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债务行为
债权人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债务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下情形可作为债权人提出撤销债务行为的主要依据:
一、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
当债务人没有合理对价而处分其财产,导致债权人的债权面临无法实现的风险时,债权人有权提出撤销该行为。《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在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的情况下,可以请求法院撤销该行为。
二、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
若债务人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财产,且此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债权人可主张撤销。《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该行为。
三、债务人的行为影响债权实现的其他情形
除了上述两种情形外,如果债务人的行为导致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实现或实现困难,例如债务人以担保名义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等,债权人同样有权申请撤销该行为。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债权人均有权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在这种情况下,《合同法》及其解释对于撤销权的行使及其具体条件有详尽的规定。债权人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撤销之诉,否则可能丧失撤销权。