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时,每个人都需要对整体金额承担全部责任吗?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普法小伙伴法小云!今天咱们聊一个既现实又有点“扎心”的话题:如果几个人一起犯了罪(比如合伙诈骗、盗窃或者非法集资),最后算总账的时候,每个人是不是都得为整个团伙的金额“背锅”?
先别急着紧张,咱们举个例子:
小张、小李和小王一起开公司,偷偷搞非法集资,总共骗了100万。小张负责拉客户,小李管钱,小王只是帮忙发传单。结果案发后,小王慌了:“我就拿了1万工资,凭啥要我赔100万?”
法律怎么说?
根据《刑法》第25条到29条,共同犯罪中,每个人的责任不是“平均分”,而是看具体干了什么、起了多大作用。
简单来说,法律会区分三种人:
1. 主犯:出主意、带头干的“大佬”,要对全部金额负责。
2. 从犯:帮忙跑腿、打辅助的,按实际参与的部分承担责任。
3. 被胁迫的:实在没办法才参与的,可能减轻甚至免除责任。
举个真实案例(改编自裁判文书网):
2020年某诈骗案中,主犯老刘组织团伙骗了500万,分给手下小陈20万。法院判老刘对500万全责,小陈只按20万定罪。法官说:“谁干的活多,谁扛的锅就大!”
遇到类似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不小心卷进了共同犯罪,记住这三步:
1. 留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合同……能证明你实际参与程度的材料,立刻保存好。
2. 找律师:别自己瞎猜责任!专业律师能帮你分析角色,争取从轻处理。
3. 配合调查:如实说明自己做了什么、拿了多少钱,隐瞒反而可能加重责任。
法小云敲黑板
法律不是“连坐”,但也别抱侥幸心理!
就算你只分到一小部分钱,如果在整个犯罪中起了关键作用(比如提供技术支持),依然可能被认定为“主犯”。
最后一个小提醒
千万别因为“朋友义气”盲目帮忙!
之前有个案子,小明帮好兄弟转账了10万赃款,结果被认定“明知故犯”,最后被判共同犯罪。他说:“我以为只是帮个忙……”法官回:“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以上就是关于“共同犯罪时,每个人都需要对整体金额承担全部责任吗?”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平台有超过10万名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情况匹配专业、靠谱的律师,一对一分析案件细节,帮你找到最优解决方案。法律问题复杂多变,专业指导才能少走弯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