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专题
法驻云刑事辩护专题,涵盖法律援助、取保候审、无罪辩护、量刑减轻、刑事上诉等知识,提供刑事案件的专业辩护指南,帮助您了解刑事辩护流程,保障合法权益。
20000+篇专题内容
刑事辩护知识
刑事辩护
保证金在取保候审期间何时可以退还?
换个角度看法律——取保候审时的保证金何时回到你口袋? 大家好呀,这里是人见人爱的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些"交出去容易拿回来难"的钱,比如取保候审时交的保证金。你是不是也曾疑惑过:这钱交上去做担保后,什么情况下能拿回来?会被扣掉吗?孩子被带走前给警察交的五万元还能回家过年吗?(举个空气栗子) 来个情理小剧场: 张三因醉驾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交了3万保证金后继续正常生活,三个月后案件撤销,钱顺利退回。 李四在取保期间偷偷跑去外省旅游,结果保证金被没收还要补交罚款。 你看,同样是交钱担保,结局大不同。接下来咱们就拆分讲讲关键法律知识点。 //你看,这里要空一行分隔场景啦 法律字典(上菜~) 围绕取保候审保证金的核心法律是《刑事诉讼法》,其中有两个关键条款: 1. 第七十三条:解除取保候审时要及时退还保证金(想想张三的快乐结局) 2. 第七十二条:违反取保规定可没收保证金(李四此刻正在哭泣)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 案件撤销或判决生效后通常1个月内退还 ✨ 取保结束时当场开具退还文书(千万别忘拿!) ✨ 法院判处罚金时可能优先抵扣保证金(比如判了3万罚金刚好抵掉保证金) //再空一行让内容呼吸 拿钱路上的红绿灯 正常绿灯情况: 案子撤销了(像张三那样证据不足) 检察院决定不起诉 法院判决生效且无违规行为 需要注意的黄灯情况: 案件转到检察院/法院时可能要换担保方式 还没收到钱时随时关注案件进展(建议每月联系一次经办机关) 危险红灯警告: 擅自离开居住地(李四干了这件事) 干扰证人作证或伪造证据 手机全天关机玩失联 //案例部分单独成段更清晰 看别人走过的路 真实案例一:王女士因涉嫌虚开发票被取保,后来积极配合调查被认定无主观故意,解除当天就收到银行转账。 真实案例二:赵先生取保期间更换手机号未报备,结案时被扣除了5000元保证金。 手把手教你取回攻略 第一步:保存好所有凭证 公安出具的《收取保证金通知书》 银行转账回单或现金收据 第二步:定期"打卡"案件进展 向办案机关询问阶段(侦查/审查起诉/审判) 结案后主动联系提交退款申请(别等人家主动找你) 第三步:遇到拖延这样处理 先到办案机关信访部门反映 仍不解决可向检察院申请监督(法律规定必须在15个工作日内启动审查) 小提醒:有些地区支持线上申请,通过"XX公安"微信公众号就能提交材料(比如浙江、广东部分地区) 遇到法律问题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立刻就能联系到经验丰富的律师。我们平台有超过10万名律师在线服务,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专业对口的法律顾问,通过电话、图文或视频多种方式详细解答问题,手把手教您维护自身权益。 //////////特别注意:最后要确保格式为纯文本,所有段落间通过空行分隔。现在提交的是经过处理的纯净版本//////////
刑事辩护 119人阅读
刑事辩护
刑法对于轻伤的认定流程是怎样的?
对线容易冲动?三步教你看懂轻伤认定流程 老王今天垂头丧气来找我:""上周打篮球和人起冲突推了对方一把,现在那人拿着轻伤鉴定报告说要让我坐牢,我就轻轻推了一下啊!""像老王这样因琐事纠纷被冠上""轻伤""压力的朋友,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刑法怎么认定轻伤。 一、法律说书 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轻伤可不是我们普通人理解的""擦破点皮"",而是指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结构部分损害或功能障碍的损伤。比如被人打断两根肋骨,或是腕关节功能部分丧失这类情形。 办案流程通常会经过三步: 1. 报案后公安机关会安排就医 2. 由司法鉴定所按照《损伤标准》检查是否存在骨折、听力下降等十几种情形 3. 收到鉴定意见书后才会正式进入刑事诉讼程序 举个真实案例:杭州张先生因停车纠纷将邻居推倒致其桡骨骨折,鉴定为轻伤二级后被判处拘役三个月。 二、两个误区要避开 1. 伤情鉴定不是医院说了算,必须到指定司法鉴定机构 2. 轻微伤不构成犯罪(如皮肤撕裂伤不足8厘米),但可能需要治安拘留 三、遇到纠纷怎么办 如果你像老王这样错伤他人: 1. 立即报警并主动垫付医疗费 2. 争取在公安机关调解下签订和解协议 3. 对鉴定结果有疑问时,可在3日内申请重新鉴定 如果你是受害者: 1. 及时拍照保存伤口情况 2. 主动申请伤情鉴定并留存所有医疗票据 3. 关注6个月内的后续治疗(如疤痕修复影响鉴定结果) 特殊情况处理:河北曾发生幼儿园老师踢伤4岁幼童案件,因及时固定监控录像,最终法院采信了轻伤认定结果。 法律工具箱 《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要注意的是,伤情鉴定只是量刑的考量因素之一,是否自首、赔偿谅解等情况同样会影响最终判决。 最后要提醒大家,如果正在经历类似纠纷,保存好入院记录、医药费凭证尤为关键。伤情鉴定的黄金时间是受伤后24小时内就医,拖延可能导致鉴定困难。 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不用慌张,点击下方"在线咨询"按钮,可以即时对接专业律师。平台有超过10万执业律师在线,能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专属解决方案。
刑事辩护 88人阅读
刑事辩护
如何定义和判断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
如何定义和判断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 ——别慌!看病遇到医疗事故时,用这篇指南保护自己 平时生病去医院,大家最怕听到的消息是什么? 可能就是那句“手术过程中发生了意外”。 当看到新闻报道里“患者因医生失误落下终身残疾”“护士打错针导致抢救无效”时,很多人除了揪心,更会产生疑问:这种情况该不该追究医生的刑事责任?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看懂“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 一、什么是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这类罪名的关键在于“严重不负责任”四个字。简单来说,医务人员在治疗时像应付考试一样随意糊弄,或者像乱按按钮一样无视操作规范,结果把人治死或治残了,就可能构成此罪。 举个例子更容易理解: 医生在手术室里边玩手机边开刀,结果切断重要血管导致病人死亡 护士明知药品过期依然给患者注射,引发严重感染 这些行为都属于典型的“严重不负责任”。 