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名誉权是否受到侵犯?标准与解析
名誉权是每个人都享有的重要权利,当其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如何判断并知道如何应对呢?本文为您解析名誉权侵权的判断标准及法律依据。
一、名誉权的基本含义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法享有的维护其名誉、不受侵害的权利。任何公开侮辱、诽谤或以其他方式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都可能构成名誉权侵权。
二、名誉权侵权的判断标准
1. 客观性:侵权行为已造成或可能造成受害人社会评价的降低。
2. 主观过错:侵权人存在故意或过失的心态。
3. 违法行为: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
三、相关法律规定
1.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权利。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等。
2.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名誉权纠纷,首先要明确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及后果,收集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网络截图等。然后,向有关部门如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报警处理,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要遵守法律规定,避免扩大冲突。
总之,保护名誉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遇到侵权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