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法小云~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生活中特别常见的问题——签合同时,总能看到一些“免责条款”,比如“物品丢失概不负责”“发生意外自行承担”……
这些条款真的有效吗?要是遇到纠纷,对方能靠这些条款躲开责任吗?
今天我们就用一杯奶茶的时间,说清楚这件事!
一、法律怎么看待免责条款?
法律其实早有规定,不是所有写在合同里的条款都能作数。
主要看三点:公不公平、合不合法、有没有尽到提醒义务。
根据《民法典》第497条,以下免责条款是无效的:
1. 免除自己责任,加重对方责任
(比如租房合同写“电器起火房东不赔”,但房东没检修过老化线路)
2. 排除对方主要权利
(比如网购写着“签收后不退不换”,但商品有质量问题)
3. 涉及人身伤害或因故意/重大过失导致财产损失的免责
(比如健身房合同写“运动受伤概不负责”)
二、法院会怎么判?看两个真实案例
案例1:健身房意外受伤
小王在健身房摔倒骨折,合同里虽然有“运动风险自行承担”的条款,但法院认为:健身房未检查器材安全,属于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免责条款无效,最终判健身房赔偿8万元。
案例2:快递保价条款纠纷
小李寄贵重相机没保价,快递丢失后物流公司按合同只赔3倍运费。法院认为:物流公司用加粗字体明确提醒过保价规则,小李自己没选择保价,条款有效,物流公司无需全额赔偿。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三步自检法
1. 仔细读条款,划重点
- 用不同颜色笔标出免责内容,重点看是否涉及人身安全、重大财产损失。
- 检查对方是否用加粗/下划线等方式提醒过你注意这些条款。
2. 对照法律条文
- 回忆《民法典》497条的三类无效情形,判断条款是否踩雷。
- 比如租房合同要求“退租时恢复原样”,但房子本身有装修损坏,这类条款可能被认定加重租客责任。
3. 协商修改+留证据
- 对不合理的条款直接提出修改意见,微信聊天记录要保存。
- 如果对方坚持不改,可以手写补充说明:“本人不同意第X条免责条款”,并让双方签字。
四、小云特别提醒
签合同前一定要逐条阅读!
如果看到“绝对免责”“一切后果自负”这类绝对化表述,建议直接找律师帮忙把关——这种条款很可能被法院认定无效。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判断合同中免责条款的有效性?】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了合同纠纷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秒就能联系专业律师。
咱们平台有10万名律师在线服务,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您匹配擅长合同问题的法律专家,一对一解答困惑,帮您争取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