二、判断标准的三大关键点 1. 身份要对:必须是正在工作的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 2. 态度要错:确实存在故意偷懒或严重疏忽 3. 后果要重:实际导致人死亡,或造成重度残疾、器官损伤 有个反面例子大家可以对照: 某医生按规范治疗患者,但患者因特殊体质发生罕见并发症去世。这时即使出现严重后果,但因为医生没有过错,就不构成犯罪。 三、遇到类似情况怎么办? 记住三句口诀:“病历要锁,鉴定要做,专家要找”。 情况一:怀疑是重大事故时 1. 马上封存病历:立刻要求医院保管原始记录(记得现场录像) 2. 申请医疗鉴定:通过卫健委启动专业鉴定程序 3. 咨询专业律师:判断是否达到犯罪标准 情况二:普通医疗纠纷时 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解决: 直接找医院协商赔偿 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四、重点注意事项 1. 黄金24小时:封存病历的最佳时机是发现异常当天 2. 录音录像技巧:沟通时悄悄打开手机录音功能(记得不要声张) 3. 证据清单:治疗单、缴费记录、药品包装都要留好 最后提醒大家:遇到突发状况千万不要和医院硬碰硬。有位阿姨曾经因为情绪激动撕毁了部分病历,结果关键的用药记录缺失,最后影响了维权进度。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 不要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系统会为您匹配处理过医疗纠纷的资深律师,从证据保存到法律程序,手把手教您维护权益。 希望每个白衣天使都能用心治疗,更希望每个人都能安心看病。关于医疗维权,您还想了解哪些细节?欢迎随时来找法小云聊天~
刑事辩护 86人阅读
刑事辩护
保密协议违反后的补偿措施是什么?是否可获得经济赔偿?
保密协议不遵守会赔钱吗?公司能让我“大出血”吗? 朋友跟你分享八卦时总爱加一句“别告诉别人啊”,但真要到了工作或合作中签了保密协议——违反之后的后果可比八卦传出去严重多了! 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蹲个墙角,看看泄密之后究竟要付出什么代价,能不能“赔钱了事”? 一、法律上的“泄密代价”长啥样? 虽然每份保密协议的内容不同,但法律早就画好了“泄密红线”。主要涉及这两部法律: 1. 《劳动合同法》第90条 员工泄密的后果:“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举个栗子:小张跳槽后把前公司的客户资料卖给新东家,结果被判赔偿前公司20万。 2.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7条 商业秘密案处理规则:赔偿金额按照实际损失或侵权获利计算,最高可罚到500万元! 真实判例:某科技公司前员工带着核心技术创业,法院判他赔偿原公司180万研发费用。 二、泄密了公司狮子大开口?重点看这3招! 第一剑:先捂住钱包! 公司要你赔钱必须证明两件事: 你确实没保密(比如聊天记录、文件传送记录) 公司真的亏了钱(比如客户流失造成的利润减少) 第二剑:谈价还价注意坑! 有些公司会在协议里写“违约金50万”,但法院会看实际损失来调整! 第三剑:补救可能免挨刀! 如果及时阻止泄密(比如追回文件、公开道歉),可能减免赔偿。 三、手滑泄密了?马上做这3件事自救! 1. 锁证据 立即截图或录屏保存相关记录,卸载可疑软件防止文件再外传。 2. 套近乎协商 主动找公司沟通,提出删除泄密内容、签承诺书等补救方案。 3. 律师提前备战 如果已收到律师函,别急着签字!先把协议原件和往来记录给律师看。 重要提醒:签字前的救命3问 下次签保密协议时,记得问清这3点再下笔: 具体要保密什么?范围模糊的别签! 违约金写没写?没写金额的别慌! 离职后还能管多久?超过2年的要警惕! 遇到保密协议纠纷不要慌,点击下方【免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系统将根据您的情况智能推荐擅长处理劳动纠纷、商业秘密案件的律师,一对一分析案件风险,帮您守住钱包不踩坑! (案例均来源于公开裁判文书,当事人信息已隐去处理)
刑事辩护 143人阅读
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保证金多久退还给我?
取保候审保证金多久退还给我? 朋友,先深呼吸! 读到这里的人可能刚交了一笔保证金,或是身边人正在焦急等待退款。那种担心钱“打水漂”的心情,就像追回网购误付款时的忐忑——我懂的! 今天就带你摸清楚这件大事背后的规则,顺便送你一个“操作工具箱”。 ———————————————————— 先懂规则:法律怎么说? 支撑“取保候审保证金退还”的核心法律是《刑事诉讼法》及其配套规定(比如《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重点给你划好了—— _什么时候能退?_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满足这三个条件就能全额退还: 1️⃣ 你遵守了取保候审期间的规定(比如随传随到) 2️⃣ 案件结束时没被法院判决继续追责 3️⃣ 保证金没因违规被扣(比如你擅自离开居住地) _“案件结束”到底指啥?_ 可能是检察院决定不起诉了,也可能是法院判了缓刑、无罪、免于刑事处罚等情况。 ———————————————————— 真实案例里找答案 ⚠️案例一:张大叔因邻里纠纷被取保,保证金交了2万 → 案件历时8个月后调解撤案 → 提交申请后10天收到退款 ⚠️案例二:李女士取保后私自外出被警告 → 案件结束退款时 → 公安机关扣除了500元作为违规处罚 规律总结: 守规矩的人拿回钱的速度≈2周至2个月 (具体看当地办事效率) ———————————————————— 操作工具箱:现在轮到你! _第一步:确认“案件结没结”_ • 问你的办案民警 • 查收检察院/法院的书面通知 _第二步:主动找公安机关_ 带着这些材料冲: ✓ 取保候审决定书 ✓ 保证金缴纳收据 ✓ 本人身份证 (tips:如果原办案人员调岗了,找该单位法制科) _第三步:书面申请_ 模板长这样: 申请人:XXX,身份证号…… 申请事项:请求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XXX元 事实理由:本人遵守了取保规定,现案件已终结 此致 XX公安局 (手写或打印都行,但要按手印!) _第四步:最坏情况怎么办?_ 如果提交材料三个月还没动静: • 书面投诉到上级公安机关 • 直接去法院起诉 ———————————————————— 你可能还想问…… Q:钱是退到银行卡还是给现金? A:现在基本都是原路退回或银行转账 Q:保证金被扣了不服气咋办? A:7天内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复议! ———————————————————— 法律绝不是玄学,它像一本说明书—— 你越愿意翻开它,它就越能保护你。 遇到坎别自己憋着,主动出击才能维权。如果今天的内容帮到你,转发给更多需要的人吧! (法小云拍了拍你,并祝你一切顺利)
刑事辩护 94人阅读
刑事辩护
寻衅滋事罪的认定依据是什么?具体立案条件有哪些要求?
