空调生产商不仅要停止使用商标,还需赔偿经济损失 三、我的商标被碰瓷了怎么办 第一步:先给证据"拍个照" 保存购买记录、店铺门头照片、产品包装,最好用带时间水印的手机拍摄 第二步:找个专业"参谋团" 联系律师发送警告函,很多山寨商家看到律师函就会主动收手 第三步:来场硬核"辩论赛" 可以通过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2021年数据显示,驰名商标侵权案件维权成功率超80% 如果此刻你正在为商标侵权问题头疼,不用自己翻厚厚的法律条文。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就像点外卖选餐厅一样,轻松找到最懂你的法律顾问。无论是拟定警告函还是准备诉讼材料,都能获得针对性帮助,保护你的品牌价值。
知识产权199人阅读
保密协议违约后是否有补偿规定?
保密协议违约后是否有补偿规定?
保密协议违约后是否有补偿规定? ——法小云带你看清“泄密代价” “同事跳槽后把公司客户名单带走了,居然被扣了好几个月工资?” 前几天朋友小张火急火燎来找我,说自己签过保密协议,但不知道具体后果。生活中,不少人在工作中签过保密协议,但违约后到底会不会赔钱?要赔多少?今天法小云和你一起揭开答案。 ### 核心法规:遇到泄密该找谁? 我国法律对保密协议有明确规定,主要涉及以下三部法律: 1. 《劳动合同法》第23、90条:员工违反保密义务造成公司损失,公司可要求赔偿;如果协议中约定了违约金,可能需要按约定支付。 2. 《民法典》第584条:违约方赔偿实际损失+可能获得的利益,但不能超过违约方可预见范围。 3.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7条:商业秘密被泄露造成损失的,赔偿按实际损失或侵权获利计算;损失难以计算的,法院最高可判赔500万元。 法小云敲黑板:签保密协议时提到的“违约金”是否有效?要看是否属于竞业限制(例如离职后几年内不得去竞争对手公司)。如果协议不涉及竞业限制,单纯泄密一般只赔实际损失,不能直接扣违约金! ### 现实案例:法院到底怎么判? 1. 员工“带客户跳槽”,被判赔10万元: 某公司销售主管离职后,将客户资源带到新公司,法院认定其违反保密义务,判赔原公司实际损失8万元+维权成本2万元。 2. 小公司老板泄露配方,反赔对手50万: 一家食品厂的老板将合作方的独家配方偷卖给同行,法院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按侵权方获利金额判决赔偿。 法小云总结:是否赔钱、赔多少,关键看两点—— ⚠️ 公司是否能证明实际损失? ⚠️ 协议本身是否合法有效?(比如条款不能显失公平) ### 遇到违约怎么办?分步解决! 如果你是普通员工或企业主,遇到泄密问题,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先和对方“谈” 普通人:保存泄密证据(聊天记录、文件传输痕迹等),礼貌协商解决。 企业主:发书面警告函,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同时备份所有证据(合同、泄密资料原件)。 第二步:找劳动部门或律师协助 如果是员工泄密,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其他情况可找律师发律师函或直接起诉。 第三步:起诉前准备这些材料! ✓ 保密协议原件 ✓ 能证明对方违约的证据(例如截图、邮件、转账记录) ✓ 损失金额证明(如因泄密减少的利润报表) 我该不该签保密协议?签了能反悔吗? 法小云提醒: ✅ 签协议前仔细看条款,竞业限制条款最长不超过2年; ✅ 如果协议不公平(比如“无期限保密”),可主张条款无效; ✅ 已经违约的也别慌,主动沟通赔偿方案可能更划算。 以上就是关于“保密协议违约后是否有补偿规定?”的相关解答。如果你遇到类似问题,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快速匹配专业律师,10万+在线律师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从收集证据到开庭全程护航,帮您高效解决法律难题。
知识产权86人阅读
侵犯著作权的成立需要满足哪些要件?
侵犯著作权的成立需要满足哪些要件?
