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夫妻双方自行签订的离婚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这份协议是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针对婚姻关系的解除以及离婚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事项达成的书面约定。
一、离婚协议的构成及基本内容
离婚协议需包含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愿表达、子女抚养责任的安排、财产分割方案等重要事项。这些内容的约定必须合法,且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及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二、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协议。只要双方的意思表示真实,协议内容合法,并且经过法定程序(如登记离婚),该协议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遵守协议内容,不得随意反悔。
三、注意事项
签订离婚协议时,务必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保双方都是在无外界压力、无胁迫的情况下自愿签署;其次,协议内容要明确具体,避免模棱两可的表述;再次,涉及财产分割的,要确保合法合理的分割方式;最后,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的,需符合国家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要求。
违反离婚协议的,一方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对方履行协议内容。同时,为了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执行力,建议在签订前咨询专业律师,并在签订后办理公证。
总之,夫妻双方自行签订的离婚协议是具备法律效力的文书,双方在签订时需慎重对待,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