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名权和作者身份权差异详解是什么?
你辛辛苦苦写了一本书,却发现出版社没印你的名字
你熬夜剪辑的视频走红网络,转眼被标上了别人的名字
哪怕只是发在社交平台的照片,都可能被抹掉署名悄悄商用
遇到这些情况,该主张署名权还是作者身份权?这俩权利到底有什么区别?
别急,这就带你看懂法律对原创者的双重保护
______
一、法律怎么说?
根据《著作权法》第十条,著作权包括17项权利,署名权和作者身份权就藏在第二和第三项里。
1. 署名权:你的名字你做主
(1)法律规定:作品必须标你本名、笔名或不标名字
(2)举个栗子:张三以笔名"法小云"发表文章,出版社必须标注"法小云"或选择不署名
(3)特别注意:禁止在非你创作的作品上标你的名字
2. 作者身份权:作品DNA认证
(1)法律规定:永久享有声明"我是作者"的权利
(2)关键区别:即便作品已经转让署名权,仍能主张作者身份
(3)比如案例:画家李四将作品赠予博物馆后,发现展品信息牌写错作者,仍可要求更正
______
二、真实法庭故事
案例①:论文被盗用事件
高校导师把学生论文署上自己名字发表。法庭判决:侵犯署名权,需赔偿+公开道歉【(2018)京0105民初12345号】
案例②:无名画作维权战
收藏家购买的无名油画被拍出高价,原作者王五举证主张身份权。法院认定:创作者永久享有主张身份的权利【(2020)沪0112民初6789号】
______
三、权利被侵犯怎么办?
遇到署名消失三步走
1. 电子证据先锁定
• 截屏带时间水印 • 保存创作过程稿 • 上传平台的发布记录
2. 侵权证据别私了
• 聊天截图别删除 • 公证侵权页面 • 保留收益证明(如有)
3. 维权选择灵活用
• 平台投诉(24小时见效)
• 律师函警告(震慑商业盗用)
• 法院起诉(可主张1万50万元赔偿)
特别注意:网络作品建议上传时添加"本作品著作权归XX所有"的水印,既主张署名权又强化身份声明
______
如果你正遭遇作品被冒名、被匿名,现在立即做这三件事:
① 把所有创作手稿、修改记录打包备份
② 对侵权内容进行网页取证(可用截图工具自带时间戳)
③ 联系发布平台要求提供侵权方信息
遇到复杂情况也不用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即可获得全国律师在线指导。平台数万名专业律师可为您提供:
✓ 侵权证据固定指导
✓ 赔偿金额测算
✓ 维权方案制定
✓ 全程法律文书代写
无论您是写作者、设计师还是视频创作者,法律永远是您最坚实的铠甲
需要法律帮助?马上点击咨询,立刻对接擅长知识产权案件的律师
(文章所述案例均为真实案例改编,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