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实用的话题——签合同的时候,如果遇到“附条件”或“附期限”的条款,到底有什么区别?
别小看这两个词,很多人因为分不清它们,结果合同出问题,甚至闹上法庭!
举个真实的例子:
朋友小张买房时和卖家约定,“如果我能申请到房贷,合同就生效”。结果房贷没批,卖家却咬定合同已经成立,差点打官司。
而隔壁李姐租店铺,合同写“租期从明年1月1日开始”,结果房东提前反悔,李姐气得直跺脚……
你看,这两个案例里藏着大学问!
---
一、法律怎么说?
咱们先看《民法典》的权威规定:
1. 附条件合同(第158条)
合同是否生效,取决于某个未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情。比如“如果孩子考上重点大学,我就送你一台电脑”。
2. 附期限合同(第160条)
合同生效或失效的时间点是确定的,只是还没到而已。比如“明年春节当天,我把房子过户给你”。
划重点区别:
- 条件像开盲盒——可能成,可能不成(比如考试通过、审批通过)
- 期限像定时器——肯定会到,只是早晚问题(比如2025年1月1日、某人去世)
---
二、真实案例教你避开坑
案例1:条件没达成,合同能反悔吗?
老王卖车给小李,约定“车通过年检后交易”。结果车年检不合格,法院判决:合同自动失效,老王不用赔钱。
法小云提醒:条件没实现时,合同就像没充气的气球——根本不成立!
案例2:期限到了不认账怎么办?
刘阿姨和装修公司签合同“工程款在完工后3天支付”。结果装修公司拖了半年,法院判决:刘阿姨不仅要付钱,还得赔违约金!
法小云敲黑板:期限一到,合同立马“激活”,违约必究!
---
三、签合同必看实操指南
遇到这类条款时,记住3步自救法:
1. 写清楚到底是“条件”还是“期限”
- 条件条款示例:“若乙方在2024年内取得经营许可证,本合同生效”
- 期限条款示例:“本合同自2024年6月1日起生效”
建议用红笔在合同旁标注类型,避免模糊表述!
2. 提前预判风险
- 附条件合同:重点评估条件达成的可能性(比如贷款成功率)
- 附期限合同:检查时间节点是否合理(比如避开节假日)
3. 纠纷发生时这样取证
- 条件未达成:保留书面证据(如银行拒贷通知)
- 期限已到期:保存聊天记录、邮件等能证明时间的材料
---
四、特别注意事项
1. 禁止搞违法条件
比如“如果你去打人,我就给你钱”——这种条件本身违法,整个合同都无效!
2. 别把条件伪装成期限
曾有公司写“合同在工程验收时生效”,结果工程永远不验收,法院认定这是条件而非期限,判公司恶意违约。
---
以上就是关于【附条件合同与附期限合同的不同点有哪些?】的干货分享。如果你也遇到了合同纠纷,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从取证到诉讼全程指导,帮你把晦涩的法律条款变成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
法律问题就像天气预报,早做准备才能避免淋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