有人未经允许用了你的照片发朋友圈 你翻唱的歌曲被做成合集售卖 你拍的短视频被其他博主掐头去尾搬运 生活中这些糟心事其实都与著作权有关!今天法小云带你用"小白能听懂的话",聊聊侵权红线的具体标准。 ### 一、四个"必须满足"的条件 根据《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判定他人侵权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你手里确实有"实锤作品" 原创的绘画/文字/视频等必须已形成具体形态(手稿、电子文件等都算),像即兴舞蹈如果没拍下来就不受保护。 典型案例 某学生在网上连载玄幻小说,他人擅自改编成广播剧被起诉后,法院以"持续更新的文字内容已形成具体表达"认定存在有效作品。 2. 对方没有经过你点头 包括直接复制、改编、网络传播等8类行为(详见《著作权法》第十条),划重点:"使用"不等于"抄袭",转载标明原作者也可能构成侵权。 3. 作品核心部分雷同 与专利不同,著作权不保护思想更保护表达。比如两部宫斗剧都是"妃子下毒"情节不算侵权, 但其中药方配制细节、人物对白高度重合就可能踩线。 4. 是故意还是失误都要担责 不管动机是恶意盗用还是"觉得好看随手转发",只要客观上构成实质性侵权,都可能面临法律追责。 ### 二、真摊上事了怎么办?四连招记好 第1步:手机就是取证利器 立即对侵权内容截图(附日期)、商品链接录屏、侵权的视听作品下载保存。推荐使用"权利卫士"等专业取证软件。 第2步:直接沟通未必撕破脸 通过电商平台站内信/公证邮件要求下架,"态度礼貌+限期告知"的模板往往对无心侵权者奏效。例:"您使用的插画系我工作室原创,恳请在48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并联系处理"。 第3步:善用平台投诉渠道 各大平台都有侵权投诉入口: • 某宝:商品详情页右上角"..." • 某音:视频右下方>>点击举报>>权益纠纷 • 某信公号:登录电脑端后台提交侵权投诉 第4步:法律大锤精准出击 提交著作权登记证书、作品底稿、创作过程记录等材料,可以主张三大权益: ① 要求停止继续侵权 ② 追回违法所得(5千到50万不等) ③ 追讨维权费用(公证费、律师费等) 被判赔10万的典型案例 2021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判决:李某将他人原创汉服设计图直接印在商品上销售,虽辩称"不知道作者",但法院认为"图片右下角携带水印已有充分提示",需赔偿设计者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 如果您遇到著作权纠纷需要具体指导,点击页面下方"我要提问"即可获得专业支持,平台拥有覆盖全国的10万+执业律师资源,输入诉求后系统将优先匹配知识产权领域专家,为您提供精准法律方案。
知识产权178人阅读
版权保护的法律期限是多久?
版权保护的法律期限是多久?
想知道你熬夜写的网文、精心剪辑的视频能受法律保护多少年吗? 或者你花高价买的名画复制品,过多久才能随便当头像用? 今天就带你搞懂那些藏在"版权有效期"里的冷知识! ### 版权不是永久护身符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 普通人创作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作品 作者在世时+去世后50年内都受保护(法律条文:第二十条) 👉 公司出品的电影/纪录片/宣传片 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内受保护(法律条文:第二十三条) #### 真实案例看这里 • 2018年金庸小说改编纠纷案中,法院认定老先生去世后50年内,改编仍需家属授权 • 《大闹天宫》等60年代动画片,现在已进入公共领域可自由使用 ### 遇到版权问题怎么办? #### ▍当你的作品被抄袭 1. 截图保存证据链(创作草稿、发布时间记录、对方侵权内容) 2. 通过平台投诉(各网站都有"侵权举报"通道) 3. 委托律师发送《停止侵权函》 #### ▍当你想用别人的作品 1. 查询作者去世时间(普通作品超过作者去世后50年就能用) 2. 查看出版物信息(公司出品的注意看发表年份) 3. 经典老歌要注意!词曲作者保护期分开计算 ### 这些细节别踩坑 ① 摄影作品也适用50年规则,老照片当配图要小心 ② 企业logo大多属于商标范畴,不受著作权法时间限制 ③ 匿名作品按首次发表时间起算50年 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能帮你避开"版权过期"的认知盲区。如果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点击下方蓝色咨询按钮,将有专业律师帮你分析具体情况。我们平台提供10万+律师在线服务,5分钟内极速响应,无论是查询版权状态还是维权指导,都能找到合适的法律帮手。
知识产权142人阅读
发别人裸照会被如何法律制裁?具体的法律判刑是怎样的?
