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实用的话题——借钱找担保人的时候,对方拍着胸脯说"我保证他还钱",可您知道法律上其实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保证姿势"吗?
最近有位开小超市的张大哥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朋友找他借20万周转生意,拉来了另一个朋友做担保。结果朋友生意失败跑路了,张大哥找担保人要钱时,对方却推三阻四说"应该先找借款人"。这到底合不合理呢?咱们今天就掀开民法典的面纱,看看法律怎么说。
法律知识小课堂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条,保证方式分为两种:
第一种:一般保证
就像打游戏时的替补队员,只有当借款人真的拿不出一分钱时(专业说法叫"不能履行债务"),保证人才需要上场还钱。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
举个真实案例:2021年杭州某法院审理的案件中,李女士作为一般保证人,法院先查封了借款人王先生的房产、车辆后,确认确实无法偿还,才判决李女士承担责任。
第二种:连带责任保证
这类保证人就像双人自行车的前座,和借款人并排承担债务。出借人可以直接找保证人要钱,不用先追着借款人跑。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八条。
比如2022年北京某案件中,陈先生作为连带保证人,在借款人赵老板失联后,直接被法院判决偿还50万元借款。
重点来啦!怎么判断是哪种保证?
民法典有个超贴心的规定:如果合同里没写清楚,默认按一般保证处理!所以大家在签保证合同时,一定要白纸黑字写明白是哪种类型。
遇到问题怎么办?
1. 翻合同看条款:找找有没有"连带保证"或"一般保证"的字样
2. 收集催款记录:如果是连带保证,可以直接向保证人催款的微信、短信都要保存好
3. 及时行动别拖延:一般保证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借款人明确表示不还钱时开始计算
4. 财产线索很重要:如果是一般保证,记得主动向法院提供借款人的财产信息
法小云特别提醒
帮人担保不是签个字那么简单,建议:
- 在保证合同里明确写上"连带责任保证"或"一般保证
- 连带保证尽量约定担保范围(比如只担保本金)
- 保留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信息复印件
- 定期了解借款人的经营状况
以上就是关于"民法典中规定的保证方式有哪些类型?"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帮人担保后对方不认账的情况,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能联系专业律师。我们平台有10万持证律师在线,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专家,手把手教您如何维护权益。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您明明白白做担保,安安心心护权益~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