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承诺书在法院中是否无效?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生活中常见的“承诺书”。比如朋友借钱时写的还款保证、夫妻吵架后签的忠诚协议,甚至租房时房东要求的“免责条款”……这些白纸黑字按了手印的承诺书,真的都能被法院认可吗?
先别急着翻抽屉找自己签过的文件,跟着法小云的节奏,咱们一起看看——承诺书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会“翻车”?
---
一、承诺书不是“免死金牌”
很多人觉得,只要签了字、按了手印,承诺书就稳了。但法律可不这么简单!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一份有效的承诺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 签字的人得是“正常人”
比如未成年人、喝醉酒的人、精神病患者签的字,可能不算数。(法律术语叫“民事行为能力”)
2. 自愿签,没被逼
如果对方拿刀架脖子、威胁曝光隐私,这种承诺书法院可不认。
3. 内容不能违法乱纪
比如承诺“帮人顶包坐牢”“离婚后不准见孩子”,这类内容直接踩雷。
举个真实案例:
小王被老板强迫签下“自愿放弃社保”的承诺书,结果法院判决——公司违法,承诺书无效!(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50条:受胁迫签的合同可撤销)
---
二、5种常见“无效承诺书”
法小云整理了法院判过的典型情况,快看看你身边有没有类似操作:
情况1:签完反悔?可能真能反!
老李答应把房子送给侄子,结果过户前反悔了。法院说:赠与财产没实际给,可以撤销!(《民法典》第658条)
情况2:承诺内容太离谱
张女士签协议承诺“出轨就赔100万”,法院认为金额过高且限制人身自由,判决条款无效。
情况3:签字时被忽悠
开发商用“假学区房”骗人签购房合同,买家发现后成功退房。(《民法典》第148条:欺诈签订的合同可撤销)
情况4:签字的人“不清醒”
醉酒后签的借条、老年痴呆患者签的遗嘱,都可能被认定无效。
情况5:内容违法
承诺“帮忙走私”“保证不举报公司偷税”?这种承诺书不光无效,还可能让你一起背锅!
---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3步自救指南
如果你已经签了承诺书,又担心无效,法小云教你这样操作:
第一步:先自查
- 签字时有没有被威胁、欺骗?
- 内容有没有涉及黄赌毒、伤天害理的事?
- 自己是不是未成年或精神状态异常?
第二步:收集证据
- 录音、聊天记录(证明被逼迫)
- 医院证明(比如签字时生病住院)
- 证人证言(找现场目击者作证)
第三步:起诉前做两件事
1. 先咨询律师:把承诺书和证据给律师看,判断胜算
2. 抓紧时间:受胁迫要在1年内起诉,欺诈要在知道真相后1年内行动
---
四、法小云的小提醒
写承诺书时记住这几点,能少踩很多坑:
- 涉及重大财产(比如房产、大额借款),最好去公证处
- 别写“霸王条款”,比如“受伤自己负责”“离婚就净身出户”
- 重要协议用打印版,手写部分按手印+签日期
---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判断承诺书在法院中是否无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为您匹配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帮助您解决法律问题。
(悄悄说:签过承诺书的朋友,建议收藏这篇文章备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