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职人员恐吓威胁的法律处罚规定是什么?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93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冒充公职人员恐吓威胁的违法性质及法律后果,明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中的处罚规定,列举具体法律条文,并呼吁公众提高警惕、及时报案,维护社会秩序与法律尊严。

冒充公职人员恐吓威胁?

小心!你可能踩中了法律的“高压线”

大家好呀,我是法小云~

今天咱们聊一个“既可怕又常见”的事儿——你有没有接到过自称警察、检察官的电话,说你涉嫌犯罪要交钱?或者遇到过穿假制服的人上门威胁?别慌,今天就用大白话告诉你:这种行为到底犯了什么法,遇到该怎么办!

一、法律科普时间

冒充公职人员搞事情,可不是简单的“恶作剧”,法律早就准备好了“大礼包”!

1. 《刑法》第279条 招摇撞骗罪

- 简单说:穿假制服、掏假证件,用公职身份骗钱、骗好处,甚至吓唬人的,直接入刑!

- 判多少?3年以下!如果冒充的是警察、法官这类特殊岗位,还得从重处罚。

2.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1条

- 如果情节轻微(比如刚冒充就被识破,没骗到钱),也要拘留+罚款!

- 拘留多久?5-15天,罚款最高1000元。

二、真实案例:骗子们的“翻车现场”

案例1:假警察上门“查案”

张三网购了假警服和证件,跑到小超市说“你卖假货,交2万罚款私了”,结果老板偷偷报了警。张三最后因招摇撞骗罪,判了1年半。

案例2:电话冒充“反诈中心”

李四打电话给王阿姨:“我是反诈中心民警,你账户被冻结了,赶紧转账到安全账户!”王阿姨差点上当,幸好儿子及时阻止。李四被拘留10天,罚款500元。

案例3:假消防员“培训推销”

赵六穿着山寨消防制服,到企业强制推销高价灭火器,威胁“不买就查封”。企业报警后,赵六因招摇撞骗罪判了2年。

三、遇到冒充者怎么办?

法小云教你4招保平安

第1步:保持冷静,别被吓懵

真公职人员绝不会电话里要你转账,也不会单独上门收钱!记住:凡是要钱、要密码的,99%是骗子!

第2步:当场验证身份

- 要求对方出示证件(警官证、工作证),记下姓名、单位、编号。

- 打电话到对方单位核实(比如打110问是否有这个警员,或查政府官网电话)。

第3步:悄悄留证据

- 电话录音,保存短信/微信记录。

- 如果是当面冒充,偷偷拍下对方长相、假制服、假证件。

第4步:立即报警+举报

- 打110报警,说清时间、地点、对方特征。

- 向冒充者声称的单位举报(比如对方说是税务局,就打税务局电话投诉)。

四、法小云贴心提醒

公职人员执行公务时,一定会主动亮明身份,并且接受公众监督。下次再遇到可疑情况,记得先深呼吸,再按今天的攻略一步步来~

以上就是关于【冒充公职人员恐吓威胁的法律处罚规定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帮你快速匹配最合适的法律方案,手把手教你维护权益~

(法小云悄悄说:法律不保护沉默的人,遇到问题一定要勇敢行动哦!)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冒充公职人员恐吓威胁的法律处罚规定是什么?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93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冒充公职人员恐吓威胁的违法性质及法律后果,明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中的处罚规定,列举具体法律条文,并呼吁公众提高警惕、及时报案,维护社会秩序与法律尊严。

冒充公职人员恐吓威胁?

小心!你可能踩中了法律的“高压线”

大家好呀,我是法小云~

今天咱们聊一个“既可怕又常见”的事儿——你有没有接到过自称警察、检察官的电话,说你涉嫌犯罪要交钱?或者遇到过穿假制服的人上门威胁?别慌,今天就用大白话告诉你:这种行为到底犯了什么法,遇到该怎么办!

一、法律科普时间

冒充公职人员搞事情,可不是简单的“恶作剧”,法律早就准备好了“大礼包”!

1. 《刑法》第279条 招摇撞骗罪

- 简单说:穿假制服、掏假证件,用公职身份骗钱、骗好处,甚至吓唬人的,直接入刑!

- 判多少?3年以下!如果冒充的是警察、法官这类特殊岗位,还得从重处罚。

2.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1条

- 如果情节轻微(比如刚冒充就被识破,没骗到钱),也要拘留+罚款!

- 拘留多久?5-15天,罚款最高1000元。

二、真实案例:骗子们的“翻车现场”

案例1:假警察上门“查案”

张三网购了假警服和证件,跑到小超市说“你卖假货,交2万罚款私了”,结果老板偷偷报了警。张三最后因招摇撞骗罪,判了1年半。

案例2:电话冒充“反诈中心”

李四打电话给王阿姨:“我是反诈中心民警,你账户被冻结了,赶紧转账到安全账户!”王阿姨差点上当,幸好儿子及时阻止。李四被拘留10天,罚款500元。

案例3:假消防员“培训推销”

赵六穿着山寨消防制服,到企业强制推销高价灭火器,威胁“不买就查封”。企业报警后,赵六因招摇撞骗罪判了2年。

三、遇到冒充者怎么办?

法小云教你4招保平安

第1步:保持冷静,别被吓懵

真公职人员绝不会电话里要你转账,也不会单独上门收钱!记住:凡是要钱、要密码的,99%是骗子!

第2步:当场验证身份

- 要求对方出示证件(警官证、工作证),记下姓名、单位、编号。

- 打电话到对方单位核实(比如打110问是否有这个警员,或查政府官网电话)。

第3步:悄悄留证据

- 电话录音,保存短信/微信记录。

- 如果是当面冒充,偷偷拍下对方长相、假制服、假证件。

第4步:立即报警+举报

- 打110报警,说清时间、地点、对方特征。

- 向冒充者声称的单位举报(比如对方说是税务局,就打税务局电话投诉)。

四、法小云贴心提醒

公职人员执行公务时,一定会主动亮明身份,并且接受公众监督。下次再遇到可疑情况,记得先深呼吸,再按今天的攻略一步步来~

以上就是关于【冒充公职人员恐吓威胁的法律处罚规定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帮你快速匹配最合适的法律方案,手把手教你维护权益~

(法小云悄悄说:法律不保护沉默的人,遇到问题一定要勇敢行动哦!)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刑事辩护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