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担保人对购房贷款有什么影响?
——担保一时爽,追债火葬场?这些风险必须知道!
你正喝着奶茶刷手机,从小玩到大的发小突然发来消息:“兄弟!帮我做个购房贷款担保人吧,银行就差这一步了!”
你想都没想就要按“好”,忽然又停住:“等等...当担保人会影响我买房吗?要是他还不上钱,该不会让我卖房还债?”
今天法小云就帮你揭开“担保人”背后的法律风险。
答应别人之前,先记住这句话:签字担保=欠债备胎,一旦借款人“断供”,银行真的会找你!
一、法律知识三件套
1️⃣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担保有风险,签字别随便)
白话说:你和银行签的担保合同,不是一张废纸!哪怕主贷款合同有问题(比如开发商违规),担保人依然要担责,除非银行和借款人联合骗你担保。
2️⃣ 《民法典》第七百条(还钱也别想跑)
假如你咬牙帮朋友垫付了月供,法律确实允许你回头找他讨债。但现实中很多人还不上钱就去外地打工,这时候想追回垫款?难!
3️⃣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法院动真格的)
真闹到借款人跑路、银行起诉,你的存款、房子、养老金账户都可能被法院冻结划扣——亲身经历过的人说:“连买泡面的钱都不给我留!”
二、真实案件敲警钟
2021年杭州李女士的案子就是例子:
她给弟弟的新房贷款做担保,结果弟弟失业断供。银行直接把姐弟俩都告上法庭,法院判决李女士三年内替弟弟还清68万贷款,她刚攒的首付款全部用来还债,自己买房计划彻底泡汤。
三、担保前必做4件事
1. 死磕合同条款
别光看签名处,重点确认这三点:
担保范围写的是“本金”还是“本金+利息+违约金”?
担保期限到哪年哪月?
担保类型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后者更危险!)
2. 暗藏“反悔保险”
签合同时加上这句话:“若借款人增加贷款金额或延迟还款期限,需担保人书面同意”,能防止对方偷偷加码坑你。
3. 日常盯紧转账记录
每月催朋友发还款截图,保存至少两年记录。万一出事,这些能证明你尽到了监督义务,打官司时可能减免部分责任。
4. 提前布局退路
如果已经签了担保,赶紧做这两步:
要求借款人签《反担保保证合同》,用他的车、房给你兜底
保留微信聊天记录,证明当初是对方主动请求担保
关联风险预警:
正在还贷的朋友千万别轻易担保!银行计算你的还款能力时,会把担保债务算进你的负债,可能导致你自己买房时贷款额度降低。
遇到亲戚朋友软磨硬泡,不妨直说:“真不是我不帮忙,上次做担保让我贷款额度少了30万,媳妇差点和我离婚......”
如果你已经被银行催债、账户被冻结,或者想解除担保身份,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10万律师在线接单。我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推荐擅长处理担保纠纷的专业律师,帮你争取免责或降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