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热门新闻,说是有人因为在地铁里吵架动手被警方以“寻衅滋事罪”带走,很多朋友在后台问小云:听说这个罪名特别容易“踩雷”?今天咱就聊聊这个事情——下次遇到吵架纠纷、网络掐架甚至酒后的冲动行为时,心里就有底啦!
_____
一、什么情况算“搞事情”?
大家先记住这句话:“不是说随便吵个架就要坐牢”。根据《刑法》293条,构成寻衅滋事罪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故意搞破坏+影响公共秩序
举个例子解释更清楚:
张三在自家小区空地大声骂邻居——属于民事纠纷
张三跑去早高峰地铁站举着喇叭骂人——可能涉嫌犯罪
法律明确列举了四种典型情形:
(1)随便打人伤人或拿凶器威胁
(2)公共场合闹事引发混乱(比如堵医院大门)
(3)强拿硬要别人东西(包括网络上的强制打赏行为)
(4)造谣传谣引发公共恐慌
_____
二、关键要看“破坏力”有多大
根据最高法的司法解释,具体要看行为“是否挑战公众的安全感”:
1. 动手见红型
前年某火锅店事件,醉汉王某打了服务员两拳还踢坏冰柜,虽然被打者只是轻微伤,但因为造成店铺停业、路人围观导致交通堵塞,王某最终被判刑10个月
2. 网络炸弹型
去年某主播为涨粉散布“超市发现确诊病例”的不实消息,引发周边居民抢购物资,事后被认定构成寻衅滋事罪
3. 软暴力型
小贷公司派人在欠款人家门口连续3天用高音喇叭喊话,即便没有肢体冲突,也因严重干扰社区生活被立案
_____
三、遇上闹心事怎么办?
现在教大家三招实用应对法:
第一反应
遇到他人挑衅时立即掏出手机录像,同时大声说:“我现在要报警,已全程录像!”很多闹事者听到这句话就会收敛
• 公共场所闹事:拍视频注意拍到店面招牌或明显地标
• 网络攻击:直接录屏保存转发记录(别光截图)
正确报警姿势
打电话时先说明:“这里有人在XX地点闹事,现场已经引发X人围观/影响车辆通行。”接警员会优先处理有公共危害性的警情
_____
四、特殊场景提示单
1. 围观冲突别掺和
看到有人打架,保持安全距离录像比拉架更有利,曾有热心群众拉架被认定为“互殴参与者”
2. 网上较劲要克制
在社交平台连续发布多条辱骂信息,哪怕没指名道姓,如果引发大量评论转发也可能被追责
3. 维权要用正规途径
KTV消费被宰,正确的操作是保留小票打12315投诉,而不是在店门口拦车堵路
_____
最后小云要提醒:九成以上被定罪的案例都有个共同点——第一次冲突后继续纠缠不放。记住黄金法则:遇到纠纷时先撤离现场,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对法律细节还有疑问的朋友,随时可以给小云留言哦~下次咱们聊点更有意思的:遇到公司拖欠工资时,哪三句话能让老板主动结清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