发别人裸照会被如何法律制裁?具体的法律判刑是怎样的?
裸照一转发,违法风险大!你的"玩笑"可能触犯刑法 你知道吗?你在聊天框里随手转发的"搞笑照片",很可能会毁掉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把自己送进监狱。我们最近遇到位小李,因为转发前任隐私照被起诉,案件已经在法院审理阶段——现在他正面临着巨额赔偿和刑事处罚的双重压力。 一、法律条款直击要害 根据《刑法》和《民法典》,法律对这类行为有全套惩治组合拳: 1. 侮辱罪(刑法第246条) 公开传播他人隐私照,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去年浙江某案中,被告人在微信群散布前女友照片,被判1年2个月有期徒刑。 2. 传播淫秽物品罪(刑法第364条) 若传播达40次以上或照片超过10张,即便不牟利也会踩到这条红线。2022年广州法院审理的案件显示,转发3张照片给5个微信群,当事人被判拘役4个月。 3.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刑法第253条) 通过裸照索要钱财或报复,可能面临37年重刑。江苏某案例中,嫌疑人威胁发布私密照被敲诈勒索,最终获刑5年。 二、真实案例敲响警钟 案例1:2021年小王分手后将女方照片发到游戏群,虽然第一时间撤回,但经他人二次传播,最终被判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并赔偿名誉损失。 案例2:小周在某平台售卖网盘资源包,包含20余人不雅照,被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没收非法所得8万元。 三、发现隐私被泄露怎么办? 第一步:证据固化 截屏保留转发记录(注意要连头像昵称一起截取) 使用取证APP做全程录屏(推荐使用各大公证处线上存证平台) 第二步:平台举报 在发现的平台点击"举报侵犯个人隐私"(微信可通过"投诉泄露他人隐私"快速通道) 文字模板示例:"该用户2023年X月X日在XX群发布我的个人隐私照,对本人造成严重精神伤害,请依法处理并删除" 第三步:报警留存 务必索要接警回执,该回执是后续维权的重要凭证。有条件的可以要求警方出具受案通知书。 第四步:民事诉讼 除刑事追责外,数据统计显示法院支持的精神损害赔偿平均在50003万元区间,最高可达10万元。需在发现侵权行为后2年内提起诉讼。 如果此刻你正在为类似的遭遇困扰,或是担心自己的无心之举触碰法律,建议立即点击下方咨询按钮。我们平台拥有覆盖全国的律师资源库,最快10分钟即可对接专业律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维权方案或法律风险规避策略,保护你免受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困扰。
知识产权214人阅读
父母强迫子女结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法律规定对此有何规定?
父母强迫子女结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法律规定对此有何规定?
父母强迫子女结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朋友,你有没有被爸妈这样催过—— "隔壁小张都二胎了,你咋还不结婚?" "今年必须带对象回家,否则别认我这个妈!" 这些话听着耳熟吗?今天咱们就来唠个实在的:父母逼婚真的合法吗?如果真遇到强迫结婚的情况,法律能给咱们撑腰吗? 先上结论:违法!结婚必须自愿! 法律给咱们的"挡箭牌" 1️⃣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说得很明白: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敲黑板划重点:这里说的"任何个人",包括父母! 2️⃣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四条特别保护女性: "禁止干涉妇女的结婚、离婚自由",这条同样适用于所有想结婚的朋友们。 法官怎么判这类案子? 2021年河南有过典型案例: 父母强行将女儿锁在家里逼婚,还扣押了身份证。姑娘偷偷报警,最终法院认定父母行为违法,出具禁止令要求家长停止干涉婚姻自由。 更直接的案例是:2019年湖北省某法院明确判决指出,在违背真实意愿情况下登记的婚姻,可向法院申请撤销婚姻关系。 遇到逼婚怎么办?分三步走 第一步:别硬刚,先冷静沟通 ➤举个对话模板: "爸妈,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民法典》第1046条规定了婚姻自愿原则,强行安排可能让婚姻无效甚至违法。" 