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剧情?
电视剧里总有人刚出狱没多久又犯事,结果被警察拷走时,法官严肃地说“构成累犯”。观众边嗑瓜子边问:啥叫累犯?坐过牢的人再犯错,真会判得更重吗?
今天法小云就来聊聊这件事——当你有过坐牢经历,这个记录会像影子一样跟着你吗?
一、先明确概念:不是所有“犯错”都叫累犯
很多人以为“有前科=累犯”,这可错大啦!按《刑法》规定,住在法律平行世界的“累犯”分两种:
1. 普通加班版(一般累犯) (《刑法》第六十五条)
成年人坐过牢(有期徒刑以上)
释放后5年内又犯该坐牢的罪
这次犯罪是故意犯罪
举个栗子:张三2015年因偷电缆判3年,2018年出狱。如果他在2023年前又故意诈骗被抓,就构成累犯。但如果他2023年1月1日出狱,2023年12月再犯,正好在5年期限内哦。
2. 终身会员版(特殊累犯) (《刑法》第六十六条)
之前犯过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中的任意一种
释放后又犯同类犯罪
不看时间期限!就算出狱二十年后也算
真实案例:李四2000年因参加黑社会组织被判刑,2020年出狱后再度组织黑社会——哪怕过了二十年,照样算累犯。
二、法律给累犯戴上“紧箍咒”
法小云划重点:如果被认定为累犯,后果有这些硬条款:
1. 从重量刑:直接影响判刑长短,比如原本判3年的可能要加到4年
2. 不得缓刑:排队等开庭时别想申请先回家
3. 严格假释:想提前出狱?这扇门基本焊死了
案例直通车:2021年某市法院审理一起盗窃案,王五因2016年抢劫罪服刑3年,出狱后于2020年再次盗窃。法院认定其构成累犯,原本可能判2年的刑期加重到3年半。
三、普通人要注意什么?
如果你或家人曾有过刑事记录:
正在进行时分类讨论:
1. 直面现实型(已释放人员)
出狱后前5年是黄金期,定期参加司法所法治教育(有纸质记录能帮助证明悔过态度)
避免进入同行业工作:比如曾因醉驾坐牢就别再做代驾
保存释放证明书复印件,遇纠纷时及时向律师出示
2. 急刹车型(刚出狱又涉嫌犯罪)
立即告知律师之前的刑事记录
向办案机关说明出狱至今的时间(是否超过5年很重要)
争取认罪认罚时着重强调这期间的正向表现(如社区服务证明)
四、家属该做哪些事?
1. 把家中法律文书(判决书、释放证明)统一存放在防水袋里
2. 每季度和当事人谈心,了解工作生活状态
3. 发现异常行为(如突然购买不明工具)及时联系司法社工
法小云说:
累犯制度就像马路上的黄灯,提醒每个曾经犯错的人:人生路可以转弯,但要看清楚红绿灯。有过前科不可怕,重要的是记住——你其实永远拥有重新开始的权利。
(本文案例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具体案件请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