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小可爱法小云~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生活中常遇到却容易忽略的法律知识——"要约"。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房东说好租你房子又反悔了?网购买到低价商品却被商家取消订单?别着急,今天咱们就一起掀开法律的面纱,看看这些场景背后的法律规则!
一、要约到底是什么?
举个栗子:小美在二手平台挂出"九成新手机,3000元出",这就是要约;而小帅留言"2500卖不卖"就不是要约,只是"讨价还价的邀请"哦~
根据《民法典》第472条,要约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 内容具体明确(价格、数量都要写清楚)
2. 表明经受要约人同意,要约人就受约束(比如标注"随时可签合同")
3. 到达特定人或公众(比如超市货架标价就是向不特定人发出的要约)
二、法律给要约上了哪些"紧箍咒"?
1. 对要约人:一旦对方同意就不能反悔
《民法典》第476条规定,在这些情况下要约不能撤销:
- 确定了承诺期限(比如"优惠价保留7天")
- 明示不可撤销(写着"本报价长期有效")
- 对方已开始履行(买家已经开始打包行李准备入住)
2. 对受要约人:同意就要及时说
根据《民法典》第481条,如果要约确定了期限(比如"三天内回复有效"),就要在期限内回复;没写时间的,对话方式要约要立即回复(如微信聊天),非对话方式(如信件)要在合理期限内回复。
三、现实案例敲黑板
2021年杭州某案件:开发商在广告中明确"买房送车位",法院认定这构成要约,最终判决开发商必须履行承诺。而某网购平台把原价万元的相机标成千元,买家下单后商家主张"标错价格",法院却判决合同不成立,因为异常低价不符合正常交易习惯。
四、遇到纠纷怎么办?
1. 保存证据三步走:
- 截图聊天记录(要带时间戳)
- 保留书面文件(合同、宣传单页)
- 录音录像(现场沟通时用手机悄悄记录)
2. 应对锦囊:
▶ 作为要约人:重要事项尽量采用书面形式,写清楚"本要约有效期至X月X日
▶ 作为受要约人:及时回应!想接受就明确说"同意",想还价就说"我出XX元买
3. 维权路径:
先友好协商 → 协商不成发律师函 → 15天内向法院起诉(注意诉讼时效是3年哦)
以上就是关于"要约的定义是什么,它在法律上有哪些约束力?"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房东反悔、商家毁约等问题需要解决,点击下方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我们平台有10万+持证律师在线,24小时为您精准匹配擅长合同纠纷的律师,无论是写法律文书还是准备诉讼证据,都能给您实实在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