第二步:收集证据是关键 ✔️录音录像(尤其威胁恐吓时) ✔️保存聊天记录("不结婚就断绝关系"等威胁内容) ✔️就医记录(因逼婚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时) 第三步:启动法律保护程序 🔑找妇联:全国妇联维权热线12338(24小时服务) 🔑报警:遭遇人身限制可立即拨打110 🔑起诉: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或直接起诉撤销婚姻 特殊情况提醒 如果已经被迫登记结婚,请注意‼️ ▶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被胁迫之日起1年内 ▶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需提供被胁迫的证人证言、录音录像等证据 最后想对父母说的话 理解您对子女的关爱,但法律已经把红线画得清清楚楚。用断绝关系、限制自由等方式逼婚,不仅伤害亲情,更可能让您坐上被告席。 需要专业帮助看这里 遇到婚姻被强迫的情况不必硬抗,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平台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候。系统会智能匹配熟悉婚姻家事案件的律师,帮您找到最优解决路径。无论是劝阻父母、收集证据还是诉讼指导,都能获得专业支持。 愿每个人都能在阳光下自由选择属于自己的幸福❤️
知识产权150人阅读
什么是侵犯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及其具体形式?
什么是侵犯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及其具体形式?
什么是侵犯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及其具体形式? 大家好呀,我是法小云~ 今天要和大家聊聊一个很多人都遇到过,但可能没意识到“违法”的事——比如你辛苦写的小说被抄袭了,拍的照片被人盗用了,甚至随手发的朋友圈文案被别人复制转发……这些可能都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哦! 别慌,咱们先来弄明白:著作权到底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你创作了作品(比如文字、图片、视频、音乐),你就对这些作品拥有“专属权利”。未经你同意,别人可不能随便用,否则就可能侵权啦! 哪些行为可能踩到法律红线? 根据《著作权法》,常见的侵权行为有这些: 1. 直接抄袭 比如照抄别人的文章、漫画、短视频,自己改个名字就发出去。 参考案例:某网红未经授权搬运他人短视频,被法院判决赔偿3万元。 2. 非法传播 把别人付费的课程、电子书随意上传到网盘分享,或者在公众号转载他人原创文章却没标明作者。 参考案例:某网站提供盗版小说下载,被法院责令关闭并赔偿版权方50万元。 3. 恶意改编 翻唱别人歌曲却不付版权费,或者用他人小说情节二次创作盈利但没取得授权。 参考案例:某歌手翻唱老歌发行专辑未付费,最终补缴版权费并公开道歉。 4. 盗用署名 比如把别人论文里的观点拿过来,说成是自己发现的。 参考案例:某高校学生抄袭他人论文,被撤销学位并承担法律责任。 法条链接:侵权后果有多严重? 《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明确规定: 侵权人需要赔偿损失(金额可能高达实际损失的5倍!); 情节严重还可能被没收违法所得,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千万别觉得“抄一点没关系”哦! 如果被侵权了,怎么办? 法小云教你三步保护自己: 1. 保存证据是关键 截图、录屏、保存原文件,证明你是原创者; 记录对方的侵权行为和传播范围(比如网页链接、下载次数)。 2. 先礼后兵 联系侵权方要求删除内容或赔偿(记得保留沟通记录); 如果对方不配合,向平台举报(比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都有侵权投诉入口)。 3. 走法律程序 委托律师发律师函; 向法院起诉,申请赔偿(赔偿金额可参考作品的市场价值或侵权方的获利情况)。 小提醒:这些情况不算侵权! 个人学习时引用他人作品(但要注明作者和出处); 学校课堂教学或科研中少量复制作品; 评论时事新闻时适当引用。 不过注意!“合理使用”也是有范围的,最好事先咨询专业人士哦~ 如果你发现自己可能被侵权了,或者不确定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别担心! 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律师】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帮你快速理清问题、维护权益!无论是发律师函还是准备诉讼材料,都能找到最适合你的法律方案~ 法律问题不用怕,有法小云陪你一起搞定!
知识产权139人阅读
商标转让后,法定的公告时间规定是什么?
商标转让后,法定的公告时间规定是什么?
