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合同中的违法条款有哪些例子?
大家好呀!我是法小云,今天咱们聊一个特别“接地气”的话题——借钱时签的合同里,哪些条款可能藏着“坑”?
比如朋友找你借钱,或者你在网上借了钱,对方拿出一份合同让你签字,这时候可别急着按手印!有些条款看着没问题,实际可能违法,甚至让你背上还不完的债……
先说说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民法典》第680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息、违约金等条款必须合法。简单来说,法律允许你收利息,但绝不是“随便开价”!
下面法小云就带大家看看,哪些条款是典型的“违法陷阱”。
---
违法条款一:“利息高到离谱”
比如合同里写“月息5%”,算下来年利率就是60%,而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不能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比如2023年,这个数值大约是15.4%左右。超过的部分,法院可不会支持!
案例:
2021年,张先生签了一份借款合同,约定月息6%。后来他还不上钱被起诉,法院直接判定超过15.4%的部分无效,张先生只用按合法利息还款。
---
违法条款二:“利滚利,永远还不清”
有些合同会写“利息没还清的,直接算进本金里继续滚利息”。这其实就是“复利”,但法律规定,只有本金能计算利息,利滚利是违法的!
法条依据: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27条明确:前期利息计入后期本金的,总和不能超过最初本金+以最初本金为基数按合法利率算的利息。
---
违法条款三:“押金不退,还要赔钱”
比如合同里写“如果还不上钱,押金归出借人所有”,或者“违约一天赔1万元”。这类条款可能被认定为“变相高利贷”或“霸王条款”。
案例:
李女士借款时交了5万元押金,合同约定逾期一天就扣光押金。法院审理后认为,押金扣除金额远高于实际损失,最终判出借人退还了4万元。
---
违法条款四:“不还钱就拿房子抵债”
合同里写“到期不还钱,抵押的房产直接归出借人”,这属于“流押条款”,法律明确禁止!就算真还不上钱,对方也必须通过法院拍卖抵押物,不能直接占为己有。
法条依据:
《民法典》第401条规定:抵押财产不能直接归债权人,必须依法处置。
---
遇到这些条款怎么办?
1. 先协商修改:签合同前,发现不合理条款可以直接提出删除或修改。
2. 举报或起诉:如果已经签了合同,对方用违法条款逼你还钱,可以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举报,或向法院起诉确认条款无效。
3. 保留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合同原件都要留好,这些都是维权关键!
---
最后提醒
签借贷合同前,一定要逐条看清楚!如果自己拿不准,找个懂法律的朋友帮忙看看,或者直接咨询专业律师。
以上就是关于【民间借贷合同中的违法条款有哪些例子?】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律师!平台有10万+专业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情况匹配最合适的人选,一对一帮你分析问题,手把手教你维权。法律难题,交给专业的人来解决吧!
(注:文中案例为简化改编,具体案件请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