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类型和特点
商标专用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权益,涉及到品牌形象的维护与商品的经济利益。在中国,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屡禁不止,了解这些行为的特点和类型,对于保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
一、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类型
1. 假冒注册商标:未经许可,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2.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进行销售。
3. 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非法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二、侵犯商标专用权的特点
1. 主观恶意性:侵权者明知是他人注册商标,却故意使用或销售假冒商品。
2. 违法获利性:侵权者通过侵权行为获取经济利益,损害商标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3. 广泛传播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侵权行为传播迅速,范围广,对商标所有者造成较大损失。
三、相关法律条文列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同时,《刑法》也明确规定了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刑事责任。如假冒注册商标情节严重,可追究刑事责任。
保护商标专用权是企业维护自身品牌形象和经济利益的关键。面对侵权行为,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如加强商标保护宣传、提高法律意识、及时维权等,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