商标转让后,法定的公告时间规定是什么? 法小云陪你一起了解 你是不是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朋友创业开了一家奶茶店,花大价钱买下了喜欢的商标;亲戚转行做生意,把原本的商标转给了合作伙伴;或者你自己刚接手了一家店铺,却发现商标还没办完手续……很多人以为签完合同、付完钱就算完成商标转让了,但你知道吗?商标“过户”后还要经历一个重要的公告期,否则可能埋下大麻烦! 公告期的法律依据 根据《商标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需要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商标局审核通过后,会在官网上发布转让公告。自公告发布当天起算,需要满30天才算正式完成转让程序。 这里有个知识点:法律规定的30天,主要是为了让社会公众有机会在公告期间提出异议。比如有人发现这次转让有欺诈行为,或者商标本来存在权属争议,都可以在这段时间“喊停”。 真实案例告诉你后果 2021年某奶茶品牌转让案中,双方私下签完合同就急着换包装做宣传。结果公告期间原商标持有人被曝出商标归属纠纷,最终因为存在未解决的债务问题,导致转让被宣告无效。新商家直接损失了数百万元的前期投入。 反观某电商玩具品牌,在签订转让协议后主动关注公告进度,第31天立即到官网下载了《核准转让证明》。半年后有竞争对手质疑这次转让手续,厂家直接拿出盖章文件顺利化解纠纷。 遇到问题的处理指南 如果你正在办理商标转让,记住这三个步骤: 1️⃣ 签合同后立即申请 双方带齐身份证件、商标证书、转让协议等材料,通过商标局网站提交转让申请,早申请早排队 2️⃣ 紧盯公告倒计时 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商标公告”栏选择“转让公告”,输入商标编号就能查看进度,建议每周查看两次 3️⃣ 满30天立即领证 公告期结束后第1个工作日,记得去官网下载电子版《核准转让证明》,和原商标注册证一起保存 特别提醒: 遇到原商标所有人突然失联、公告期内有人提出异议等情况,一定要在15个工作日内通过书面形式向商标局说明情况。如果对法律程序不熟悉,建议保留好快递单据、聊天记录等证据材料。 如果你是准备接手商标的一方,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就写明“因公告问题导致的损失由对方承担”;转让完成后,要在产品包装、网店页面等位置及时更新商标注册信息。 最后说点心里话 商标转让就像买房子办过户,付了钱不代表房子就是你的,拿到房产证才算真正安心。这30天的等待期虽然让人着急,但正是法律在帮我们规避风险。 关于【商标转让后,法定的公告时间规定是什么】的内容就说到这里。如果您正在经历商标转让纠纷,或者对公告流程有疑问,可以点击文末的咨询按钮联系专业律师。我们平台有10万名律师在线接单,能够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懂知识产权法的专业律师,通过1对1沟通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帮您守好创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知识产权133人阅读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需要提交哪些资料?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需要提交哪些资料?
