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协议违约后是否有补偿规定?
——法小云带你看清“泄密代价”
“同事跳槽后把公司客户名单带走了,居然被扣了好几个月工资?”
前几天朋友小张火急火燎来找我,说自己签过保密协议,但不知道具体后果。生活中,不少人在工作中签过保密协议,但违约后到底会不会赔钱?要赔多少?今天法小云和你一起揭开答案。
核心法规:遇到泄密该找谁?
我国法律对保密协议有明确规定,主要涉及以下三部法律:
1. 《劳动合同法》第23、90条:员工违反保密义务造成公司损失,公司可要求赔偿;如果协议中约定了违约金,可能需要按约定支付。
2. 《民法典》第584条:违约方赔偿实际损失+可能获得的利益,但不能超过违约方可预见范围。
3.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7条:商业秘密被泄露造成损失的,赔偿按实际损失或侵权获利计算;损失难以计算的,法院最高可判赔500万元。
法小云敲黑板:签保密协议时提到的“违约金”是否有效?要看是否属于竞业限制(例如离职后几年内不得去竞争对手公司)。如果协议不涉及竞业限制,单纯泄密一般只赔实际损失,不能直接扣违约金!
现实案例:法院到底怎么判?
1. 员工“带客户跳槽”,被判赔10万元:
某公司销售主管离职后,将客户资源带到新公司,法院认定其违反保密义务,判赔原公司实际损失8万元+维权成本2万元。
2. 小公司老板泄露配方,反赔对手50万:
一家食品厂的老板将合作方的独家配方偷卖给同行,法院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按侵权方获利金额判决赔偿。
法小云总结:是否赔钱、赔多少,关键看两点——
⚠️ 公司是否能证明实际损失?
⚠️ 协议本身是否合法有效?(比如条款不能显失公平)
遇到违约怎么办?分步解决!
如果你是普通员工或企业主,遇到泄密问题,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先和对方“谈”
普通人:保存泄密证据(聊天记录、文件传输痕迹等),礼貌协商解决。
企业主:发书面警告函,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同时备份所有证据(合同、泄密资料原件)。
第二步:找劳动部门或律师协助
如果是员工泄密,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其他情况可找律师发律师函或直接起诉。
第三步:起诉前准备这些材料!
✓ 保密协议原件
✓ 能证明对方违约的证据(例如截图、邮件、转账记录)
✓ 损失金额证明(如因泄密减少的利润报表)
我该不该签保密协议?签了能反悔吗?
法小云提醒:
✅ 签协议前仔细看条款,竞业限制条款最长不超过2年;
✅ 如果协议不公平(比如“无期限保密”),可主张条款无效;
✅ 已经违约的也别慌,主动沟通赔偿方案可能更划算。
以上就是关于“保密协议违约后是否有补偿规定?”的相关解答。如果你遇到类似问题,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快速匹配专业律师,10万+在线律师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从收集证据到开庭全程护航,帮您高效解决法律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