以下是我根据你的需求撰写的普法文章正文: ×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要聊一个很多人好奇、但又有点小严肃的话题:那种喝醉酒在大街上闹事、或者网上乱骂人的人,最后到底要蹲几天?其实这都和今天的主角——「寻衅滋事罪」有关哦~ 先来看个小剧场:张三和兄弟们撸串时跟邻桌拌嘴,抄酒瓶给人脑袋开了瓢,最后被警察带走...到底是什么罪名?可能要坐牢吗?想知道答案就继续往下看吧! 一、先搞懂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主要是《刑法》29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单来说,这个罪名重点在「没事找事、随意欺负人」。 具体包括四个类型: 1. 随便打人(比如因为看人不顺眼就动手) 2. 当众闹事(比如堵马路影响交通) 3. 强拿硬要(比如吃烧烤非要「打五折」还打老板) 4. 起哄闹事(比如网上编黄谣被疯狂转发) 二、到什么程度才会立案? 不是说吵架拌嘴就会被抓,必须达到下面这些条件: 1. 致1人以上轻伤/2人以上轻微伤(比如张三那一酒瓶导致对方缝了五针) 2. 拿凶器打人或多次打人(用啤酒瓶、棒球棍等都算凶器) 3. 造成公共场所严重混乱(比如在火车站闹事导致人群踩踏) 4. 损失2000元以上(比如砸坏人家店铺设备) 举个真实案例: 2021年杭州李某某在KTV挑衅隔壁包厢,用烟灰缸砸伤三人,法院认定构成寻衅滋事罪获刑1年3个月。 三、万一遇上这种事怎么办? 被欺负的一方要注意: ❶立即拨打110报警(不要自己硬拼) ❷保存监控录像、伤痕照片(拍清楚伤势) ❸记下目击者的联系方式 不小心冲动的一方要注意: ※立即停止行为!(别继续升级冲突) ※主动赔偿取得谅解(积极补救能减轻处罚) ※联系律师说明情况(7天内有机会申请取保) 重要提醒: 如果是疫情期间故意冲卡闹事、或者欺负防疫人员,现在都是从严处罚哦! 最后划重点: 遇事先冷静,打架成本高! 打赢坐班房,打输躺病床! 如果还有其他法律疑问,欢迎随时来找法小云聊天~我们下期见!
刑事辩护 42人阅读
刑事辩护
关于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的法律如何定义和量刑?
法律知识小课堂|卖发票挣快钱?这些风险你真的承受得起吗?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走在街上突然收到小广告:"代开发票,真实可查",或是网上刷到"公司发票低价转让"的消息。或许有些人会觉得:"一张纸就能换钱?这可是赚外快的好机会!" 今天法小云要提醒大家:千万别动这个心思!这背后可是藏着牢狱之灾的大坑! 一、法律亮剑:什么是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七条,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这里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不是普通收据,是国家管控的"财务身份证",一张能抵税的发票最高可以申报上万元税款。如果把这种发票当商品出售,就相当于给国家税收体系开了个缺口。 既遂标准小课堂 只要实际完成了出售行为(比如钱货两清),就构成犯罪既遂,就算事后被发现,已经卖出去的发票都要算进量刑。 二、卖多少发票会蹲监狱?这些数字要牢记 法院判案时有明确的"数额标准": 卖25份以上或票面税额累计15万以上:3年起步,最高判7年 卖100份以上或票面税额累计50万以上:直接7年起步,最高无期 (注:部分省份有上调标准,但都以此为基础) 真实案例警示 2020年上海某案件中,李某通过微信群卖了46张增值税专用发票,虽然发票本身是真实的,但因为属于非法交易,最终法院以"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8万元。 三、普通人如何远离雷区?实用自保指南 1. 遇到诱惑时记住三句话 "所有买卖发票都是违法" "熟人介绍也要直接说不" "再小的金额也会留案底" 2. 职场人特别注意 如果老板让员工帮忙开发票交易,别被"这都是公对公"的说辞忽悠,立刻拒绝并保留聊天记录。财务人员可以这样回应:"根据税法规定,这种行为涉嫌违法,建议通过正规渠道申领发票。" 3. 已被牵扯怎么办? ✅ 立即停止交易并保留所有证据 ✅ 主动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 ✅ 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或110报警 法小云提醒:自首可依法从轻处罚! 四、你可能想问 Q:帮朋友转卖发票也算犯罪吗? A:无论是否获利,只要参与运输、传递等环节,都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Q:网上代开的电子发票安全吗? A:非官方平台开具的电子发票同样违法,正规渠道开具的电子发票可以通过税务总局官网查验真伪。 最后说句掏心话:世上没有"合法代开发票"这回事,那些承诺能"保证安全"的人,出事后跑得最快的就是他们。与其抱着侥幸心理赚快钱,不如踏踏实实睡安稳觉,您说对吗? ——我是法小云,下期和大家聊聊《虚开普通发票要坐牢吗?这些隐藏陷阱更可怕》~
刑事辩护 96人阅读
刑事辩护
两人卖淫组织者的刑事处罚是怎样的?
