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送给别人抚养是否构成遗弃罪?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73人阅读
导读: 本文深入探讨了父母因各种原因将孩子送走是否构成遗弃罪的法律问题,详细解析了遗弃罪的法律定义、关键要素,并通过真实案例分析了合法与违法之间的界限,同时提供了送养孩子的合法步骤和法律建议。

孩子突然被送走,父母算不算犯罪?

这事可能比你想得更复杂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故事?

妈妈把孩子托付给亲戚,只为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爸爸因为经济困难,将孩子暂时交给朋友照顾……这些看似“无可奈何”的选择,背后可能藏着法律红线——今天的文章帮你绕开那些“一不小心就犯法”的坑。

一、到底啥叫【遗弃罪】?法律这样说

法律界定的遗弃罪可不是简单的“把孩子送走就违法”。咱们来看《刑法》第261条的核心规定:

对年幼、患病等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却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管制。

法小云划三个重点帮助理解:

重点一:必须是有法律义务养孩子的人

亲生父母、养父母、已经形成长期抚养关系的继父母,都属于这个范围。但如果是好心帮忙带孩子的邻居、亲戚,本身没有法律强制义务哦~

重点二:明明能养却不养

假设父母自己吃穿不愁,单纯觉得“养孩子太麻烦”而把孩子随意送人,就可能踩中红线。但如果父母重病失业,确实无力抚养,法院会有不同考量。

重点三:不是送走就算,得“情节恶劣”

什么算恶劣呢?比如把孩子丢在荒郊野外,导致孩子生病或伤残;或者被多次劝告后仍坚持不管孩子死活。

二、真实案例告诉你:合法和违法一线之差

案例1:为改嫁狠心送子,结果获刑

张女士离婚后想再婚,担心带着儿子影响婚事,于是将6岁孩子交给陌生网友抚养。此后彻底失联,孩子因网友虐待患上心理疾病。法院最终以遗弃罪判处张女士有期徒刑1年。

关键点:有经济能力却拒绝抚养+造成严重后果

案例2:贫困夫妇合法送养,不担责

王先生夫妻因残疾无法工作,3岁女儿长期营养不良。经村委会协助,夫妻俩通过民政部门将孩子交给符合收养条件的家庭,并签订正规协议。法院认定不构成遗弃罪。

关键点:主动寻求合法途径+确实无力抚养

三、遇到困难必须送养?记住三个保命步骤

第一步:走正规收养程序

✔️立即联系当地民政部门或儿童福利机构

✔️准备《送养协议书》,明确抚养权转移

✔️务必办理收养登记(参考《收养法》第15条)

第二步:保证孩子在新环境安全

▶️查收养方是否具备条件:无犯罪记录、有抚养能力

▶️定期要求探望(哪怕每季度1次也要留记录)

▶️突然发现孩子被虐待?立刻报警并收回抚养权

第三步:特殊情况“临时托付”要留证据

比如需要外出治病半年,暂时委托亲戚照看:

✅写书面委托书,注明时间期限

✅保留转账记录、购买衣物等抚养证明

✅每周视频通话记录别删除

四、法小云特别提醒

送养≠遗弃,关键看两点:

① 你是不是真的山穷水尽没法养?

② 手续是不是符合法律规定

假如你身边有迫不得已送养孩子的家庭,请转告他们:

社会福利机构能提供临时救助,

乡镇政府有义务协助困难家庭(《民法典》第1044条),

别让善意的决定,变成违法的代价。

最后说句掏心话

真正的父母之爱,不是永不放手,而是哪怕必须松开手,也要为孩子找到最安稳的归宿。法律会保护困境中的善意,但绝不会宽容自私的逃避。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孩子被送给别人抚养是否构成遗弃罪?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73人阅读
导读: 本文深入探讨了父母因各种原因将孩子送走是否构成遗弃罪的法律问题,详细解析了遗弃罪的法律定义、关键要素,并通过真实案例分析了合法与违法之间的界限,同时提供了送养孩子的合法步骤和法律建议。

孩子突然被送走,父母算不算犯罪?

这事可能比你想得更复杂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故事?

妈妈把孩子托付给亲戚,只为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爸爸因为经济困难,将孩子暂时交给朋友照顾……这些看似“无可奈何”的选择,背后可能藏着法律红线——今天的文章帮你绕开那些“一不小心就犯法”的坑。

一、到底啥叫【遗弃罪】?法律这样说

法律界定的遗弃罪可不是简单的“把孩子送走就违法”。咱们来看《刑法》第261条的核心规定:

对年幼、患病等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却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管制。

法小云划三个重点帮助理解:

重点一:必须是有法律义务养孩子的人

亲生父母、养父母、已经形成长期抚养关系的继父母,都属于这个范围。但如果是好心帮忙带孩子的邻居、亲戚,本身没有法律强制义务哦~

重点二:明明能养却不养

假设父母自己吃穿不愁,单纯觉得“养孩子太麻烦”而把孩子随意送人,就可能踩中红线。但如果父母重病失业,确实无力抚养,法院会有不同考量。

重点三:不是送走就算,得“情节恶劣”

什么算恶劣呢?比如把孩子丢在荒郊野外,导致孩子生病或伤残;或者被多次劝告后仍坚持不管孩子死活。

二、真实案例告诉你:合法和违法一线之差

案例1:为改嫁狠心送子,结果获刑

张女士离婚后想再婚,担心带着儿子影响婚事,于是将6岁孩子交给陌生网友抚养。此后彻底失联,孩子因网友虐待患上心理疾病。法院最终以遗弃罪判处张女士有期徒刑1年。

关键点:有经济能力却拒绝抚养+造成严重后果

案例2:贫困夫妇合法送养,不担责

王先生夫妻因残疾无法工作,3岁女儿长期营养不良。经村委会协助,夫妻俩通过民政部门将孩子交给符合收养条件的家庭,并签订正规协议。法院认定不构成遗弃罪。

关键点:主动寻求合法途径+确实无力抚养

三、遇到困难必须送养?记住三个保命步骤

第一步:走正规收养程序

✔️立即联系当地民政部门或儿童福利机构

✔️准备《送养协议书》,明确抚养权转移

✔️务必办理收养登记(参考《收养法》第15条)

第二步:保证孩子在新环境安全

▶️查收养方是否具备条件:无犯罪记录、有抚养能力

▶️定期要求探望(哪怕每季度1次也要留记录)

▶️突然发现孩子被虐待?立刻报警并收回抚养权

第三步:特殊情况“临时托付”要留证据

比如需要外出治病半年,暂时委托亲戚照看:

✅写书面委托书,注明时间期限

✅保留转账记录、购买衣物等抚养证明

✅每周视频通话记录别删除

四、法小云特别提醒

送养≠遗弃,关键看两点:

① 你是不是真的山穷水尽没法养?

② 手续是不是符合法律规定

假如你身边有迫不得已送养孩子的家庭,请转告他们:

社会福利机构能提供临时救助,

乡镇政府有义务协助困难家庭(《民法典》第1044条),

别让善意的决定,变成违法的代价。

最后说句掏心话

真正的父母之爱,不是永不放手,而是哪怕必须松开手,也要为孩子找到最安稳的归宿。法律会保护困境中的善意,但绝不会宽容自私的逃避。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刑事辩护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