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历史中有过牢狱经历的人,再次犯罪时是否会受到累犯的影响?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47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探讨了坐过牢的人再犯罪时,法律如何对待以及量刑的变化。通过解析《刑法》中的累犯条款,结合实际案例,帮助读者了解前科对再犯罪的影响,并提供相关的法律建议和生活指导。 ###

老张家的儿子刚出狱两年,楼下水果摊最近连续三天丢西瓜,物业查看监控时发现个黑影很眼熟——像极了去年偷电瓶车的小王。邻居李大妈边嗑瓜子边嘀咕:"这坐过牢的人要是再干坏事,真会罪加一等吗?

隔着防盗窗传来的议论,引出一个我们都很想知道的法律问题:坐过牢的人再犯罪,会受到什么特殊对待?

一、法律怎么说?

打开《刑法》这本"生存手册",找到两个关键帮手:

1. "老熟人"条款(第六十五条)

曾因故意犯罪被判过刑,刑满释放五年内又故意犯罪的,属于一般累犯。简单说就是:坐完牢五年内再犯事,量刑时法官可能会说"咱们又见面了"。

2. "重点关注"条款(第六十六条)

要是前科和现犯的罪都是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黑社会性质这三类,哪怕刑满释放超过五年,都要按特殊累犯处理。这种属于"十年怕井绳"型。

法官量刑时有个"放大镜"机制:比如张三前年偷东西被判1年,今年又偷同小区,按原本该判2年。但因为有前科,可能在23年里往上加。

但要注意:这顿"加餐"有两个前提——上次坐的是有期徒刑以上的牢,这次犯的还是故意犯罪。举个反例:李四五年前醉驾坐过牢,今年不小心骑车撞人(过失犯罪),可不算是累犯。

二、现实中的故事

1. 温州某快递员王某2017年因盗窃入狱1年,2019年重操旧业,这次偷的金额刚到3000元立案标准法院认定构成累犯,原本可能判8个月的案子变成1年半。

2. 更有意思的是2018年东莞的"香烟大盗"案。赵某2005年犯抢劫罪,2020年转型偷高档香烟被抓。虽然相隔15年,但因两次都是暴力犯罪,最终被认定有从重处罚情节。

三、普通人该知道的事

如果你是曾经"走过弯路"的朋友:

1. 牢记"五年观察期",这个阶段要比常人更注意遵纪守法

2. 定期去司法所报到不是走形式,而是法律保护你的机会

3. 务工时遇到可能涉及纠纷的工作环境(如夜场、催收),记得提前说清自己的"前科

4. 保存好刑满释放证明,这是你重新开始的身份证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

1. 找工作时应明确告知其不得参与财务、安保等特定岗位

2. 发现累犯从事法律禁止的职业(如开出租车),及时向主管部门举报

3. 遭遇累犯实施的犯罪行为,报警时记得说明对方有前科情况

四、特别提醒

最新司法解释有个"温暖条款":对于出狱后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确有悔改表现的,即使符合累犯条件,法官也可视情不从重处罚。比如广州2021年就有位改行送外卖的"二进宫"小哥,救助晕倒老人后被认定确有悔改,获得从轻处理。

那些曾经摔过的跟头,不该成为永远捆住手脚的绳索,但可能变成提醒我们系紧鞋带的红绳。法律的重要功能,就是给每个愿意重新开始的人留好台阶,同时为真正的危险分子设立围栏。

关于"前科"您还想了解哪些细节?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法小云,我们下期见!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犯罪历史中有过牢狱经历的人,再次犯罪时是否会受到累犯的影响?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47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探讨了坐过牢的人再犯罪时,法律如何对待以及量刑的变化。通过解析《刑法》中的累犯条款,结合实际案例,帮助读者了解前科对再犯罪的影响,并提供相关的法律建议和生活指导。 ###

老张家的儿子刚出狱两年,楼下水果摊最近连续三天丢西瓜,物业查看监控时发现个黑影很眼熟——像极了去年偷电瓶车的小王。邻居李大妈边嗑瓜子边嘀咕:"这坐过牢的人要是再干坏事,真会罪加一等吗?

隔着防盗窗传来的议论,引出一个我们都很想知道的法律问题:坐过牢的人再犯罪,会受到什么特殊对待?

一、法律怎么说?

打开《刑法》这本"生存手册",找到两个关键帮手:

1. "老熟人"条款(第六十五条)

曾因故意犯罪被判过刑,刑满释放五年内又故意犯罪的,属于一般累犯。简单说就是:坐完牢五年内再犯事,量刑时法官可能会说"咱们又见面了"。

2. "重点关注"条款(第六十六条)

要是前科和现犯的罪都是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黑社会性质这三类,哪怕刑满释放超过五年,都要按特殊累犯处理。这种属于"十年怕井绳"型。

法官量刑时有个"放大镜"机制:比如张三前年偷东西被判1年,今年又偷同小区,按原本该判2年。但因为有前科,可能在23年里往上加。

但要注意:这顿"加餐"有两个前提——上次坐的是有期徒刑以上的牢,这次犯的还是故意犯罪。举个反例:李四五年前醉驾坐过牢,今年不小心骑车撞人(过失犯罪),可不算是累犯。

二、现实中的故事

1. 温州某快递员王某2017年因盗窃入狱1年,2019年重操旧业,这次偷的金额刚到3000元立案标准法院认定构成累犯,原本可能判8个月的案子变成1年半。

2. 更有意思的是2018年东莞的"香烟大盗"案。赵某2005年犯抢劫罪,2020年转型偷高档香烟被抓。虽然相隔15年,但因两次都是暴力犯罪,最终被认定有从重处罚情节。

三、普通人该知道的事

如果你是曾经"走过弯路"的朋友:

1. 牢记"五年观察期",这个阶段要比常人更注意遵纪守法

2. 定期去司法所报到不是走形式,而是法律保护你的机会

3. 务工时遇到可能涉及纠纷的工作环境(如夜场、催收),记得提前说清自己的"前科

4. 保存好刑满释放证明,这是你重新开始的身份证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

1. 找工作时应明确告知其不得参与财务、安保等特定岗位

2. 发现累犯从事法律禁止的职业(如开出租车),及时向主管部门举报

3. 遭遇累犯实施的犯罪行为,报警时记得说明对方有前科情况

四、特别提醒

最新司法解释有个"温暖条款":对于出狱后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确有悔改表现的,即使符合累犯条件,法官也可视情不从重处罚。比如广州2021年就有位改行送外卖的"二进宫"小哥,救助晕倒老人后被认定确有悔改,获得从轻处理。

那些曾经摔过的跟头,不该成为永远捆住手脚的绳索,但可能变成提醒我们系紧鞋带的红绳。法律的重要功能,就是给每个愿意重新开始的人留好台阶,同时为真正的危险分子设立围栏。

关于"前科"您还想了解哪些细节?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法小云,我们下期见!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刑事辩护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