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好呀!我是你们的普法小助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接地气但又常被忽略的问题——刷短视频、发朋友圈、拍照片...这些创作到底算不算法律上的"作品"?如果别人盗用了我的表情包,能告他侵权吗?
(空一行)
▌法律上的"作品"可不是随便说说
根据《著作权法》第三条的官方解释,能被称为"作品"的创作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自己独立创作的(不能是抄的),二是能用某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文字、画面、声音)。
具体来说法律规定了九大类型:
文字作品:小说、诗歌、网文...
口述作品:即兴演讲、脱口秀...
美术作品:绘画、书法、表情包...
视听作品:电影、电视剧、短视频...
(其他类型因篇幅限制不一一列举,但重点要记住:连咱们随手拍的抖音视频,只要够原创都算作品!)
(空一行)
▌真实案例看门道
2021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判过一个经典案件:有位博主把3秒的猫咪视频发上网,结果被商家盗用。法院最终判决商家赔偿5000元,关键依据就是认定短视频属于"视听作品"。
还有个大家熟悉的案例:某平台作者发现自己连载的小说被大量抄袭,法院根据《著作权法》判定抄袭者不仅要删除内容,还要赔偿12万元。这里认定的就是"文字作品"的保护。
(空一行)
▌遇到侵权别慌张 四步教你维权
第一步:确认作品类型
• 文字/图片类:保存好创作草稿、修改记录
• 视频类:保留原始拍摄素材和上传记录
• 设计类:用时间戳或版权登记固化创作时间
第二步:收集侵权证据
• 立即对侵权内容截图/录屏
• 通过公证处固定网页证据(重要!)
• 记录侵权带来的实际损失(如作品点击量下降数据)
第三步:主动协商
• 通过平台投诉渠道提交权属证明
• 向侵权方发送电子版《停止侵权通知书》
• 涉及商业用途的,可主张合理赔偿
第四步:法律诉讼
• 准备材料:权属证明+侵权证据+损失证明
• 向侵权方所在地法院起诉
• 可主张1-10万元法定赔偿(视情节严重程度)
(空一行)
最后法小云想说,创作就像咱们用心培育的花朵,法律就是保护这些花朵的围栏。下次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搬运"时,记得您可是有《著作权法》撑腰的~
以上就是关于"作品类型如何定义及其含义是什么?"的相关解答。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遇到了类似困扰,不用着急,点击页面下方的在线咨询按钮,10万名专业律师随时待命。系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智能匹配领域专家,无论是取证指导还是诉讼策略,都能获得针对性帮助,守护您的创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