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岁的老人犯罪将不负刑事责任?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70人阅读
导读: 本文通过真实案例详细解析了刑法中关于75岁以上老人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规定,澄清了常见误区,并提供了遇到实际问题时的应对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高龄保护伞”的法律意义。

咱们小区里的王大爷前阵子犯了糊涂,跟快递员拌嘴时失手推了人家一把,被带走时还嚷嚷着“我都七十多了,不用坐牢”。这样的误会您身边也有吗?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摸清法律中的“高龄保护伞”,看看这顶保护伞到底能撑多大。

法律课堂第一讲:

刑法第十七条之一白纸黑字写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举个真实判决案例:

2019年杭州有位78岁的爷爷,因多年争吵用剪刀扎伤邻居,最终判了八个月(故意伤害罪法定刑期三年以下),这就是典型的“可以减刑”。

注意关键点:这个银发护身符不是免死金牌,更不是犯罪通行证。哪怕八十老翁要是杀人放火,照样要负法律责任。

三大常见误区敲黑板:

1. 不是所有老人都适用(年龄线:75周岁整)

2. 没有“完全免责”这回事(最轻也得判缓刑)

3. 醉酒闹事不享受优待(清醒时犯罪照样计较)

2015年南京有场经典判例:

醉酒驾驶的76岁李大爷被抓后,虽然从轻但仍吊销驾照+拘役三个月,证明法律并不会姑息故意犯罪。

遇到实际问题这样做:

第一步:立刻找专业律师

遇到家人涉事,要在24小时内申请取保候审,记得携带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

第二步:证据保全有三宝

随身物品别乱动(保留案发现场状态)

医疗记录保存好(老年疾病可能影响量刑)

社区证明不能少(日常表现良好能加分)

第三步:法庭陈述讲窍门

家属准备材料时切记:重点说明老人认知能力衰退情况,比如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证明,这会直接影响判决结果

最后给晚辈们提个醒:

与其事后找补,不如平时多用手机给长辈看看普法短视频,在他们装保健品的抽屉里塞本法律小册子。毕竟预防永远比补救来得省心。

对法律还有疑问?您留言我解答,下期咱们聊聊“老邻居借钱不还怎么办”。咱们评论区见!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多少岁的老人犯罪将不负刑事责任?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70人阅读
导读: 本文通过真实案例详细解析了刑法中关于75岁以上老人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规定,澄清了常见误区,并提供了遇到实际问题时的应对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高龄保护伞”的法律意义。

咱们小区里的王大爷前阵子犯了糊涂,跟快递员拌嘴时失手推了人家一把,被带走时还嚷嚷着“我都七十多了,不用坐牢”。这样的误会您身边也有吗?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摸清法律中的“高龄保护伞”,看看这顶保护伞到底能撑多大。

法律课堂第一讲:

刑法第十七条之一白纸黑字写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举个真实判决案例:

2019年杭州有位78岁的爷爷,因多年争吵用剪刀扎伤邻居,最终判了八个月(故意伤害罪法定刑期三年以下),这就是典型的“可以减刑”。

注意关键点:这个银发护身符不是免死金牌,更不是犯罪通行证。哪怕八十老翁要是杀人放火,照样要负法律责任。

三大常见误区敲黑板:

1. 不是所有老人都适用(年龄线:75周岁整)

2. 没有“完全免责”这回事(最轻也得判缓刑)

3. 醉酒闹事不享受优待(清醒时犯罪照样计较)

2015年南京有场经典判例:

醉酒驾驶的76岁李大爷被抓后,虽然从轻但仍吊销驾照+拘役三个月,证明法律并不会姑息故意犯罪。

遇到实际问题这样做:

第一步:立刻找专业律师

遇到家人涉事,要在24小时内申请取保候审,记得携带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

第二步:证据保全有三宝

随身物品别乱动(保留案发现场状态)

医疗记录保存好(老年疾病可能影响量刑)

社区证明不能少(日常表现良好能加分)

第三步:法庭陈述讲窍门

家属准备材料时切记:重点说明老人认知能力衰退情况,比如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证明,这会直接影响判决结果

最后给晚辈们提个醒:

与其事后找补,不如平时多用手机给长辈看看普法短视频,在他们装保健品的抽屉里塞本法律小册子。毕竟预防永远比补救来得省心。

对法律还有疑问?您留言我解答,下期咱们聊聊“老邻居借钱不还怎么办”。咱们评论区见!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刑事辩护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