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57人阅读
导读: 本文由线上法律小助理法小云为大家详细解析“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法律知识,包括其定义、判断标准、真实案例及应对措施,并提供实用的防踩坑指南,帮助大家在工作与生活中规避法律风险,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安全。 ###

你好呀,我是你的线上法律小助理法小云!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可能比点外卖洒汤更危险”的话题——比如修车时拧错了一颗螺丝,大马路上施工不小心挖断了地铁电缆……这些“手滑”操作有可能构成“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先划重点:犯错≠犯罪,但疏忽大意可能摊上大事

生活中难免有失误,但如果因为自己的疏忽让列车出轨、飞机故障、轮船沉没……导致“伤亡惨重”或“钱包大出血”,就可能触犯《刑法》第119条的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一、判断标准: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才算犯罪

1. 干了啥:必须存在“搞破坏”的行为

• 不一定是故意砸车,但必须有过失(比如修车时忘了装刹车片)

• 关键看是否“应当预见风险却疏忽大意”或者“盲目自信觉得自己能hold住”

2. 搞坏啥:必须是“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

• 停在报废场的破车不算,但停在地铁站检修的列车也算“使用中”

• 范围包含所有“大型交通工具”(汽车、火车、船只、飞机、轨道工具)

3. 结果多严重:必须造成实际重大后果

• 人员重伤/死亡

• 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万

• 交通工具完全报废或长期停运

4. 因果关系:你的失误直接引发事故

• 举例:忘记关闭油箱导致漏油爆炸算,但爆炸是因他人纵火则不成立

二、真实案例:一铁锹挖出三年牢

2021年某施工队在地面作业时,未核对图纸就开挖,导致地铁供电电缆破损,引发列车延误6小时,直接损失850万元。法院最终以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判处施工负责人有期徒刑3年。

三、假如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情况1:自己失误导致事故

1️⃣ 留在现场并保护现场(除非有生命危险)

2️⃣ 立即拨打110/122报警,如实说明情况

3️⃣ 主动联系受害方商量赔偿(可同步联系保险公司)

4️⃣ 配合警方调查时务必提供完整证据

情况2:亲友被卷入类似案件

1️⃣ 第一时间委托专业律师介入

2️⃣ 协助搜集能证明“过失非故意”的证据(如工作记录、监控视频)

3️⃣ 重点争取达成赔偿谅解书,这对量刑有重大影响

四、给普通人的防踩坑指南

❶ 工作场景:操作风险设备前反复确认流程

例:维修工应严格按照手册逐步操作并二次检查

❷ 施工场景:开挖前必须确认地下管线图纸

例:道路施工前应与燃气/电力/交管部门三方确认

❸ 生活场景:买份“第三者责任险”防手滑

例:车险中的商业第三者险能覆盖部分赔偿

最后法小云想说:

法律严惩的是“拿公共安全当儿戏”的疏忽行为

咱们做好风险管理,既是对他人负责,也是保护自己

如果觉得这条干货有用,记得转给身边常接触机械/施工的朋友哦!

(关于过失犯罪的更多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57人阅读
导读: 本文由线上法律小助理法小云为大家详细解析“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法律知识,包括其定义、判断标准、真实案例及应对措施,并提供实用的防踩坑指南,帮助大家在工作与生活中规避法律风险,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安全。 ###

你好呀,我是你的线上法律小助理法小云!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可能比点外卖洒汤更危险”的话题——比如修车时拧错了一颗螺丝,大马路上施工不小心挖断了地铁电缆……这些“手滑”操作有可能构成“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先划重点:犯错≠犯罪,但疏忽大意可能摊上大事

生活中难免有失误,但如果因为自己的疏忽让列车出轨、飞机故障、轮船沉没……导致“伤亡惨重”或“钱包大出血”,就可能触犯《刑法》第119条的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一、判断标准: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才算犯罪

1. 干了啥:必须存在“搞破坏”的行为

• 不一定是故意砸车,但必须有过失(比如修车时忘了装刹车片)

• 关键看是否“应当预见风险却疏忽大意”或者“盲目自信觉得自己能hold住”

2. 搞坏啥:必须是“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

• 停在报废场的破车不算,但停在地铁站检修的列车也算“使用中”

• 范围包含所有“大型交通工具”(汽车、火车、船只、飞机、轨道工具)

3. 结果多严重:必须造成实际重大后果

• 人员重伤/死亡

• 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万

• 交通工具完全报废或长期停运

4. 因果关系:你的失误直接引发事故

• 举例:忘记关闭油箱导致漏油爆炸算,但爆炸是因他人纵火则不成立

二、真实案例:一铁锹挖出三年牢

2021年某施工队在地面作业时,未核对图纸就开挖,导致地铁供电电缆破损,引发列车延误6小时,直接损失850万元。法院最终以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判处施工负责人有期徒刑3年。

三、假如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情况1:自己失误导致事故

1️⃣ 留在现场并保护现场(除非有生命危险)

2️⃣ 立即拨打110/122报警,如实说明情况

3️⃣ 主动联系受害方商量赔偿(可同步联系保险公司)

4️⃣ 配合警方调查时务必提供完整证据

情况2:亲友被卷入类似案件

1️⃣ 第一时间委托专业律师介入

2️⃣ 协助搜集能证明“过失非故意”的证据(如工作记录、监控视频)

3️⃣ 重点争取达成赔偿谅解书,这对量刑有重大影响

四、给普通人的防踩坑指南

❶ 工作场景:操作风险设备前反复确认流程

例:维修工应严格按照手册逐步操作并二次检查

❷ 施工场景:开挖前必须确认地下管线图纸

例:道路施工前应与燃气/电力/交管部门三方确认

❸ 生活场景:买份“第三者责任险”防手滑

例:车险中的商业第三者险能覆盖部分赔偿

最后法小云想说:

法律严惩的是“拿公共安全当儿戏”的疏忽行为

咱们做好风险管理,既是对他人负责,也是保护自己

如果觉得这条干货有用,记得转给身边常接触机械/施工的朋友哦!

(关于过失犯罪的更多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刑事辩护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