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如何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量刑?
——被骚扰电话轰炸的你,可能早就被坏人盯上了!
每天接到的推销电话精准报出你名字的时候
刚注册会员第二天就收到陌生短信的时候
收到"领导找你"的诈骗信息的时候......
你是不是也疑惑过:这些人怎么知道的我的信息?
其实这些行为可能已经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今天法小云带大家看破信息泄露迷局,教你在"裸奔"的信息社会穿好保护甲。
【法律武器库】
重点法条:《刑法》第253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官判案尺子】
同样的违法行为可能面临不同的刑罚,关键看这三把"尺子":
第一把尺:卖了多少钱
例:王某偷拍20万条身份证信息,以每条3分钱卖出,获利6万元,属于"数额巨大"获刑4年
第二把尺:泄露数量级
根据司法解释,非法获取个人信息:
普通信息5000条以上
轨迹信息/通话内容500条以上
财产信息50条以上
就构成"情节严重
第三把尺:实际危害性
李某盗取医院挂号系统信息,导致多名患者陷入"医疗事故赔偿"诈骗案,最终造成1人自杀,李某因此按"情节特别严重"顶格判刑7年
【真实案件重现】
案例一:张某网购5000条母婴用户信息群发广告,获刑1年6个月
案例二:某公司技术员远程破解10个小区门禁系统,非法获取3.7万人脸信息,因涉及敏感生物特征数据,判刑3年3个月
【给普通人的三件保命符】
1. 信息守护要警惕
快递单随手撕毁收件人信息部分
注册网站使用"姓氏+先生/女士"替代真名
遇到街边扫码领礼品时捂好手机号
2. 遇泄露先做三件事
①拍照/录像留存证据
②立即修改相关账户密码
③拨打12377网络举报热线
3. 想要维权这样做
保存骚扰短信、通话录音→向公安机关提交完整证据链→等待检察院提起公诉时作为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人→主张赔偿精神损失
遇到侵权别慌张 专业律师来护航
如果您需要更具体的法律建议,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有超过10万名专业律师在线待命,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擅长处理个人信息侵权案件的律师,帮助您维护合法权益。法律问题无小事,及时行动最关键!
(注:文中数据来自2023年最新司法解释,案例根据公开裁判文书改编,人物信息已做脱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