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药害人害己
——团伙生产假药罪的"罪点"到底怎么算?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既严肃又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假药。不知道你有没有在朋友圈刷到过"三天瘦十斤"的减肥药?或者电线杆上贴的"祖传秘方治百病"?这些看似诱人的广告背后,很可能藏着犯罪团伙的黑手!
一、法律怎么说?
根据《刑法》第141条,生产假药罪可不是一个人偷偷摸摸做药就能成立的,必须同时满足三个"关键点":
1. 团伙作案:至少两人以上分工合作,有人负责买原料、有人生产、有人联系买家,甚至还有专门"放哨"的。
2. 故意生产假药:明知药品是假的(比如用面粉做降压药)或者不符合标准(比如添加禁用的化学成分)还要继续做。
3. 可能危害健康:不需要真的吃出问题,只要假药存在危害人体的可能性就算。
举个真实案例:
2021年某地张三团伙用淀粉制作"抗癌药",通过美容院高价销售。虽然还没吃出人命,但法院认定他们的行为已构成生产假药罪,主犯被判了7年。
二、遇到假药怎么办?
如果你发现身边有可疑情况,记住这三步:
1. 保留证据:拍下药品包装、交易记录、聊天截图,别急着删除对方联系方式。
2. 立即举报:拨打12331(全国食品药品投诉电话)或通过"药监局官网"在线举报。
3. 及时就医:如果不小心买到可疑药品,带着药品包装去医院检查身体。
三、特别提醒
根据《药品管理法》第98条,以下情况都属于假药:
- 药品成分与实际标注不符
- 用非药品冒充药品(比如保健品宣传治病)
- 变质的药品重新包装销售
- 未取得批准文号的"自制神药"
再来看个案例:
2023年李四团伙在直播间卖"纯中药降糖冲剂",实际添加了违禁西药成分。买家服用后出现低血糖昏迷,最终主犯被以生产假药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四、法小云暖心贴士
买药认准"国药准字"开头的批准文号,正规药品外包装上一定会标明。遇到"包治百病""祖传秘方""海外代购特效药"等宣传语,请立即开启防骗雷达!
以上就是关于"团伙生产假药罪的犯罪构成界定要素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怀疑自己遇到了假药陷阱,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律师在线待命,3分钟就能为你匹配到处理过类似案件的专业律师。他们会手把手教你如何收集证据、如何维权,帮你守住健康与法律的防线!
(注:文中案例均为真实案件改编,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