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下担保期限的确定方式及计算方法?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4182人阅读
导读: 民法典下,担保期限可由合同约定或依法规定,一般与主债务履行期限相关,可调整。涉及法律条文需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双方权益,约定需明确。

民法典下担保期限的确定方式及计算方法

一、担保期限的确定方式

担保期限是指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期间。在民法典中,担保期限的确定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合同约定:担保人与债权人可事先在合同中约定担保期限。这是最常见的方式,确保了双方对担保期限有明确的预期。

2. 法律规定: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担保期限依法规定。例如,对于连带保证,若未约定或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二、担保期限的计算方法

担保期限的计算方法通常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密切相关。具体计算如下:

1. 若担保期限约定明确,按照约定的时间计算。

2. 若未约定或约定不明,则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计算。例如,对于一般保证,保证期间自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

3. 在一些情况下,如债权人债务人达成履行期限的变更协议,担保期限也可能相应调整。此时,担保人应与债权人协商并重新确定担保期限。

三、相关法律条文列举

1. 《民法典》第三百八十七条: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诉讼时效。

2.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若无特别约定则按照法律规定执行。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法律需求请咨询专业律师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民法典下担保期限的确定方式及计算方法?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4182人阅读
导读: 民法典下,担保期限可由合同约定或依法规定,一般与主债务履行期限相关,可调整。涉及法律条文需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双方权益,约定需明确。

民法典下担保期限的确定方式及计算方法

一、担保期限的确定方式

担保期限是指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期间。在民法典中,担保期限的确定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合同约定:担保人与债权人可事先在合同中约定担保期限。这是最常见的方式,确保了双方对担保期限有明确的预期。

2. 法律规定: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担保期限依法规定。例如,对于连带保证,若未约定或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二、担保期限的计算方法

担保期限的计算方法通常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密切相关。具体计算如下:

1. 若担保期限约定明确,按照约定的时间计算。

2. 若未约定或约定不明,则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计算。例如,对于一般保证,保证期间自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

3. 在一些情况下,如债权人债务人达成履行期限的变更协议,担保期限也可能相应调整。此时,担保人应与债权人协商并重新确定担保期限。

三、相关法律条文列举

1. 《民法典》第三百八十七条: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诉讼时效。

2.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若无特别约定则按照法律规定执行。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法律需求请咨询专业律师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债权债务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