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与经济活动中,偷税漏税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其涉及国家财政税收的公正与公平。当企业或个人偷税漏税金额达到100万时,将面临更为严重的法律责任与后果。
首先,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律法规,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纳税义务。对于偷税行为,除补缴税款外,还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漏税则是指纳税人因疏忽或误解税法而导致的未缴或少缴税款。对于漏税,纳税人同样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并补缴相应税款。
针对偷税漏税金额达到100万的情况,责任人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包括:被税务部门处以罚款,罚款金额往往高于偷税漏税金额;企业信誉受损,可能导致商业合作伙伴的流失;个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如有期徒刑等;此外,还可能面临社会舆论的质疑与谴责。具体的法律责任还需根据税收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来确定。
相关法条列举如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法》规定: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总之,偷税漏税行为严重损害国家财政税收的公正与公平,建议广大纳税人严格遵守税收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