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是否构成犯罪?
【开头:和读者拉近距离】
你有没有点过外卖吃到奇怪的“香气”?或者在路边摊买到颜色鲜艳得离谱的卤味?
拿到这样的食品,很多人会嘀咕:“这商家也太黑心了吧!可举报他们会不会坐牢啊?”
今天法小云就陪你聊聊,究竟什么样的食品问题可能涉嫌犯罪!
【法律科普】
关键问题:卖问题食品到底算不算犯罪?
答案就藏在两部法律里:《食品安全法》和《刑法》。
1. 先把准安全标准的“尺子”
《食品安全法》明文规定,所有食品必须符合“无毒无害”“不危害健康”的基本要求。
如果商家往食品里加工业染料、滥用防腐剂,甚至用病死畜禽,这已经踩到“食品安全红线”。
2. 红线在哪里变“火线”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
如果用不符合标准的原料、添加禁用品导致食品有毒有害,可能面临:
轻则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罚款
致人重伤或死亡,最高可能无期徒刑
重点提醒:是否犯罪要看两点!
① 问题食品是否“足以造成严重中毒或疾病”
② 商家是否“明知有害仍销售”(比如用过期肉还狡辩“不知道”可没用哦)
【真实判例】
案例一:地沟油火锅店案
四川某火锅店用“回收油”被查,老板称“大家都这么做”,法院认定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主犯获刑10年。
案例二:小作坊毒卤味案
某夫妻店用亚硝酸盐超标7倍的卤肉致多人呕吐,经检测“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最终双双获刑3年。
【遇到问题怎么办?3步保护自己】
第一步:保存证据别犹豫
保留问题食品(吃剩的也要封存)、付款记录、拍照记得带上商家招牌
第二步:精准投诉
立刻拨打12331(食品安全投诉热线)
或直接到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证据
第三步:索赔维权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可以要求“退钱+赔10倍损失”(不足1000元按1000元算)
如果你此刻正握着可疑的食品犹豫不决,别忘记——
点下方“免费咨询”按钮,全国10万律师24小时在线,马上帮你分析案情!无论是索要赔偿还是举报追责,专业律师都会为你定制最佳方案。
你的每一次维权都是在守护更多人的餐桌安全,法小云为你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