法律茶馆丨拉人"做生意"还抽成?两人合伙当"黄老板"结局太惨! 各位街坊邻居注意啦!最近老听到有人说想靠"拉皮条"赚快钱,说是只要找个酒店包间当据点,再招募几个小姐上门服务,自己坐在家里抽成就能日进斗金。听起来像不像楼下张大爷开的麻将馆?今天法小云必须揭穿这种危险的暴富陷阱:这种"生意"分分钟要坐牢! 一、别把法律当儿戏,先看刑法怎么说 《刑法》第358条写得明明白白 组织他人卖娼的 至少五年有期徒刑起步 情节严重的直接十年以上 要是还搞强迫或打砸抢等暴力手段 最高能判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有些"聪明人"以为两个人合伙就不算组织卖淫 这绝对是大误会! 去年郑州就有对男女朋友 一个负责网上招揽客人 一个负责带小姐上门服务 法院查明他们半年来组织6人从事卖淫活动 最后两人全被判五年半有期徒刑 卖淫钱款还被追缴充公 二、认清什么算"组织卖淫" 只要符合这三条就算犯罪: ①明显是主导者或核心成员(包括拉合伙人的) ②实际控制管理两个及以上卖淫者 ③有固定场所或稳定服务模式 举个典型案例: 2021年佛山两个老乡租了套公寓 装修改造成会所模样 招来二十多个小姐制定服务价格表 设置保安、收银、保洁岗位 两人最后都被判十一年有期徒刑 三、要是身边有人拉你干这个怎么办? 牢记法小云的三步自救秘籍: ①当场装傻拒绝 面对熟人邀约要果断说"没兴趣" 千万别觉得抹不开面子 ②偷偷存证据 如果被迫参与或需要举报 悄悄保存微信聊天记录 拍下场所照片视频 记住资金往来账号 ③火速打110 发现这类窝点立即报案 不用担心个人信息泄露 警察会严格保密举报人 最后法小云要唠叨一句: 正经生意千万条 守法经营第一条 那些说"不会被发现"的人 不是等你入伙后背锅 就是准备让你当替罪羊 要是您遇到类似困扰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法小云在线为您解心结~
刑事辩护 218人阅读
刑事辩护
多少岁的老人犯罪将不负刑事责任?
咱们小区里的王大爷前阵子犯了糊涂,跟快递员拌嘴时失手推了人家一把,被带走时还嚷嚷着“我都七十多了,不用坐牢”。这样的误会您身边也有吗?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摸清法律中的“高龄保护伞”,看看这顶保护伞到底能撑多大。 法律课堂第一讲: 刑法第十七条之一白纸黑字写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举个真实判决案例: 2019年杭州有位78岁的爷爷,因多年争吵用剪刀扎伤邻居,最终判了八个月(故意伤害罪法定刑期三年以下),这就是典型的“可以减刑”。 注意关键点:这个银发护身符不是免死金牌,更不是犯罪通行证。哪怕八十老翁要是杀人放火,照样要负法律责任。 三大常见误区敲黑板: 1. 不是所有老人都适用(年龄线:75周岁整) 2. 没有“完全免责”这回事(最轻也得判缓刑) 3. 醉酒闹事不享受优待(清醒时犯罪照样计较) 2015年南京有场经典判例: 醉酒驾驶的76岁李大爷被抓后,虽然从轻但仍吊销驾照+拘役三个月,证明法律并不会姑息故意犯罪。 遇到实际问题这样做: 第一步:立刻找专业律师 遇到家人涉事,要在24小时内申请取保候审,记得携带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 第二步:证据保全有三宝 随身物品别乱动(保留案发现场状态) 医疗记录保存好(老年疾病可能影响量刑) 社区证明不能少(日常表现良好能加分) 第三步:法庭陈述讲窍门 家属准备材料时切记:重点说明老人认知能力衰退情况,比如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证明,这会直接影响判决结果。 最后给晚辈们提个醒: 与其事后找补,不如平时多用手机给长辈看看普法短视频,在他们装保健品的抽屉里塞本法律小册子。毕竟预防永远比补救来得省心。 对法律还有疑问?您留言我解答,下期咱们聊聊“老邻居借钱不还怎么办”。咱们评论区见!
刑事辩护 180人阅读
刑事辩护
孩子被送给别人抚养是否构成遗弃罪?
孩子被送给别人抚养 算是"扔孩子"吗? 看到新闻里说父母将孩子送养 隔壁王阿姨气得拍了三次桌子 但如果实在养不起孩子了 送出去就是狠心爹妈吗? 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 这种容易吵翻天的家务事背后 究竟藏着怎样的法律知识 ★★★ 先看个真实故事 李婶家的小女儿早产住院 花了二十多万还没治好 两口子实在借不到钱 就把孩子托付给开饭店的远房亲戚 结果被邻居举报"遗弃罪" 这事最后法院怎么看? 别急 我们先补补法律课 法律小课堂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 遗弃罪成立需要两个条件: 1. 行为人有法定抚养义务(比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 2. 故意拒绝履行且情节恶劣 ⚠️ 重点划在这三处: ▸ 必须达到"情节恶劣"才算犯罪 比如导致孩子重伤/死亡/流落街头 单纯的送养不必然构成遗弃 ▸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四条明确 生父母可以送养子女的特殊情形: ① 有严重疾病/残疾无法抚养 ② 经济困难导致生活无法维持 但必须到民政部门办正式手续! ▸ "送了还能要回来吗"问题 收养关系需要法院判决解除 不是家长随时可以反悔的 真实判例参考 ▶ 案例一:父母将5岁女儿遗弃游乐场 既没留联系方式 半年未过问 构成遗弃罪 俩人都判了刑 ▶ 案例二:单亲父亲签协议将孩子交给表姐 定期付抚养费 常视频联系 法院认定合法送养关系 遇到困难该怎么做? 如果你正处于煎熬中 不妨试试这些"正确姿势" ✅ 情况一:暂时养不起孩子 去户籍地街道办申请低保/临时救助 全国已有超2.3万困境儿童通过这类帮扶正常生活 ✅ 情况二:确定要送养的话 必须走完这些程序: 1. 带上身份证/户口本 2. 到当地民政局填写《送养申请书》 3. 接受工作人员家访调查 4. 办理收养登记(千万记得要登记!) ✅ 情况三:发现被遗弃儿童 请立即拨打110或12338妇女儿童热线 法律要求任何组织/个人都有责任报告 ★★★ 最后送大家两句话 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戒尺 而是在孩子笑脸上画出的保护圈 养娃路上谁都有难处 但别让无奈变成违法 多问一声 多走两步 阳光大道就在民政局门口哦~ (完) 需要具体咨询的朋友 可以留言说明所在省份 法小云帮你整理当地救助政策
刑事辩护 185人阅读
Loading comments...
