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力偿还债务是否等同于老赖?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65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无力偿还债务与“老赖”的法律区别,从《合同法》《民法典》角度阐明债务违约与失信行为的判定标准,探讨信用记录受损的后果及法律解决途径,帮助公众正确认知债务问题与法律责任。

无力偿还债务是否等同于老赖?

——法小云和你聊聊背后的法律真相

开头:从“还不上钱”到“老赖”,究竟有多远?

最近收到一条私信:“法小云,我生意失败欠了债,现在实在没钱还,朋友说我会变成‘老赖’,真的吗?”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很多人一提到“欠钱不还”,就会联想到“老赖”。但事实上,“还不上钱”和“当老赖”之间,可能隔着一道法律的“分水岭”。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无力还债的人,真的就是“老赖”吗?

---

法律科普:法律眼中的“老赖”是什么样?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法律上没有“老赖”这个词,它其实是大家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俗称。

而“失信被执行人”的认定,可不是单纯因为“没钱还”,关键在于是否存在主观恶意

相关法规解读:

1. 《民法典》第579条

债务人确实无力偿还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分期履行,但前提是债务人没有故意逃避债务。

*法小云说:这里的关键是“有没有努力还钱”。比如主动沟通、提供收入证明,就能证明你的诚意。*

2. 《民事诉讼法》第255条

只有存在以下行为,才可能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老赖):

- 明明有钱却转移财产(比如偷偷卖房卖车)

- 故意玩失踪、拒接法院传票

- 伪造证据或谎称没钱

---

类案判例:法院怎么区分“真穷”和“装穷”?

案例1:

张先生因车祸丧失劳动能力,欠款20万元。法院查明他确实无收入来源且无财产,最终判决暂不列入失信名单,允许分期偿还。

关键点: 主动提交医疗证明、收入流水,积极配合法院调查。

案例2:

李女士欠款50万元,却将名下房产过户给亲戚,并声称自己“靠低保生活”。法院查出转账记录后,将其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关键点: 故意转移财产属于典型恶意逃债。

---

遇到困难怎么办?4步自救指南

如果你暂时无力偿还债务,记住这4个动作:

1. 主动沟通,别玩消失

- 立刻联系债权人说明情况(最好书面沟通,留存记录)

- 提供工资流水、疾病证明等材料,证明非主观赖账

2. 申请分期或延期

- 根据《民法典》第579条,可提出分期还款方案(例如每月还500元)

- 建议通过法院或调解组织签订书面协议

3. 警惕“以贷养贷”陷阱

- 不要为了还旧债去借高利贷!

- 优先偿还信用卡、房贷等可能涉及刑事责任的债务

4. 特殊情形可申请“个人破产”

- 深圳、浙江等地试点“个人破产”制度,符合条件的可依法免除部分债务

- 需向法院提交财产清单、债务清单等材料

---

总结:法律保护诚信,而非纵容恶意

无力偿还≠老赖。法律会保护因客观原因陷入困境的人,但也会严惩那些“哭穷装惨”的逃债者。

如果你正在为债务焦虑,记住:

✅ 积极面对比逃避更有用

✅ 保留证据比空口解释更有效

✅ 法律途径比私下纠缠更安全

---

以上就是关于【无力偿还债务是否等同于老赖?】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立刻联系专业律师。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为您精准匹配经验丰富的法律顾问,一对一解答您的困惑,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助您早日走出债务困境。

(法小云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具体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无力偿还债务是否等同于老赖?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65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无力偿还债务与“老赖”的法律区别,从《合同法》《民法典》角度阐明债务违约与失信行为的判定标准,探讨信用记录受损的后果及法律解决途径,帮助公众正确认知债务问题与法律责任。

无力偿还债务是否等同于老赖?

——法小云和你聊聊背后的法律真相

开头:从“还不上钱”到“老赖”,究竟有多远?

最近收到一条私信:“法小云,我生意失败欠了债,现在实在没钱还,朋友说我会变成‘老赖’,真的吗?”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很多人一提到“欠钱不还”,就会联想到“老赖”。但事实上,“还不上钱”和“当老赖”之间,可能隔着一道法律的“分水岭”。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无力还债的人,真的就是“老赖”吗?

---

法律科普:法律眼中的“老赖”是什么样?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法律上没有“老赖”这个词,它其实是大家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俗称。

而“失信被执行人”的认定,可不是单纯因为“没钱还”,关键在于是否存在主观恶意

相关法规解读:

1. 《民法典》第579条

债务人确实无力偿还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分期履行,但前提是债务人没有故意逃避债务。

*法小云说:这里的关键是“有没有努力还钱”。比如主动沟通、提供收入证明,就能证明你的诚意。*

2. 《民事诉讼法》第255条

只有存在以下行为,才可能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老赖):

- 明明有钱却转移财产(比如偷偷卖房卖车)

- 故意玩失踪、拒接法院传票

- 伪造证据或谎称没钱

---

类案判例:法院怎么区分“真穷”和“装穷”?

案例1:

张先生因车祸丧失劳动能力,欠款20万元。法院查明他确实无收入来源且无财产,最终判决暂不列入失信名单,允许分期偿还。

关键点: 主动提交医疗证明、收入流水,积极配合法院调查。

案例2:

李女士欠款50万元,却将名下房产过户给亲戚,并声称自己“靠低保生活”。法院查出转账记录后,将其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关键点: 故意转移财产属于典型恶意逃债。

---

遇到困难怎么办?4步自救指南

如果你暂时无力偿还债务,记住这4个动作:

1. 主动沟通,别玩消失

- 立刻联系债权人说明情况(最好书面沟通,留存记录)

- 提供工资流水、疾病证明等材料,证明非主观赖账

2. 申请分期或延期

- 根据《民法典》第579条,可提出分期还款方案(例如每月还500元)

- 建议通过法院或调解组织签订书面协议

3. 警惕“以贷养贷”陷阱

- 不要为了还旧债去借高利贷!

- 优先偿还信用卡、房贷等可能涉及刑事责任的债务

4. 特殊情形可申请“个人破产”

- 深圳、浙江等地试点“个人破产”制度,符合条件的可依法免除部分债务

- 需向法院提交财产清单、债务清单等材料

---

总结:法律保护诚信,而非纵容恶意

无力偿还≠老赖。法律会保护因客观原因陷入困境的人,但也会严惩那些“哭穷装惨”的逃债者。

如果你正在为债务焦虑,记住:

✅ 积极面对比逃避更有用

✅ 保留证据比空口解释更有效

✅ 法律途径比私下纠缠更安全

---

以上就是关于【无力偿还债务是否等同于老赖?】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立刻联系专业律师。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为您精准匹配经验丰富的法律顾问,一对一解答您的困惑,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助您早日走出债务困境。

(法小云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具体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债权债务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