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如何提起民事诉讼及所需证据与程序
一、未成年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
未成年人作为法律上的弱势群体,当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在家长或法定代理人的陪同下,未成年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证据提供
1. 基本证据:未成年人应提供与案件相关的基本证据,如合同、侵权行为的现场照片、医疗记录等。
2. 证人证言:如有其他目击者或相关证人,他们的证言也是重要证据。
3. 鉴定意见:对于涉及伤害程度等专业技术问题的案件,相关鉴定意见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诉讼程序
1. 起诉:撰写起诉状,列明双方基本信息、诉求、事实和理由,并递交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2. 受理:法院审查后,符合立案条件的将予以受理。
3. 庭审:法院安排庭审,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应参与庭审过程,陈述事实,提供证据。
4. 判决:法院根据庭审情况作出判决,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相关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未成年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监护人的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起诉、审判程序的规定。
总之,未成年人在遇到民事纠纷时,应在家长或法定代理人的帮助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供充分的证据,遵循诉讼程序,是赢得诉讼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