刑事辩护
刑事辩护专题
20000+篇专题内容
法驻云刑事辩护专题,涵盖法律援助、取保候审、无罪辩护、量刑减轻、刑事上诉等知识,提供刑事案件的专业辩护指南,帮助您了解刑事辩护流程,保障合法权益。
刑事辩护知识
保证金在取保候审期间何时可以退还?
保证金在取保候审期间何时可以退还?
换个角度看法律——取保候审时的保证金何时回到你口袋? 大家好呀,这里是人见人爱的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些"交出去容易拿回来难"的钱,比如取保候审时交的保证金。你是不是也曾疑惑过:这钱交上去做担保后,什么情况下能拿回来?会被扣掉吗?孩子被带走前给警察交的五万元还能回家过年吗?(举个空气栗子) 来个情理小剧场: 张三因醉驾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交了3万保证金后继续正常生活,三个月后案件撤销,钱顺利退回。 李四在取保期间偷偷跑去外省旅游,结果保证金被没收还要补交罚款。 你看,同样是交钱担保,结局大不同。接下来咱们就拆分讲讲关键法律知识点。 //你看,这里要空一行分隔场景啦 法律字典(上菜~) 围绕取保候审保证金的核心法律是《刑事诉讼法》,其中有两个关键条款: 1. 第七十三条:解除取保候审时要及时退还保证金(想想张三的快乐结局) 2. 第七十二条:违反取保规定可没收保证金(李四此刻正在哭泣)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 案件撤销或判决生效后通常1个月内退还 ✨ 取保结束时当场开具退还文书(千万别忘拿!) ✨ 法院判处罚金时可能优先抵扣保证金(比如判了3万罚金刚好抵掉保证金) //再空一行让内容呼吸 拿钱路上的红绿灯 正常绿灯情况: 案子撤销了(像张三那样证据不足) 检察院决定不起诉 法院判决生效且无违规行为 需要注意的黄灯情况: 案件转到检察院/法院时可能要换担保方式 还没收到钱时随时关注案件进展(建议每月联系一次经办机关) 危险红灯警告: 擅自离开居住地(李四干了这件事) 干扰证人作证或伪造证据 手机全天关机玩失联 //案例部分单独成段更清晰 看别人走过的路 真实案例一:王女士因涉嫌虚开发票被取保,后来积极配合调查被认定无主观故意,解除当天就收到银行转账。 真实案例二:赵先生取保期间更换手机号未报备,结案时被扣除了5000元保证金。 手把手教你取回攻略 第一步:保存好所有凭证 公安出具的《收取保证金通知书》 银行转账回单或现金收据 第二步:定期"打卡"案件进展 向办案机关询问阶段(侦查/审查起诉/审判) 结案后主动联系提交退款申请(别等人家主动找你) 第三步:遇到拖延这样处理 先到办案机关信访部门反映 仍不解决可向检察院申请监督(法律规定必须在15个工作日内启动审查) 小提醒:有些地区支持线上申请,通过"XX公安"微信公众号就能提交材料(比如浙江、广东部分地区) 遇到法律问题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立刻就能联系到经验丰富的律师。我们平台有超过10万名律师在线服务,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专业对口的法律顾问,通过电话、图文或视频多种方式详细解答问题,手把手教您维护自身权益。 //////////特别注意:最后要确保格式为纯文本,所有段落间通过空行分隔。现在提交的是经过处理的纯净版本//////////
刑事辩护119人阅读
刑法对于轻伤的认定流程是怎样的?
刑法对于轻伤的认定流程是怎样的?
对线容易冲动?三步教你看懂轻伤认定流程 老王今天垂头丧气来找我:""上周打篮球和人起冲突推了对方一把,现在那人拿着轻伤鉴定报告说要让我坐牢,我就轻轻推了一下啊!""像老王这样因琐事纠纷被冠上""轻伤""压力的朋友,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刑法怎么认定轻伤。 一、法律说书 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轻伤可不是我们普通人理解的""擦破点皮"",而是指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结构部分损害或功能障碍的损伤。比如被人打断两根肋骨,或是腕关节功能部分丧失这类情形。 办案流程通常会经过三步: 1. 报案后公安机关会安排就医 2. 由司法鉴定所按照《损伤标准》检查是否存在骨折、听力下降等十几种情形 3. 收到鉴定意见书后才会正式进入刑事诉讼程序 举个真实案例:杭州张先生因停车纠纷将邻居推倒致其桡骨骨折,鉴定为轻伤二级后被判处拘役三个月。 二、两个误区要避开 1. 伤情鉴定不是医院说了算,必须到指定司法鉴定机构 2. 轻微伤不构成犯罪(如皮肤撕裂伤不足8厘米),但可能需要治安拘留 三、遇到纠纷怎么办 如果你像老王这样错伤他人: 1. 立即报警并主动垫付医疗费 2. 争取在公安机关调解下签订和解协议 3. 对鉴定结果有疑问时,可在3日内申请重新鉴定 如果你是受害者: 1. 及时拍照保存伤口情况 2. 主动申请伤情鉴定并留存所有医疗票据 3. 关注6个月内的后续治疗(如疤痕修复影响鉴定结果) 特殊情况处理:河北曾发生幼儿园老师踢伤4岁幼童案件,因及时固定监控录像,最终法院采信了轻伤认定结果。 法律工具箱 《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要注意的是,伤情鉴定只是量刑的考量因素之一,是否自首、赔偿谅解等情况同样会影响最终判决。 最后要提醒大家,如果正在经历类似纠纷,保存好入院记录、医药费凭证尤为关键。伤情鉴定的黄金时间是受伤后24小时内就医,拖延可能导致鉴定困难。 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不用慌张,点击下方"在线咨询"按钮,可以即时对接专业律师。平台有超过10万执业律师在线,能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专属解决方案。
刑事辩护88人阅读
如何定义和判断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
如何定义和判断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
如何定义和判断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 ——别慌!看病遇到医疗事故时,用这篇指南保护自己 平时生病去医院,大家最怕听到的消息是什么? 可能就是那句“手术过程中发生了意外”。 当看到新闻报道里“患者因医生失误落下终身残疾”“护士打错针导致抢救无效”时,很多人除了揪心,更会产生疑问:这种情况该不该追究医生的刑事责任?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看懂“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 一、什么是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这类罪名的关键在于“严重不负责任”四个字。简单来说,医务人员在治疗时像应付考试一样随意糊弄,或者像乱按按钮一样无视操作规范,结果把人治死或治残了,就可能构成此罪。 举个例子更容易理解: 医生在手术室里边玩手机边开刀,结果切断重要血管导致病人死亡 护士明知药品过期依然给患者注射,引发严重感染 这些行为都属于典型的“严重不负责任”。 二、判断标准的三大关键点 1. 身份要对:必须是正在工作的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 2. 态度要错:确实存在故意偷懒或严重疏忽 3. 后果要重:实际导致人死亡,或造成重度残疾、器官损伤 有个反面例子大家可以对照: 某医生按规范治疗患者,但患者因特殊体质发生罕见并发症去世。这时即使出现严重后果,但因为医生没有过错,就不构成犯罪。 三、遇到类似情况怎么办? 记住三句口诀:“病历要锁,鉴定要做,专家要找”。 情况一:怀疑是重大事故时 1. 马上封存病历:立刻要求医院保管原始记录(记得现场录像) 2. 申请医疗鉴定:通过卫健委启动专业鉴定程序 3. 咨询专业律师:判断是否达到犯罪标准 情况二:普通医疗纠纷时 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解决: 直接找医院协商赔偿 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四、重点注意事项 1. 黄金24小时:封存病历的最佳时机是发现异常当天 2. 录音录像技巧:沟通时悄悄打开手机录音功能(记得不要声张) 3. 证据清单:治疗单、缴费记录、药品包装都要留好 最后提醒大家:遇到突发状况千万不要和医院硬碰硬。有位阿姨曾经因为情绪激动撕毁了部分病历,结果关键的用药记录缺失,最后影响了维权进度。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 不要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系统会为您匹配处理过医疗纠纷的资深律师,从证据保存到法律程序,手把手教您维护权益。 希望每个白衣天使都能用心治疗,更希望每个人都能安心看病。关于医疗维权,您还想了解哪些细节?欢迎随时来找法小云聊天~
刑事辩护86人阅读
保密协议违反后的补偿措施是什么?是否可获得经济赔偿?
