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被侵犯是否算作刑事犯罪?如何界定?正文如下:
肖像权是公民的重要权利之一,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当肖像权受到侵犯时,是否构成刑事犯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界定。
一、肖像权的基本含义
肖像权是指公民对自己肖像所享有的制作、使用、公开传播以及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肖像。
二、侵犯肖像权的界定
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包括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肖像,或以营利为目的擅自制作、销售他人肖像等。通常情况下,这种侵犯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侵犯肖像权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例如,当侵权行为涉及敲诈勒索、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或者当侵权情节严重,构成损害他人名誉、形象等严重损害时,可能会追究刑事责任。
三、相关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对肖像权的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在特定情况下,如制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以明星肖像进行虚假宣传等,侵犯肖像权可能触犯刑法相关条款,构成犯罪。
总结,侵犯肖像权通常属于民事侵权,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涉及违法犯罪行为或情节严重时,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的肖像权,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