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自己随手在朋友圈转发的文章、拍的短视频,可能已经踩了法律的“雷区”?
前阵子有位宝妈因为把动画片截取片段发到短视频平台,结果被起诉侵权赔了钱。
今天,法小云就来和大家聊聊著作权那些事儿,帮你绕开那些看似平常却可能惹上官司的坑。
一、这几种常见行为可能正在侵权
1. 拿着就用型
每天早上转发的早安心语、网上随意下载的课程资料,如果未经原创者同意直接搬运到自己的公众号或网店,就像从别人果园摘桃子一样属于“偷”。
法律依据:《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 未经许可复制、发行他人作品
2. 改头换面型
把别人的爆款文章调换段落顺序、替换部分词汇,还标注“原创”发布。这种“整容式抄袭”就像给橘子贴个苹果标签,依然是侵权。
典型案例:某百万粉博主改写他人科普文章,被判赔偿8万元
3. 任性截取型
电视剧的高潮片段、综艺的搞笑cut随便传播。就算只截取3分钟,只要是作品的“灵魂部分”,照样要吃官司。
2021年某影视剪辑号因截取电视剧片段被起诉,单条视频判赔5万元
二、被追责会有什么后果?
1. 基础套餐:删帖+道歉
发现得早且主动处理,删除侵权内容并公开致歉就能过关,就像弄坏邻居花盆后主动修补。
2. 进阶套餐:赔钱+罚款
如果已经产生收益,按实际损失赔偿;无法计算的,最高可能赔到50万元。要是故意盗版牟利,还可能面临行政罚款。
3. 顶配套餐:刑事风险
大量复制出售盗版书籍、盗录电影非法盈利超过5万元,可能触犯刑法要坐牢。
三、普通人避坑指南
1. 日常发朋友圈时
✦标明作者和来源(如备注“转自XX公号”)
✦涉及影视截图至少要说明作品名称和版权方
2. 二次创作必须留痕
✦混剪视频要保留原素材授权证明
✦改编歌曲记得联系音乐版权方
3. 发现被侵权怎么办?
❶保留证据:立即截图/录屏保存侵权内容
❷及时存证:到当地版权局或公证处备案
❸两步维权:先通过平台投诉(3个工作日内必须处理),无效再走法律程序
四、特殊场景小贴士
▶在KTV唱的歌发到抖音:背景音乐会侵权
▶给孩子拍舞蹈视频用了流行歌曲:可能被平台下架
▶给甲方设计的LOGO用了免费字体:部分字体商用仍需授权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上周有个咨询,蛋糕店老板把网上下载的小猪佩奇图片印在蛋糕上,被版权方索赔3万元。你看,生活中处处可能遇到著作权问题呢!
如果正准备做自媒体或者开网店,不妨先花半小时检查下自己的素材库,看看图片、字体、视频素材有没有“带刺的玫瑰”。
遇到具体问题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律师在线等您提问。专业律师会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帮您制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让您轻松避开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