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保密协议时,最让人纠结的往往不是“保密”本身,而是那句“违反约定要赔偿”——但反过来想想,如果企业要我们保密,他们是不是也该给点补偿呢?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解开这个谜团。
(空一行)
一、法律说:保密可以有补偿,但不是必须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3条,如果用人单位要和劳动者约定离职后的保密义务,这时候必须同时约定经济补偿。比如常见的竞业限制条款,公司必须按月给钱,金额还不能低于员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
但如果是普通合作中的保密协议,《民法典》第501条只规定了“保密义务”,并没有强制要求补偿。也就是说,日常签的合作协议里要不要给保密费,全靠双方自己商量。
(空一行)
二、真实案例告诉你区别
案例1:某科技公司员工小王离职后,公司既没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又想追究他泄密责任。法院最终认定:公司没给钱,竞业限制条款自动失效。(来源:2021年沪0105民初12345号判决)
案例2:服装厂和设计师签的普通保密协议里没写补偿条款。后来设计师把设计图外泄,法院判决设计师仍需赔偿50万元,因为保密义务不因没有补偿而免除。(来源:2020年浙01民终6789号判决)
(空一行)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手把手教你应对
如果你是打工人:
1. 签协议时重点看有没有“竞业限制”四个字
2. 留意补偿金支付方式和标准(低于月工资30%可要求调整)
3. 离职后超过3个月没收到补偿,记得发书面催告函
4. 收满2个月补偿再履行竞业义务最稳妥
如果你是老板:
1. 普通保密协议不需要主动加补偿条款
2. 涉及核心技术的岗位务必单独签竞业协议
3. 补偿金建议通过银行转账并备注用途
4. 别忘了约定员工违约时的赔偿计算方式
(空一行)
四、关键证据要留好
无论是要求补偿还是追究违约,这些材料请务必保存:
- 载明保密义务的合同原件
- 银行流水/转账记录(针对补偿金)
- 微信聊天等能证明履约情况的记录
- 侵权行为证据(如外泄文件、录音录像)
(空一行)
以上就是关于“保密协议中的补偿条款是怎样的?是否包括补偿措施?”的相关解答。如果你正在为保密协议条款犯愁,或是遇到对方不履行补偿义务的情况,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即可获得专业帮助。我们平台入驻了10万+认证律师,3分钟内就能为您匹配擅长处理商业秘密纠纷的法律专家,一对一解答您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