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请求补偿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离婚请求补偿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小王最近有些烦恼——结婚五年,妻子辞职在家带孩子、照顾老人,自己一个人在外挣钱养家。最近两人闹离婚,妻子突然提出要自己支付补偿金。小王不理解:“平时生活开销都是我出的,凭啥离婚还要再给她钱?”
其实,像小王妻子这样的主张,法律确实有支持的可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离婚时哪些情况下可以要求经济补偿。
一、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符合三个条件时,承担更多家庭责任的一方可以要求补偿:
第一,夫妻约定了“各管各的钱”。
具体来说,需要夫妻有书面约定婚姻存续期间收入归各自所有(比如签过财产协议),或者法院审理中发现双方实际采用各自管理收入的模式。
第二,有一方为家庭付出明显更多。
常见的包括:辞职在家带孩子、长期照顾生病的老人、独自操持家务,甚至为了对方工作调动放弃事业机会。
第三,必须在离婚时提出补偿要求。
如果已经登记离婚后才想起来要补偿,除非双方协商一致,否则法院不再接受新请求。
二、法官会怎么判断?看看真实案例
案例一(2022年山东):
全职妈妈张女士离婚时提出10万元补偿。因夫妻长期AA制,且张女士提交了每日照顾孩子的视频记录、接送孩子的学校签到表等证据,法院最终支持了8万元补偿。
案例二(2021年浙江):
李先生常年出差,妻子承担照顾瘫痪公公的责任。虽然双方没签财产协议,但法院通过转账记录、社区证明等认定女方付出更多,酌情判决补偿3万元。
三、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步骤1:收集你的付出证明
✓ 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记录
✓ 照顾病人的医疗陪护记录
✓ 为家庭采购的购物清单/收据
✓ 邻居/亲友的证言
步骤2:确定是否存在财产约定
找找有没有签过书面协议,或者微信聊天里提到过“你的工资自己留着”“不用交生活费”等内容。
步骤3:先尝试协商解决
主动和对方沟通:“考虑到这些年我在家里...希望你能支付...作为补偿。”建议从日常开支的20%30%开始谈。
步骤4:调解或起诉
协商不成的,可以请居委会调解。如果对方明确拒绝,记得在离婚诉讼时一并提出补偿请求(注意:若协议离婚时未提及,事后再起诉很可能败诉)。
补充提醒:
补偿金的数额主要考虑四个因素:
①地方平均工资水平
②婚姻存续时间(一般每年增加5%10%)
③另一方的实际支付能力
④是否获得房产等其他财产
举个实际例子:
北京夫妻结婚8年,全职太太无收入,参考北京月均工资约1万元,补偿金额可能在:
1万×12月×8年×30%≈28.8万元
不过要注意!这里的计算方式只是参考,具体由法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现在轮到你了:
如果你在婚姻中承担了更多家庭责任,不要因为“面子”放弃主张合理补偿。法律设立这个条款,就是为了让那些默默付出的人得到应有的尊重。
当然,每段婚姻的情况都有特殊性,涉及具体补偿金额计算、证据收集等专业问题时,记得及时咨询律师。我们平台有10万+专业律师在线服务,只需要点击下方“立即咨询”,就能快速获得针对您个人情况的法律建议。律师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帮您梳理证据清单、制定最优解决方案。法律问题不必一个人硬扛,专业帮助就在触手可及之处。
婚姻家庭 159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