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损害赔偿的范围及其法律解读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的财产遭受损失时,我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物质损害赔偿。那么,物质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哪些呢?以下为您进行简要法律科普。
一、直接财产损失
当因他人的侵权行为导致财物损坏或丢失,受害人可以要求赔偿购买价格或者修复费用。例如,交通事故中损坏的车辆,盗窃案件中丢失的财物等。
二、预期收益损失
除了直接财产损失外,因侵权行为导致的预期收益损失也可索赔。例如,商业合同违约导致的预期利润损失,或因为人身伤害无法工作导致的工资损失等。
三、相关附加费用
在物质损害赔偿中,还可能包括因侵权行为产生的额外费用。如,因侵权行为导致的额外交通费用(如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多次维修费用),或因侵权导致的律师费用等。
相关法律规定:
1.《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为我们寻求物质损害赔偿提供了法律依据。
2.《民法典》还明确规定了侵权责任包括财产损失赔偿。财产损失赔偿可以是直接损失,也可以是间接损失。
总之,物质损害赔偿的范围广泛,包括直接财产损失、预期收益损失以及相关附加费用。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了解这些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