新来的小张最近愁得直挠头 自己创业设计了一款卡通造型台灯 好不容易鼓足勇气申请专利 结果因为少交一份材料被驳回了! 痛定思痛的小张终于明白 申请专利和谈恋爱一样 "材料不全,直接say拜拜" 别慌!今天就带大家摸清 "外观专利申请资料指南" 为你省下被驳回的冤枉钱~ 首先搬出法律干货镇场子 根据《专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必须提交 申请书、外观设计图片或照片等材料 别小看这条"铁律" 隔壁苏苏设计的手工陶瓷杯 就因图片角度不全被驳回过两次 补交材料直接耽误了产品上市 画重点!申请材料清单来了: 1. 申请表格别嫌烦 表格就像身份证 填错一个字都可能导致无效 某宝的小李就因地址写错字 差点被竞争对手钻了空子 2. 图片照片要"六视图" 正面/背面/左/右/俯视/仰视 记得用「纯色背景+无阴影」标准拍 建议直接用建筑设计用的同等线图 P.S.别以为有个3D渲染图就稳了 疫情期间有个设计师提交了动画演示 结果审查员以"无法准确识别"退了材料 3. 设计说明要把控尺度 既要说明设计要点 又不能暴露技术秘密 某厂商当年在说明书写太多工艺流程 反而让竞争对手抓住了模仿诀窍 4. 身份证明有讲究 个人申请准备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企业申请要带公章的营业执照副本 去年杭州文创协会的会员 就因为用旧版执照被退了三次件 经典案例教你避险: 深圳某公司设计的"小熊台灯" 因提前在社交平台公开设计图 导致专利申请被认定缺乏新颖性 虽然最后打官司胜诉 但整整耽误了8个月的商机 遇到最多的问题TOP3: Q:需要实物模型吗? A:雷区!新法已取消模型要求 别学上海那位老先生把3公斤木雕扛到专利局 Q:产品刚上市能补救吗? A:有半年"宽限期" 抓住像东莞生产晾衣架那位厂长 发现被仿冒后一周内火速补交申请 Q:设计特别简单怎么办? A:别妄自菲薄! 去年有个网红设计的纯色手机壳 就因为独特的曲面弧度拿到专利 贴心附赠申请三件套: 1.城市场景证明模板 2.电子申请系统操作截图 3.北京/上海/广州代办处通讯录 关于这次的法律知识点,要记住三句话: 事前准备要系统化 资料核对要强迫症 保护创意要争分夺秒 要是你正好在准备申请材料 点击下方「免费预审」按钮 我们有专利律师在线驻场 用半小时沟通避开90%的弯路 现在还免费提供独创性评估服务哦~
知识产权137人阅读
软件用于教学的版权问题解析?
软件用于教学的版权问题解析?
“上课用的软件被举报侵权?老师也可能踩这些版权坑!”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最近是不是总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学校老师因使用未授权软件授课被起诉,或是大学生分享破解版学习工具被罚款?今天,法小云和你聊聊教学中那些容易「中招」的软件版权问题——别慌,掌握这些知识,工作和学习都能安心! ### 一、法律课堂:哪些行为算侵权? 法律依据都在这里 ↓ 1. 《著作权法》第24条 软件属于「作品」,老师或学校如果未经许可复制、传播软件(比如把付费软件打包发给学生),可能侵犯了权利人的「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但有个好消息——如果是为课堂教学或科研少量使用他人作品,不算侵权哦! 3.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17条 重点来了!为学习研究软件的设计思想,可以不经允许对软件进行少量复制。但如果直接拿破解版软件开课,甚至用盗版软件盈利(比如开收费培训班),那就属于妥妥的侵权了。 ### 二、案例告诉你:什么情况会被追责? 【学校被索赔案】 某中学采购了10套正版绘图软件,但实际给全校50台电脑安装使用。法院判决学校按每套软件市场价赔偿,总额超20万元——因为「超出授权范围」也属于侵权! 【老师的「好意」变被告】 李老师为了学生复习方便,将网课视频连同正版软件的安装包一起上传网盘分享。结果平台检测到软件传播后,起诉老师未经许可分发软件。最终李老师赔偿3万元和解。 ### 三、自救指南:牢记这些「保命操作」 如果你是老师/学校 ① 正版采购别凑合:使用人数超过软件授权数量?立刻停用或补买许可! ② 免费资源用起来:许多软件提供「教育专用免费版」(如MATLAB),官网认证即可申请。 ③ 网课操作小技巧:示范软件时尽量用录屏代替直接分享安装包,避免传播风险。 如果你需要学习软件 ① 破解网站别手滑:学生下盗版软件练习虽然常见,但如果分享传播就可能成被告。 ② 找官方「学生福利」:Adobe、Autodesk等大厂都有学生折扣,最低1折就能买正版! ### 重要提醒:纠纷发生怎么办? 1. 立刻删除侵权内容,保留正版购买凭证 2. 联系软件方诚恳说明情况(教学用途可能免罚) 3. 如果收到律师函,别随便签字!先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以上就是关于【软件用于教学的版权问题解析】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秒提交问题,就能匹配擅长知识产权案件的律师。平台有10万+专业律师在线,无论是协商调解还是诉讼维权,都能为你定制可靠方案! (法小云提示:正版虽贵,但踩雷更贵!尊重别人的智力成果,也是保护自己的职业未来❤)
知识产权116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