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看似遥远、其实可能就在你我身边的话题——公司里搞内部承包,要是出了问题该谁背锅?
先讲个小故事:
邻居张大哥去年和公司签了个内部承包协议,负责承包食堂业务。结果今年因为采购的食材出问题,导致员工食物中毒。公司直接扣了张大哥的押金,还让他赔医药费。张大哥委屈得不行:“我就是个承包的,公司凭啥让我全赔?”
你看,内部承包听着像“分地盘、赚大钱”,可一旦出问题,责任怎么分?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理清楚!
---
一、法律怎么说?记住这3个重点
1. 内部承包 ≠ 甩手掌柜
根据《民法典》第1191条,就算员工承包了某项业务,如果因工作造成他人损害,公司依然要对外承担责任!公司赔完后,可以按内部协议找承包人追责。
2. 合同条款是“生死状”
《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明确,如果承包协议里约定了责任划分(比如事故赔偿比例),只要不违法,法院一般会认可。重点来了——签合同前,千万看清条款!
3. 公司不能“一脚踢开”
最高法在《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里强调:公司以内部承包为由,不缴社保、不发最低工资?违法!员工照样能维权。
---
二、真实案例看门道
案例1:承包司机撞伤人,公司先赔再追责
某物流公司司机老王承包运输线路,送货时撞伤路人。法院判公司赔偿伤者20万,公司回头根据承包协议让老王承担了70%责任。
案例2:承包食堂吃出问题,公司甩锅失败
李姐承包公司食堂后发生食物中毒,公司想推卸责任。但法院发现公司未监督食材采购流程,最终判公司和李姐各担责50%。
法小云划重点:
责任像切蛋糕,公司对外先“兜底”,对内再按协议分!但公司要是监管不到位,自己也逃不掉~
---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手把手教你应对
第一步:翻出你的承包协议
仔细看这三条:
- 责任划分有没有写清楚?
- 公司有没有承诺提供设备、培训?
- 违约条款是否明显不公平?(比如“所有损失由承包人承担”)
第二步:证据!证据!证据!
- 保留工作记录:采购单、工作群聊天记录、检查报告
- 如果是公司设备故障导致问题,立刻拍照留证
- 争取目击证人(同事、客户)的书面证明
第三步:先协商,再维权
和公司谈不拢?别怕!
- 直接申请劳动仲裁(最快1个月内出结果)
- 涉及对外赔偿纠纷,可同步起诉至法院
---
最后叮嘱一句:
签承包协议前,最好让律师帮忙把关条款。毕竟白纸黑字一落笔,可能就是真金白银的责任呀!
以上就是关于【内部承包制度下的责任承担机制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能快速提问。咱们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情况匹配最合适的律师,手把手帮你梳理证据、制定方案,让法律真正为你撑腰!
(悄悄说:咨询前准备好承包合同和证据材料,沟通效率更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