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法律程序中正确使用继续盘问和传唤?两者有何不同?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忽然接到警察的电话要求配合调查?或者在街上被民警拦下问话?
别慌!法小云今天就和你聊聊,当遇到这些情况时,你该了解的两个重要法律工具:继续盘问和传唤。它们看似相似,实际大不相同,用错了甚至可能侵害你的权利!
先看一个真实例子:
小王在夜市和人起了争执,民警到场后口头让他去派出所说明情况。小王觉得“反正没犯大事”就跟着走了,结果被问了整整一天。
——如果小王提前知道,这种情况下民警应当出示书面《传唤证》,恐怕他就能避免被超时询问了!
### 一、分不清这两件事?小心踩坑!
继续盘问 ≠ 传唤,法小云帮你画重点:
1. 继续盘问:现场陪你聊聊
适用场景:民警在巡逻、检查时发现你有违法嫌疑,但证据不足
能带你去派出所吗? 可以!但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 你拒不提供身份信息
✓ 现场难以查清事实
✓ 民警当场出示《继续盘问证》
最长多久? 不得超24小时(特殊情况下需上级批准)
2. 传唤:实名通知来做客
适用场景:已经有证据指向你与案件相关
怎么通知你? 必须出示盖公章的《传唤证》,紧急情况可先口头传唤
最长多久? 通常不超过24小时(可能延长至12小时,具体看案件类型)
_法条指南:_
• 继续盘问规定来自《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3条
• 传唤规则见《刑事诉讼法》第119条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
### 二、法院判例让你更明白
案例1:超时盘问赔了钱
某地警方因怀疑老李盗窃,实施继续盘问长达30小时。法院判决:超出法定期限的部分违法,警方需赔偿老李损失。
案例2:无证传唤被撤销
张女士被口头传唤接受调查,但警方未补交《传唤证》。最后法院认定传唤程序违法,相关证据不予采纳。
### 三、记住这四招,保护自己不吃亏
第一招:先看证,再配合
无论是盘问还是传唤,民警都应出示证件和文书。遇到只口头通知的,你可以礼貌要求:“请您出示证件和通知书好吗?”
第二招:立刻让亲人知道
被带走时尽量告知亲友去向,法律规定传唤后24小时内必须通知家属(涉嫌犯罪可能妨碍侦查的除外)。
第三招:盯紧计时器
开始接受问话时,不妨用手机记录时间。若遇到超时办案,可直接提出:“现在已经超过法定时限了吧?”
第四招:签字前看清楚
所有文书都要逐字阅读!尤其是传唤结束时的《询问笔录》,与事实不符的地方,你有权写上“以上内容与我所述不符”。
法小云特别提醒:
• 继续盘问后仍需追究责任的,必须转为传唤
• 怀孕、重病等特殊人群,传唤后可申请在家询问
• 无故拒绝传唤的,警察有权强制传唤
下次再遇到警察“邀请”,希望你能从容应对。法律不仅是约束行为的尺子,更是保护权利的盾牌。如果觉得有用,记得转发给更多朋友哦~
(本文内容不构成法律建议,具体个案请咨询专业律师)
刑事辩护 170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