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严肃又容易被误解的话题——如果酒驾撞人后和家属“私了”,是不是就不用坐牢了?
先别急着下结论,咱们用三个包子配豆浆的时间,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
***
一、赔钱≠买“免罪金牌”
很多朋友以为,只要赔够钱拿到家属的谅解书,事情就能“翻篇”。但法律上有个重要原则: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是两条平行线。
根据《刑法》第133条: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肇事逃逸或有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举个真实案例:
2021年张三(化名)酒驾撞死路人,虽然赔偿80万获得谅解,仍被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法官特别说明:“积极赔偿只能从轻处罚,不能免除刑罚”。
***
二、酒驾本身就是“罪加一等”
除了交通肇事罪,还要注意《刑法》第133条之一的危险驾驶罪:
- 血液酒精含量≥80mg/100ml就构成犯罪
- 即便没造成事故,也要处拘役并处罚金
像2020年李四(化名)酒驾致人死亡案,除了交通肇事罪被判3年,还因血液酒精含量高达210mg/100ml,数罪并罚最终执行3年6个月。
***
三、遇到事故的正确处理姿势
1. 立即停车报警
千万别逃逸!留在现场拨打120和110,逃逸会让刑罚升级
2. 配合调查取证
如实说明情况,主动接受酒精检测
3. 积极协商赔偿
包括丧葬费、抚养费、精神损失费等,建议通过交警部门调解
4. 争取书面谅解
赔偿协议建议公证,谅解书要写明“自愿谅解”等关键内容
5. 配合司法程序
即便达成和解,仍需等待检察院审查起诉
6. 委托专业律师
律师能帮助争取缓刑、罪轻辩护等合法权益
***
重要提醒:
2023年新修订的司法解释明确,酒驾肇事案件中:
- 赔偿到位且获得谅解的,最多可减少40%基准刑
- 但血液酒精含量超过200mg/100ml的,从宽幅度不超过20%
- 存在逃逸、二次酒驾等情节的,一般不适用缓刑
***
以上就是关于“酒驾撞死人后和对方达成和解,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的相关解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先深呼吸保持冷静,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专业律师24小时在线。系统会智能匹配处理过同类案件的律师,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提供可操作的建议。
法律问题就像身体疾病,越早找专业人士处理,越能争取最好结果。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