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调解后能否再起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如果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已生效的调解书存在违反自愿原则或内容与法律相抵触的情况,可向法院申请再审程序。
具体情况包括:
调解过程不符合法律原则
如存在强制调解或协议内容违法的情形。
调解书内容与法律冲突
调解条款明显违反法律法规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再审程序启动
如果法院通过审查确认调解书确实存在问题,则会决定启动再审程序,重新审理案件。
注意事项:
即使调解是在双方自愿基础上完成,但如存在上述问题,任何一方都可以凭借证据申请再审。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撤销调解书并启动新的审判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相关条款:
第十七条:当事人可申请人民调解,但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强制进行。
第二十一条:调解应坚持合法、公正原则,避免激化矛盾。
第二十二条:调解员应在双方平等协商基础上帮助达成协议。
调解后的再审可能性:
当调解书被证明存在违反自愿原则或内容违法时,法院可依法撤销调解书,并启动新的诉讼程序。
二、达成调解后是否必须撤诉?
不需要强制撤诉。
理由:
法庭确认的调解协议书一旦生效,就具有法律约束力。无需再次撤诉。
调解协议可强制执行
如果一方未履行调解书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可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无需另行提起诉讼。
注意:
达成调解协议后,诉讼程序事实上已经终止。
调解书的执行效力等同于法院的判决书。
总结:
法院调解后,一般情况下不能再起诉,但如存在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内容违法的情形,可以申请再审。达成调解协议后,案件诉讼程序自动终止,无需另行撤诉,调解书直接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如需进一步法律指导,可咨询法驻云的专业律师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