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是如何认定的?如何判定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67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探讨了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认定与判定,涉及刑法与精神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司法精神鉴定的程序与标准,以及不同刑事责任能力分类的法律依据和实际操作。文章为法律工作者、精神病学专家及相关人士提供了权威的指导意见。

精神病患者犯法真的不用负责吗?

——法小云带你一文看懂

你也许在电视剧里见过这样的情节:有人因精神病发作做了极端的事,周围的人无奈地说"他是疯子,不用坐牢的"。现实真的如此简单吗?如果精神病患者故意伤人甚至杀人,法律真的完全豁免他们的责任吗?今天法小云就和你聊聊这个充满争议的法律话题。

一、法律到底怎么规定的?

根据我国《刑法》第18条,咱们可以记住三个关键点:

1. "完全疯":完全不担责

如果作案时完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不用负刑事责任,但家属或政府必须严加看管和治疗。

举个真实案例:

张三突发精神分裂砍伤邻居,司法鉴定证明他发病时完全丧失辨认能力。法院最终判决强制医疗,无需承担刑责。

2. "一时疯":需要负责吗?

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只要作案时处于清醒期,就和普通人一样负完全责任。

举个真实案例:

李四曾确诊躁郁症,却在稳定期故意纵火。法院综合就医记录和目击证词,认定作案时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最终判处有期徒刑

3. "半清醒":可以减刑

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依然要负刑责,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认定关键看这2步

第一步:司法精神病鉴定

不是自己说有精神病就有用!必须由省级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专业鉴定(注意:普通医院证明不算数)。

第二步:法官要过3道坎

1. 当时是否真的有精神病?

2. 发作时还能不能辨认现实?

3. 是不是自己主动导致发病?(例如故意停药后作案)

三、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如果你是普通群众:

看到有人疑似精神病发作伤人:立即报警并在安全距离观察

核实对方是否持有《残疾人证》:证件上的"精神残疾"类型可作为参考

如果家人涉及案件:

1️⃣ 保存所有就诊记录(病历本、药盒、缴费单)

2️⃣ 收到司法鉴定通知后,主动提交既往病史

3️⃣ 案件进入审理阶段后,可申请法律援助

4️⃣ 判决下达后,千万别忘了做这件事:

若被判强制医疗,每6个月可申请解除医疗

若被判部分担责,服刑期间可申请保外就医

记住法小云这句话:

精神病不是"免责金牌",也不是必然的罪责减免。法律既在守护公众安全,也在给予特殊群体应有尊严。

以上就是关于【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是如何认定的?如何判定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的相关解读。

如果此时你正因为此类法律问题手足无措,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即可与10万+专业律师沟通。系统会智能匹配擅长精神疾病刑事案件的律师,用24小时的在线守护,给您最实际的法律解决方案。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是如何认定的?如何判定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67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探讨了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认定与判定,涉及刑法与精神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司法精神鉴定的程序与标准,以及不同刑事责任能力分类的法律依据和实际操作。文章为法律工作者、精神病学专家及相关人士提供了权威的指导意见。

精神病患者犯法真的不用负责吗?

——法小云带你一文看懂

你也许在电视剧里见过这样的情节:有人因精神病发作做了极端的事,周围的人无奈地说"他是疯子,不用坐牢的"。现实真的如此简单吗?如果精神病患者故意伤人甚至杀人,法律真的完全豁免他们的责任吗?今天法小云就和你聊聊这个充满争议的法律话题。

一、法律到底怎么规定的?

根据我国《刑法》第18条,咱们可以记住三个关键点:

1. "完全疯":完全不担责

如果作案时完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不用负刑事责任,但家属或政府必须严加看管和治疗。

举个真实案例:

张三突发精神分裂砍伤邻居,司法鉴定证明他发病时完全丧失辨认能力。法院最终判决强制医疗,无需承担刑责。

2. "一时疯":需要负责吗?

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只要作案时处于清醒期,就和普通人一样负完全责任。

举个真实案例:

李四曾确诊躁郁症,却在稳定期故意纵火。法院综合就医记录和目击证词,认定作案时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最终判处有期徒刑

3. "半清醒":可以减刑

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依然要负刑责,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认定关键看这2步

第一步:司法精神病鉴定

不是自己说有精神病就有用!必须由省级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专业鉴定(注意:普通医院证明不算数)。

第二步:法官要过3道坎

1. 当时是否真的有精神病?

2. 发作时还能不能辨认现实?

3. 是不是自己主动导致发病?(例如故意停药后作案)

三、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如果你是普通群众:

看到有人疑似精神病发作伤人:立即报警并在安全距离观察

核实对方是否持有《残疾人证》:证件上的"精神残疾"类型可作为参考

如果家人涉及案件:

1️⃣ 保存所有就诊记录(病历本、药盒、缴费单)

2️⃣ 收到司法鉴定通知后,主动提交既往病史

3️⃣ 案件进入审理阶段后,可申请法律援助

4️⃣ 判决下达后,千万别忘了做这件事:

若被判强制医疗,每6个月可申请解除医疗

若被判部分担责,服刑期间可申请保外就医

记住法小云这句话:

精神病不是"免责金牌",也不是必然的罪责减免。法律既在守护公众安全,也在给予特殊群体应有尊严。

以上就是关于【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是如何认定的?如何判定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的相关解读。

如果此时你正因为此类法律问题手足无措,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即可与10万+专业律师沟通。系统会智能匹配擅长精神疾病刑事案件的律师,用24小时的在线守护,给您最实际的法律解决方案。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刑事辩护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