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拘留期间能否获得取保候审措施?
大家好呀,我是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实际的问题:如果家人或朋友突然被拘留了,能不能先申请“回家等消息”?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取保候审”。
先别慌,咱们慢慢理清楚!
一、取保候审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取保候审就是在案件还没判决前,符合条件的嫌疑人可以暂时回家,但需要配合后续调查。不过,这可不是“无条件释放”哦,更像是一种“信任考验”——只要不违反规定,就能在外等待处理结果。
二、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1. 可能判处的刑罚较轻(比如管制、拘役,或者判刑后不用坐牢);
2. 可能判刑但暂时没有社会危险性;
3. 身体原因不适合羁押(比如重病、怀孕);
4. 羁押期限已满,但案件还没办结。
三、哪些情况很难通过申请?
法律规定,如果嫌疑人涉嫌严重犯罪(比如可能判十年以上)、有暴力犯罪前科、或者取保后可能逃跑、毁灭证据、威胁证人,通常很难获批。
举个真实案例:
张三因酒后驾驶撞伤路人被拘留,但他主动赔偿伤者、认错态度好,且是初犯。最终法院认为他社会危险性低,准许取保候审。
而李四因多次参与团伙盗窃被拘留,曾有逃避调查的记录,即使家属提出申请,也被驳回了。
四、遇到这种情况,家属该怎么做?
第一步:及时委托律师
律师能第一时间会见嫌疑人,了解案情,判断是否符合取保条件。这一步非常关键!
第二步:准备申请材料
包括书面申请书、身份证明、保证书(或保证金)、证明嫌疑人社会危险低的材料(比如单位证明、病历、赔偿凭证等)。
第三步:向办案机关提交申请
通常由律师向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提交材料,并说明理由。如果被拒绝,还可以申请复议。
小提醒:
- 保证金一般是几千到几万元,具体根据案情定;
- 取保期间不能随意离开居住地,必须随叫随到;
- 违反规定会没收保证金,甚至重新拘留!
五、关键中的关键——证据和态度
是否赔偿受害人、是否主动认错、是否有稳定工作或家庭,都可能影响结果。比如王五因打架被拘留,但事后积极赔偿并取得对方谅解,最终成功取保。
——
以上就是关于【刑事案件拘留期间能否获得取保候审措施?】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能直接联系律师。咱们平台有10万+专业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情况快速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帮你梳理细节、准备材料,争取最好的结果~
法律问题不怕难,关键是用对方法!咱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