保密协议违反后的补偿措施是什么?是否可获得经济赔偿?
保密协议不遵守会赔钱吗?公司能让我“大出血”吗? 朋友跟你分享八卦时总爱加一句“别告诉别人啊”,但真要到了工作或合作中签了保密协议——违反之后的后果可比八卦传出去严重多了! 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蹲个墙角,看看泄密之后究竟要付出什么代价,能不能“赔钱了事”? 一、法律上的“泄密代价”长啥样? 虽然每份保密协议的内容不同,但法律早就画好了“泄密红线”。主要涉及这两部法律: 1. 《劳动合同法》第90条 员工泄密的后果:“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举个栗子:小张跳槽后把前公司的客户资料卖给新东家,结果被判赔偿前公司20万。 2.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7条 商业秘密案处理规则:赔偿金额按照实际损失或侵权获利计算,最高可罚到500万元! 真实判例:某科技公司前员工带着核心技术创业,法院判他赔偿原公司180万研发费用。 二、泄密了公司狮子大开口?重点看这3招! 第一剑:先捂住钱包! 公司要你赔钱必须证明两件事: 你确实没保密(比如聊天记录、文件传送记录) 公司真的亏了钱(比如客户流失造成的利润减少) 第二剑:谈价还价注意坑! 有些公司会在协议里写“违约金50万”,但法院会看实际损失来调整! 第三剑:补救可能免挨刀! 如果及时阻止泄密(比如追回文件、公开道歉),可能减免赔偿。 三、手滑泄密了?马上做这3件事自救! 1. 锁证据 立即截图或录屏保存相关记录,卸载可疑软件防止文件再外传。 2. 套近乎协商 主动找公司沟通,提出删除泄密内容、签承诺书等补救方案。 3. 律师提前备战 如果已收到律师函,别急着签字!先把协议原件和往来记录给律师看。 重要提醒:签字前的救命3问 下次签保密协议时,记得问清这3点再下笔: 具体要保密什么?范围模糊的别签! 违约金写没写?没写金额的别慌! 离职后还能管多久?超过2年的要警惕! 遇到保密协议纠纷不要慌,点击下方【免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系统将根据您的情况智能推荐擅长处理劳动纠纷、商业秘密案件的律师,一对一分析案件风险,帮您守住钱包不踩坑! (案例均来源于公开裁判文书,当事人信息已隐去处理)
刑事辩护143人阅读
取保候审保证金多久退还给我?
取保候审保证金多久退还给我?
取保候审保证金多久退还给我? 朋友,先深呼吸! 读到这里的人可能刚交了一笔保证金,或是身边人正在焦急等待退款。那种担心钱“打水漂”的心情,就像追回网购误付款时的忐忑——我懂的! 今天就带你摸清楚这件大事背后的规则,顺便送你一个“操作工具箱”。 ———————————————————— 先懂规则:法律怎么说? 支撑“取保候审保证金退还”的核心法律是《刑事诉讼法》及其配套规定(比如《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重点给你划好了—— _什么时候能退?_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满足这三个条件就能全额退还: 1️⃣ 你遵守了取保候审期间的规定(比如随传随到) 2️⃣ 案件结束时没被法院判决继续追责 3️⃣ 保证金没因违规被扣(比如你擅自离开居住地) _“案件结束”到底指啥?_ 可能是检察院决定不起诉了,也可能是法院判了缓刑、无罪、免于刑事处罚等情况。 ———————————————————— 真实案例里找答案 ⚠️案例一:张大叔因邻里纠纷被取保,保证金交了2万 → 案件历时8个月后调解撤案 → 提交申请后10天收到退款 ⚠️案例二:李女士取保后私自外出被警告 → 案件结束退款时 → 公安机关扣除了500元作为违规处罚 规律总结: 守规矩的人拿回钱的速度≈2周至2个月 (具体看当地办事效率) ———————————————————— 操作工具箱:现在轮到你! _第一步:确认“案件结没结”_ • 问你的办案民警 • 查收检察院/法院的书面通知 _第二步:主动找公安机关_ 带着这些材料冲: ✓ 取保候审决定书 ✓ 保证金缴纳收据 ✓ 本人身份证 (tips:如果原办案人员调岗了,找该单位法制科) _第三步:书面申请_ 模板长这样: 申请人:XXX,身份证号…… 申请事项:请求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XXX元 事实理由:本人遵守了取保规定,现案件已终结 此致 XX公安局 (手写或打印都行,但要按手印!) _第四步:最坏情况怎么办?_ 如果提交材料三个月还没动静: • 书面投诉到上级公安机关 • 直接去法院起诉 ———————————————————— 你可能还想问…… Q:钱是退到银行卡还是给现金? A:现在基本都是原路退回或银行转账 Q:保证金被扣了不服气咋办? A:7天内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复议! ———————————————————— 法律绝不是玄学,它像一本说明书—— 你越愿意翻开它,它就越能保护你。 遇到坎别自己憋着,主动出击才能维权。如果今天的内容帮到你,转发给更多需要的人吧! (法小云拍了拍你,并祝你一切顺利)
刑事辩护94人阅读
寻衅滋事罪的认定依据是什么?具体立案条件有哪些要求?
