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诈骗犯罪后取得谅解书对量刑的影响
诈骗犯罪是我国法律严厉打击的行为。当犯罪嫌疑人被定罪后,其量刑成为了关注的重点。在法律实践中,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取得了受害人的谅解书,这对其量刑是有积极影响的。
首先,谅解书是受害人对犯罪嫌疑人表示谅解的书面文件。在诈骗案件中,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真诚道歉、退赔损失,并得到受害人的谅解,这在量刑时会作为酌定的减轻情节被考虑。
其次,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且被害人谅解的犯罪嫌疑人,法院在量刑时会予以从轻处罚。具体而言,《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表现及悔罪程度,可以宣告缓刑。”取得受害人谅解,无疑是悔罪表现的一种重要形式。
但需要注意的是,谅解书虽然对量刑有积极影响,但并非决定性因素。法院在判决时还会综合考虑其他情节,如犯罪的性质、情节、犯罪人的前科记录等。
总之,诈骗犯罪后取得谅解书对量刑具有积极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需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判断。法律在保护受害人的同时,也关注犯罪人的悔罪表现。对于犯罪人而言,真诚悔罪、积极退赔、取得受害人谅解,是走向新生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