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与立案的定义及区别是什么?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93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民事诉讼法》关于起诉与立案的核心规定,对比两者在诉讼程序中的差异,详细说明起诉状提交规范、口头起诉特殊情形及民事诉讼管辖权的确定规则,涵盖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及多被告案件管辖等实务要点。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要聊一个看似高深、实际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起诉和立案到底有啥区别?

举个栗子,你和邻居因为漏水闹矛盾,对方死活不赔钱,这时候你可能气呼呼地说:“我要去法院告你!”但到了法院,工作人员却问你:“您是要起诉还是立案?”这时候是不是瞬间懵圈?

别急!今天小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帮你分清这两个“法律双胞胎”!

一、先来“拆解”定义

1. 起诉:你向法院“喊话”的起点

起诉就像你举着大喇叭对法院说:“我要请法律主持公道!”具体来说,就是你准备好材料(比如起诉状、证据),正式向法院提出要求,让法院帮你解决纠纷。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起诉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 你是和这事直接相关的人

- 有明确的被告(比如对方姓名、住址)

- 有具体的请求和理由(比如要求赔5000元)

- 属于法院管的范围

2. 立案:法院给你开“受理回执”

立案则是法院收到你的材料后,经过审查觉得“这事确实归我们管”,于是正式登记受理。这时候你会收到一张《案件受理通知书》,相当于法院说:“好的,我们接单了!”

《民事诉讼法》第123条规定,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7天内必须决定是否立案。如果不符合条件,也会书面通知你原因。

二、区别到底在哪?一句话总结

起诉是“你主动找法院”,立案是“法院同意接你的案子”!

举个真实案例:2021年杭州的王女士网购手机遭遇假货,她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这就是起诉),5天后法院通知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这才算立案)。

三、重点来了!遇到问题怎么做?

第一步:准备“告状三件套”

1. 起诉状(写明双方信息、事情经过、你要啥赔偿)

2. 证据材料(合同、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

3. 身份证复印件

第二步:选对法院递交材料

- 一般去被告住所地法院

- 也可以在手机法院小程序在线提交(比如浙江的“移动微法院”)

第三步:等法院7天审核

如果收到《受理通知书》,恭喜!记得7天内交诉讼费

如果被退回,别慌!按照法院说的补材料就行

四、小云的贴心提醒

最近很多朋友问:“法院不立案怎么办?”别担心!

- 可以要求法院出具书面裁定

- 对裁定不服的,10天内向上级法院上诉

比如2020年广州的李先生追讨工程款,第一次因证据不足被退,补上施工合同后成功立案

以上就是关于“起诉与立案的定义及区别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全国10万律师在线服务,会根据你的情况匹配专业律师,手把手教你准备材料、梳理流程,用法律武器守护你的权益!

(文章完)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起诉与立案的定义及区别是什么?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93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民事诉讼法》关于起诉与立案的核心规定,对比两者在诉讼程序中的差异,详细说明起诉状提交规范、口头起诉特殊情形及民事诉讼管辖权的确定规则,涵盖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及多被告案件管辖等实务要点。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要聊一个看似高深、实际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起诉和立案到底有啥区别?

举个栗子,你和邻居因为漏水闹矛盾,对方死活不赔钱,这时候你可能气呼呼地说:“我要去法院告你!”但到了法院,工作人员却问你:“您是要起诉还是立案?”这时候是不是瞬间懵圈?

别急!今天小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帮你分清这两个“法律双胞胎”!

一、先来“拆解”定义

1. 起诉:你向法院“喊话”的起点

起诉就像你举着大喇叭对法院说:“我要请法律主持公道!”具体来说,就是你准备好材料(比如起诉状、证据),正式向法院提出要求,让法院帮你解决纠纷。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起诉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 你是和这事直接相关的人

- 有明确的被告(比如对方姓名、住址)

- 有具体的请求和理由(比如要求赔5000元)

- 属于法院管的范围

2. 立案:法院给你开“受理回执”

立案则是法院收到你的材料后,经过审查觉得“这事确实归我们管”,于是正式登记受理。这时候你会收到一张《案件受理通知书》,相当于法院说:“好的,我们接单了!”

《民事诉讼法》第123条规定,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7天内必须决定是否立案。如果不符合条件,也会书面通知你原因。

二、区别到底在哪?一句话总结

起诉是“你主动找法院”,立案是“法院同意接你的案子”!

举个真实案例:2021年杭州的王女士网购手机遭遇假货,她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这就是起诉),5天后法院通知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这才算立案)。

三、重点来了!遇到问题怎么做?

第一步:准备“告状三件套”

1. 起诉状(写明双方信息、事情经过、你要啥赔偿)

2. 证据材料(合同、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

3. 身份证复印件

第二步:选对法院递交材料

- 一般去被告住所地法院

- 也可以在手机法院小程序在线提交(比如浙江的“移动微法院”)

第三步:等法院7天审核

如果收到《受理通知书》,恭喜!记得7天内交诉讼费

如果被退回,别慌!按照法院说的补材料就行

四、小云的贴心提醒

最近很多朋友问:“法院不立案怎么办?”别担心!

- 可以要求法院出具书面裁定

- 对裁定不服的,10天内向上级法院上诉

比如2020年广州的李先生追讨工程款,第一次因证据不足被退,补上施工合同后成功立案

以上就是关于“起诉与立案的定义及区别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全国10万律师在线服务,会根据你的情况匹配专业律师,手把手教你准备材料、梳理流程,用法律武器守护你的权益!

(文章完)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综合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