寻衅滋事罪的认定依据是什么?具体立案条件有哪些要求?
以下是我根据你的需求撰写的普法文章正文: ×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要聊一个很多人好奇、但又有点小严肃的话题:那种喝醉酒在大街上闹事、或者网上乱骂人的人,最后到底要蹲几天?其实这都和今天的主角——「寻衅滋事罪」有关哦~ 先来看个小剧场:张三和兄弟们撸串时跟邻桌拌嘴,抄酒瓶给人脑袋开了瓢,最后被警察带走...到底是什么罪名?可能要坐牢吗?想知道答案就继续往下看吧! 一、先搞懂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主要是《刑法》29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单来说,这个罪名重点在「没事找事、随意欺负人」。 具体包括四个类型: 1. 随便打人(比如因为看人不顺眼就动手) 2. 当众闹事(比如堵马路影响交通) 3. 强拿硬要(比如吃烧烤非要「打五折」还打老板) 4. 起哄闹事(比如网上编黄谣被疯狂转发) 二、到什么程度才会立案? 不是说吵架拌嘴就会被抓,必须达到下面这些条件: 1. 致1人以上轻伤/2人以上轻微伤(比如张三那一酒瓶导致对方缝了五针) 2. 拿凶器打人或多次打人(用啤酒瓶、棒球棍等都算凶器) 3. 造成公共场所严重混乱(比如在火车站闹事导致人群踩踏) 4. 损失2000元以上(比如砸坏人家店铺设备) 举个真实案例: 2021年杭州李某某在KTV挑衅隔壁包厢,用烟灰缸砸伤三人,法院认定构成寻衅滋事罪获刑1年3个月。 三、万一遇上这种事怎么办? 被欺负的一方要注意: ❶立即拨打110报警(不要自己硬拼) ❷保存监控录像、伤痕照片(拍清楚伤势) ❸记下目击者的联系方式 不小心冲动的一方要注意: ※立即停止行为!(别继续升级冲突) ※主动赔偿取得谅解(积极补救能减轻处罚) ※联系律师说明情况(7天内有机会申请取保) 重要提醒: 如果是疫情期间故意冲卡闹事、或者欺负防疫人员,现在都是从严处罚哦! 最后划重点: 遇事先冷静,打架成本高! 打赢坐班房,打输躺病床! 如果还有其他法律疑问,欢迎随时来找法小云聊天~我们下期见!
刑事辩护42人阅读
关于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的法律如何定义和量刑?
关于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的法律如何定义和量刑?
法律知识小课堂|卖发票挣快钱?这些风险你真的承受得起吗?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走在街上突然收到小广告:"代开发票,真实可查",或是网上刷到"公司发票低价转让"的消息。或许有些人会觉得:"一张纸就能换钱?这可是赚外快的好机会!" 今天法小云要提醒大家:千万别动这个心思!这背后可是藏着牢狱之灾的大坑! 一、法律亮剑:什么是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七条,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这里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不是普通收据,是国家管控的"财务身份证",一张能抵税的发票最高可以申报上万元税款。如果把这种发票当商品出售,就相当于给国家税收体系开了个缺口。 既遂标准小课堂 只要实际完成了出售行为(比如钱货两清),就构成犯罪既遂,就算事后被发现,已经卖出去的发票都要算进量刑。 二、卖多少发票会蹲监狱?这些数字要牢记 法院判案时有明确的"数额标准": 卖25份以上或票面税额累计15万以上:3年起步,最高判7年 卖100份以上或票面税额累计50万以上:直接7年起步,最高无期 (注:部分省份有上调标准,但都以此为基础) 真实案例警示 2020年上海某案件中,李某通过微信群卖了46张增值税专用发票,虽然发票本身是真实的,但因为属于非法交易,最终法院以"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8万元。 三、普通人如何远离雷区?实用自保指南 1. 遇到诱惑时记住三句话 "所有买卖发票都是违法" "熟人介绍也要直接说不" "再小的金额也会留案底" 2. 职场人特别注意 如果老板让员工帮忙开发票交易,别被"这都是公对公"的说辞忽悠,立刻拒绝并保留聊天记录。财务人员可以这样回应:"根据税法规定,这种行为涉嫌违法,建议通过正规渠道申领发票。" 3. 已被牵扯怎么办? ✅ 立即停止交易并保留所有证据 ✅ 主动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 ✅ 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或110报警 法小云提醒:自首可依法从轻处罚! 四、你可能想问 Q:帮朋友转卖发票也算犯罪吗? A:无论是否获利,只要参与运输、传递等环节,都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Q:网上代开的电子发票安全吗? A:非官方平台开具的电子发票同样违法,正规渠道开具的电子发票可以通过税务总局官网查验真伪。 最后说句掏心话:世上没有"合法代开发票"这回事,那些承诺能"保证安全"的人,出事后跑得最快的就是他们。与其抱着侥幸心理赚快钱,不如踏踏实实睡安稳觉,您说对吗? ——我是法小云,下期和大家聊聊《虚开普通发票要坐牢吗?这些隐藏陷阱更可怕》~
刑事辩护96人阅读
两人卖淫组织者的刑事处罚是怎样的?
两人卖淫组织者的刑事处罚是怎样的?
法律茶馆丨拉人"做生意"还抽成?两人合伙当"黄老板"结局太惨! 各位街坊邻居注意啦!最近老听到有人说想靠"拉皮条"赚快钱,说是只要找个酒店包间当据点,再招募几个小姐上门服务,自己坐在家里抽成就能日进斗金。听起来像不像楼下张大爷开的麻将馆?今天法小云必须揭穿这种危险的暴富陷阱:这种"生意"分分钟要坐牢! 一、别把法律当儿戏,先看刑法怎么说 《刑法》第358条写得明明白白 组织他人卖娼的 至少五年有期徒刑起步 情节严重的直接十年以上 要是还搞强迫或打砸抢等暴力手段 最高能判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有些"聪明人"以为两个人合伙就不算组织卖淫 这绝对是大误会! 去年郑州就有对男女朋友 一个负责网上招揽客人 一个负责带小姐上门服务 法院查明他们半年来组织6人从事卖淫活动 最后两人全被判五年半有期徒刑 卖淫钱款还被追缴充公 二、认清什么算"组织卖淫" 只要符合这三条就算犯罪: ①明显是主导者或核心成员(包括拉合伙人的) ②实际控制管理两个及以上卖淫者 ③有固定场所或稳定服务模式 举个典型案例: 2021年佛山两个老乡租了套公寓 装修改造成会所模样 招来二十多个小姐制定服务价格表 设置保安、收银、保洁岗位 两人最后都被判十一年有期徒刑 三、要是身边有人拉你干这个怎么办? 牢记法小云的三步自救秘籍: ①当场装傻拒绝 面对熟人邀约要果断说"没兴趣" 千万别觉得抹不开面子 ②偷偷存证据 如果被迫参与或需要举报 悄悄保存微信聊天记录 拍下场所照片视频 记住资金往来账号 ③火速打110 发现这类窝点立即报案 不用担心个人信息泄露 警察会严格保密举报人 最后法小云要唠叨一句: 正经生意千万条 守法经营第一条 那些说"不会被发现"的人 不是等你入伙后背锅 就是准备让你当替罪羊 要是您遇到类似困扰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法小云在线为您解心结~
刑事辩护218人阅读
多少岁的老人犯罪将不负刑事责任?
多少岁的老人犯罪将不负刑事责任?
咱们小区里的王大爷前阵子犯了糊涂,跟快递员拌嘴时失手推了人家一把,被带走时还嚷嚷着“我都七十多了,不用坐牢”。这样的误会您身边也有吗?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摸清法律中的“高龄保护伞”,看看这顶保护伞到底能撑多大。 法律课堂第一讲: 刑法第十七条之一白纸黑字写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举个真实判决案例: 2019年杭州有位78岁的爷爷,因多年争吵用剪刀扎伤邻居,最终判了八个月(故意伤害罪法定刑期三年以下),这就是典型的“可以减刑”。 注意关键点:这个银发护身符不是免死金牌,更不是犯罪通行证。哪怕八十老翁要是杀人放火,照样要负法律责任。 三大常见误区敲黑板: 1. 不是所有老人都适用(年龄线:75周岁整) 2. 没有“完全免责”这回事(最轻也得判缓刑) 3. 醉酒闹事不享受优待(清醒时犯罪照样计较) 2015年南京有场经典判例: 醉酒驾驶的76岁李大爷被抓后,虽然从轻但仍吊销驾照+拘役三个月,证明法律并不会姑息故意犯罪。 遇到实际问题这样做: 第一步:立刻找专业律师 遇到家人涉事,要在24小时内申请取保候审,记得携带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 第二步:证据保全有三宝 随身物品别乱动(保留案发现场状态) 医疗记录保存好(老年疾病可能影响量刑) 社区证明不能少(日常表现良好能加分) 第三步:法庭陈述讲窍门 家属准备材料时切记:重点说明老人认知能力衰退情况,比如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证明,这会直接影响判决结果。 最后给晚辈们提个醒: 与其事后找补,不如平时多用手机给长辈看看普法短视频,在他们装保健品的抽屉里塞本法律小册子。毕竟预防永远比补救来得省心。 对法律还有疑问?您留言我解答,下期咱们聊聊“老邻居借钱不还怎么办”。咱们评论区见!
刑事辩护180人阅读
孩子被送给别人抚养是否构成遗弃罪?
孩子被送给别人抚养是否构成遗弃罪?
孩子被送给别人抚养 算是"扔孩子"吗? 看到新闻里说父母将孩子送养 隔壁王阿姨气得拍了三次桌子 但如果实在养不起孩子了 送出去就是狠心爹妈吗? 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 这种容易吵翻天的家务事背后 究竟藏着怎样的法律知识 ★★★ 先看个真实故事 李婶家的小女儿早产住院 花了二十多万还没治好 两口子实在借不到钱 就把孩子托付给开饭店的远房亲戚 结果被邻居举报"遗弃罪" 这事最后法院怎么看? 别急 我们先补补法律课 法律小课堂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 遗弃罪成立需要两个条件: 1. 行为人有法定抚养义务(比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 2. 故意拒绝履行且情节恶劣 ⚠️ 重点划在这三处: ▸ 必须达到"情节恶劣"才算犯罪 比如导致孩子重伤/死亡/流落街头 单纯的送养不必然构成遗弃 ▸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四条明确 生父母可以送养子女的特殊情形: ① 有严重疾病/残疾无法抚养 ② 经济困难导致生活无法维持 但必须到民政部门办正式手续! ▸ "送了还能要回来吗"问题 收养关系需要法院判决解除 不是家长随时可以反悔的 真实判例参考 ▶ 案例一:父母将5岁女儿遗弃游乐场 既没留联系方式 半年未过问 构成遗弃罪 俩人都判了刑 ▶ 案例二:单亲父亲签协议将孩子交给表姐 定期付抚养费 常视频联系 法院认定合法送养关系 遇到困难该怎么做? 如果你正处于煎熬中 不妨试试这些"正确姿势" ✅ 情况一:暂时养不起孩子 去户籍地街道办申请低保/临时救助 全国已有超2.3万困境儿童通过这类帮扶正常生活 ✅ 情况二:确定要送养的话 必须走完这些程序: 1. 带上身份证/户口本 2. 到当地民政局填写《送养申请书》 3. 接受工作人员家访调查 4. 办理收养登记(千万记得要登记!) ✅ 情况三:发现被遗弃儿童 请立即拨打110或12338妇女儿童热线 法律要求任何组织/个人都有责任报告 ★★★ 最后送大家两句话 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戒尺 而是在孩子笑脸上画出的保护圈 养娃路上谁都有难处 但别让无奈变成违法 多问一声 多走两步 阳光大道就在民政局门口哦~ (完) 需要具体咨询的朋友 可以留言说明所在省份 法小云帮你整理当地救助政策
刑事辩护185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